李崇银:从科学家到军人

2013-08-27 10:26:41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少年时期太多的艰难困苦,磨练了他的人生,也成就了他令人振奋的辉煌事业。
  花甲之年携笔从戎,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享有极高学术地位和声望的顶尖气象学专家,到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的一名将军,从而成为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巨大关注的国内第一位特招入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终于圆了少年时代想当解放军的梦想。

  艰辛的少年时代

  1940年,李崇银出生在四川大巴山区达州通川区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父母生了八个孩子,其中一个哥哥很早在战乱中夭折,父亲在他2岁时就去世了,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拉扯他们姐弟成人。他在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跟着姐姐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到16、17岁时,四川地区插秧、打谷子、犁旱地等绝大部分农活都做过。
  母亲不识字,也不会讲大道理,但常对他说,谁家的孩子能干农活了,谁谁会写“福”字了,谁谁会写祭文了……这种朴素的对比式教育让他从小就有了一种强烈的愿望:人家能干的,我也能干,而且要干得更好,无论是做事还是学习。
  那时候农村娃子上学不容易,要交粮食做学费,由于家境贫困,他的姐姐们都没能上学,但全家人还是省吃俭用地供他上学。这一切都使他懂事很早,学习起来也比其他孩子更认真更努力。
  12岁小学毕业,他走了60多里路去县城考初中,本想考不收学费还提供助学金的农技校,可由于报考人太多没考上,却意外地被同时报考的、只招男生的“达初中”录取。开学第一天,15岁的姐姐帮他背着口粮送他去60多里外的学校,姐弟俩沿着崎岖的山路从早上走到中午才到。他本想让姐姐吃一碗面再回家,姐姐舍不得钱就说不饿,硬是空着肚子又走了60多里山路回了家。这件事让他铭心刻骨,更加体会了农村孩子读书的艰辛与不易。
  生活虽然艰难,但他一直是自觉的好学生,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初中毕业,顺利考进了当地有名的“达高中”。他念书的经费,除了政府助学金和亲戚赞助的,就只能靠勤工俭学自己去挣。
  为了能上学,他参加了学校的各种勤工俭学活动,许多次是去西边的铁山挑煤炭,每次都是半夜12点起床,摸黑步行四、五十里山路到铁山装好煤,再挑回县城。那时候没有鞋子,每次他都是赤脚穿草鞋挑着沉重的担子,往返一趟得十几个小时,最多的一次他挑过110斤。
  1956年,李崇银上高二时,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他暗自立下了“当科学家”的理想。1958年高中毕业升学时贯彻“阶级路线”很严,出身特别好学习还可以的同学能被保送上大学不必考试,恰巧他一个要好的同学被保送到了刚刚创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希望李崇银和他作伴上同一所大学。李崇银了解到中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创办的大学,觉得这与自己做科学家的梦想很接近,便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填下了中国科大,并如愿收到了中国科大地球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

  难忘的科大岁月

  李崇银原本专业志愿填的是化学物理系,之所以进了地球物理系还颇有些戏剧性。科大创建时招生简章只有12个系,当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先生发现以后,就说“怎么没有地球物理呀”,认为“必须办这个系”。所以科大又临时增加了一个地球物理系,即科大13系。但那时已经来不及在全国招生了,各省的录取通知都已经发出去了,只有四川的还没有发,所以只能在四川省内招生,这样就形成了58级地球物理系180名学生都是四川人的有趣现象,李崇银就这样进了地球物理系。
  他从达县坐汽车到万州,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经三峡到武汉,再转乘火车北上,一路辗转颠簸,但沿途峰峦叠嶂的壮美和奔腾不息的长江水,激荡着他的情怀,在他年轻的心里鼓涨起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初到位于北京玉泉路的科大,李崇银感到一切都那么新鲜,令人兴奋——学校的创建者不是开国元勋就是科学大师;首任校长郭沫若和著名作曲家吕骥亲自教他们学唱校歌——“科学的高峰在不断创造,高峰要高到无穷,红旗要红到九重,又红又专理实交融……”这熟悉的旋律,多年来一直在他耳畔回想。
  开学典礼上,老一辈革命家铿锵话语里包涵着的殷殷嘱托,则给了他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让他第一次把自己的学习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大师云集的得天独厚,使他一进校门,就得以在课堂上亲耳聆听众多名师的讲课,接受一流的严格训练。那时候,教他们普通物理的是赵广增教授;教数学的是胡祖慈(?)教授,中国拓扑学专家廖三涛教授也教过数学。赵九章先生则亲自教授他们高层大气课程;气象学家叶笃正和曾庆存两位院士教授动力气象学。他还旁听过华罗庚先生的学术讲座。老师们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严格训练给了他珍贵的熏陶和教诲,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众多既聪明又勤奋的优秀同学为伍,他深深感受到了科大朴实浓厚的学习氛围,浸染其中,他孜孜以求,无论是建校劳动还是学习功课,他都抱着百分百投入的激情和干劲,坚信“人家能做的我也能做,而且要做得更好”,毫不含糊。
  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科研活动,做过超声波发生器;与力学系同学一起,在八达岭长城成功地发射过小火箭,参加“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项目。钱学森先生为此专门题词,称赞科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就做科研非常好。同时,得益于“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读书期间,他就和同学们一起有机会进入研究所实习,跟随科研人员做实验,了解和熟悉做科研的流程。这些实践使他受益匪浅,也为日后走上科研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大五年正是国家遇到困难的非常时期,生活是艰苦的,可对于青春年华的李崇银和他的同学们来说,也是充满乐趣与美好回忆的。13系四川同学中,有不少是和他一样从农村来的穷孩子,很多人在学校都不穿鞋。他们有的是没有钱穿不起鞋,有的是有鞋舍不得穿,还有的是不习惯穿鞋。他们总是赤脚在校园里走来走去,上课,跑步,参加劳动都不穿鞋。有的同学为了看天安门,甚至赤脚走上一、两个小时去天安门广场。赤脚几乎成了13系一道独特的风景。上大学之前,李崇银几乎没有买过鞋穿,所以他也无例外地一度赤脚在学校里走来走去。为此,他们13系的同学在晚点名时没少挨剋!
  冬天到了,很多同学没有棉衣,解放军政治学院支援了一批黄色的棉军衣,李崇银也得到了一件,虽然有些旧还补了四、五块补丁,却很厚、很暖和,一直穿到了毕业。那时,每逢学校开大会,老远就能看到人群里一大片黄色,大家不用问都知道,那是13系,因为13系学生大都穿着军黄棉衣。但贫穷并未掩藏住这些同学活泼的天性和青春的激情,他们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晚会上他们表演的四川秧歌,给其他系的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同学在毕业纪念册上记载下了那些珍贵的瞬间。

  干校的传奇经历

  “你们现在学科学,将来搞科学。你们把工作搞好了,我这个外交部长就好当了。”1963年7月,牢记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在他们毕业典礼上的教诲,怀抱报效祖国的理想,李崇银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国科大毕业,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工作。
最初的日子平凡而顺利,他抱着“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信条,把大气工作中的诸多门类几乎都做了一遍。还跟随老师,运用动力学理论研究平流层和臭氧;参与和军事有关的热带气象研究;赴西北参与地下核试验的气象准备,工作很快有了起色。
然而好景不长,文革开始了。李崇银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十年的动乱。动荡中,他时而被派往山西临沂参加四清运动,时而被调回北京参加批斗会。大气所的科研活动几乎全部停顿,在这种情形下,他主动申请去了湖北潜江劳改农场的五七干校,在那儿一直呆了20个月。
  干校实行军事化管理,一个连分成好几个排,分别负责种菜,种棉花,种小麦,养猪、养牛,犁地等农活。李崇银被分在菜排种菜,负责供应三千人的食用,劳动量极大。他们的活主要是挖地种菜、挑粪施肥,那时侯种菜全靠大粪,一担粪一百一二十斤,一挑就是一天。更艰苦的是到湖北农村插队,当地没有井,煮饭、饮用的都是村旁水坑里面不卫生的水。作为队长,他总是尽量将条件较好的人家分配给年老体弱的研究人员们住,自己住在条件最艰苦的人家,睡觉连床也没有,只能在屋里存放的一副棺材上搭两个木板睡在上面。
  那时侯,他还经历了一件颇有传奇色彩的事情。当时,干校生活极其艰难,很长时间才能吃上一次肉。在他当司务长时也带领大家自己养猪,但在杀猪的时候,如果请别人杀,就必须割下一大块猪肉给人家。为了省下那块肉,保证大家能多吃点肉,李崇银主动应承下了一件从未干过的既要有技术、却又脏又累的差事——当“屠夫”亲自操刀杀猪,在干校他竟杀了六头大肥猪。他精力充沛,做事利落,一般早上杀了猪,大伙中午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猪肉了。
  在干校的时后,他还不忘关照一些老科学家,例如每次李崇银将肥猪开膛后,当时同他一起在干校接受改造的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先生总是要争着去洗猪肠子,李崇银虽不便阻止先生去干这件很脏的活,可每一次他都找身体比较好的宁天山同志去帮助已近花甲的叶先生一起做。
  1971年,李崇银回到了北京大气所,开始断断续续着手开展气象卫星规划设计、资料反演等方面的工作。不久,中科院大气所为了解决部分青年科研人员的两地分居问题,在河北省香河县筹建了一个综合观测站,1973年,他尚在四川老家医院工作的爱人也调到了观测站工作。1976年经所领导的多次动员他答应去香河任站长,负责观测业务工作;1981年他爱人的户口得以解决,才领着两个儿子一起到了北京,实现了团聚。

  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

  1976年以后,党中央拨乱反正,国家迎来科学的春天。李崇银终于可以专心从事中断多时的气象学研究了。他夜以继日地学习钻研,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他的努力日渐成效,很快步入正轨。1980年他被派往美国深造并进行合作研究一年,1981年按期返回国内。1984年担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环流和地球流体力学研究室主任、1985年又兼任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随后,他在热带气象学、动力气象学和气候动力学等学科领域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  “八五”期间任国家攀登项目“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专家组成员和课题组长,“九五”期间任国家攀登项目“南海季风试验研究”首席科学家、“973”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专家组副组长和课题组长。
  几十年来,李崇银院士在热带气象学、大气低频振荡及其动力学和ENSO循环动力学等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内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为推动热带气象学及气候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些年,他一直从事气象研究工作,他在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性成果——
  在卫星红外遥测大气湿度研究方面,他不仅指出了国外当时在卫星红外测湿上存在的严重问题,也为我国气象卫星提出了合适的遥测通道。而且,针对当时我国某种卫星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研究指出了其中某种设备的严重毛病,提出了解决办法,为其后的正常工作提供了科学保证。
  在大气季节内振荡(ISO)动力学研究方面,最早提出对流加热反馈是激发产生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重要机制,进而完善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CISK波理论;最先指出中高纬度ISO同热带ISO在结构、传播及激发机制方面的原则区别;提出了大气环流的低频遥相关和低频遥响应理论;指出了厄尔尼诺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出版的专著《大气季节内振荡》,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
  提起厄尔尼诺,现在大家都十分熟悉关注它,但李崇银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指出了ENSO对中国天气、气候(温度、降水和台风活动等)的影响;在ENSO循环动力学研究中,尤其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机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揭示了东亚冬季风异常对ENSO发生的重要激发作用及其物理过程;指出了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及其东传对ENSO发生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ENSO循环本质的新观点,从而清楚地说明了ENSO的循环特征。
  自1980年以来,李崇银以出色的工作和一流的成果在国际相关领域脱颖而出,赢得威望与赞誉,并应邀在该领域众多国际学术机构任职。其中有些完全是开拓性的,1995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李崇银数次发言阐述自己独特的新成果、新观点,引起了“国际气候变化及可预报性研究计划(CLIVAR)”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李崇银也因此被邀成为该计划科学指导组13名全球顶级科学家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的成员,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进入这个重要的国际计划。1993年,李崇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崇银还是出了名的快笔头,1990-1995年,他在极短的时间,就相继完成了两部影响极大的气象学专著,深得国内外同行好评和欢迎。其中《大气低频振荡》1990年出版后极为畅销,1993年又出版修订本;80多万字的《气候动力学引论》已成为很多国家气候动力学方面的教材,它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的,有相当章节完全是一次性靠手写在稿纸上就送出版社,书里的专业插图也是他自己亲手绘制,清晰精准的的手稿和绘图,令排版编辑连连惊叹。该书1995年出版后,立即在国内外气象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影响极大;2000年和2004年连续增订再版,书中成果多次被美国和澳大利亚学者引用;台湾研究气象学的教授几乎人手一册。

携笔从戎当将军

  过去李崇银已参加过与国防建设有关的科研项目,对军队的需求有所了解。2002年,他受命完成一份名为《国家安全与大气科学》的咨询报告。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他深深地感到,现代化战争中,军队对气象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军事高科技的发展,这方面的需求会愈加突出。国外这方面发展很快。与之相比,我国还有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多年的气象研究使他印证了我国气象科学从不受重视到长足发展的局面,自己对大气科学、海洋都有所研究,应该设法为部队多作贡献。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愿望越来越强烈……
恰在这个时候,与李崇银相识20多年的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教授陆汉城,在北京拜访了李崇银,邀请他到气象学院任教。此前,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的一些老教授和其他部队大学也曾邀他入盟,他当时均未答应。这次,李崇银动心了。
  “部队有我的事业!”始终对部队怀有特别情感的李崇银终于下定决心,携笔从戎。
  2004年10月,经总参和总政批准,李崇银被特招入伍,被任命为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军事气象系动力气象与数值预报教研室教授,并被授予文职将军,成为近年来国内第一位特招入伍的中科院院士。
  2005年2月27日,在解放军理工大学举行的特别入伍宣誓仪式上,面对鲜红而神圣的八一军旗,64岁的新兵李崇银郑重举起右臂,“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
入伍后的李崇银更加忙碌,既要在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继续做研究员,搞科研、带研究生;又要做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的教授,带研究生、讲课、搞科研。而且北京、南京两地来回跑,对于年近70的老者不能不说是劳累之事。
  作为全军气象系统唯一的中科院院士,他更肩负着推动气象学院学科专业发展,提升军队气象学科的教学科研水平以及促进军事气象和军事海洋进步的重大使命。为此,他提出许多建议,为学院争取学科发展所需的硬件,购买高性能数万亿次级的大型计算机,组建重点实验室,并结合国内国际大气科学的发展状况,开展针对部队需求的工作。
  他非常重视气象学院学术氛围的营造,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他建议每周用半天作为学术交流时间,或请外面学者作学术报告,或安排校内学术交流。他自己也已经举办了一系列针对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学术讲座,内容涉及大气科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气候变化研究及其影响等重大课题,深受青年学子欢迎。
  在同事张立凤教授眼里,作为院士和大学者的李崇银没有丝毫的架子,非常平易近人。他总是站在一个比较高远的地方来把握整个气象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大家一起做科研讨论问题,对学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作为师长,李崇银对待学生是“严”“松”相济。在选择研究方向和课题时,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部队需要去选,这方面他很宽松。“但对学习却要求非常严格,每次他从北京回来之后,首先帮我们解决问题,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要注意什么,直到我们理解透彻。跟他在一起,总能学到很多东西,做学问的态度,比如做科研一定要踏实严谨,不能草率马虎。”他的博士生张亮说。
  “他非常随和,对学生很亲切,我刚从本科转过来的时候,对于如何做科研还不十分清楚,老师几乎是手把手地教我方法。慢慢地,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感谢老师。”他的硕士生李琳说。
  “作为一名科学家,能够加入光荣的人民解放军队伍,为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的荣誉和夙愿,也是我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一身戎装的李崇银这样表达了自己入伍后的感受。
  “李院士来了以后对学院贡献很大,填补了全军气象系统没有中科院院士的空白。现在我们许多大的军事活动和演习都离不开他的指导。李院士一直以来有两个意愿——首先是当科学家,其次是到部队当将军。如今都实现了,这是科技大学的光荣。科技大学为我们军队输送了人才,为国家培养了人才。”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李保生政委对我们说。  (撰稿 杨晓萍)

  来源:《携笔从戎——中国科大毕业生中的科技将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