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质疑和讨论,频繁见诸报端。今年早些时候,北京某高校一位研究生因抵制“科研苦力”而在网上发布退学声明一事更是引起网络热议。
学校、导师、研究生三者之间究竟应该建立怎样的良性关系?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哪里?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将新闻进行到底
研究生对全校SCI论文的贡献率达到62%,博士生在Science、Nature(含子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17篇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与导师合作完成的重大成果数次入选“世界科技十大进展”“国内十大科技进展”“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最近五年来,中国科大在校研究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令人瞩目,从一个侧面凸显了该校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
对此,中国科大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侯建国颇有心得地说:“研究生培养质量并不是‘管’出来的。充分发挥导师的积极性,让导师成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还权力于导师
一直以来,很多高校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对导师的放权不足,校院系的研究生管理部门直接深度介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这一做法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研究生教育日益国际化、研究生教育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显然是不能适应的,而且也有碍于导师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导师是个良心事业,对从事良心事业的人,一定要激发他的良心,而不是管束他的良心。”中国科大副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淑林说,“所以我们首先百分之百相信导师,还权力于导师,如何选材、如何培养、如何把好出口关等等,让导师有充分的自主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导师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该校从2009年起创设了科学家报告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研招教授宣讲团三大研招品牌,众多大牌教授一改过去那种“坐等”学生报考的习惯,踊跃参与其中,到兄弟院校作科学进展报告,到重点城市作面对面的招生宣传,在夏令营中为慕名而来的各地大学生授课。
“目的是让导师在研究生入口阶段就主动参与其中,通过深入交流,直接录取心仪的学生。”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介绍说,导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都在这一平台上得到发挥。不少外校学生在本科尚未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和导师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甚至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2013年,通过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最终录取的推免生已经占到该校科学学位研究生招生总数的68%。
“新的招生战略鼓励硕博连读,适应了我校长周期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对于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古继宝说。
倪丙杰是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俞汉青教授带出的第二位获得全国百篇优博的博士生。当时,他在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尚未毕业,正式入学之前,俞汉青就安排他到合肥的一个废水处理厂从事实验工作。
“我给他提供生活费用,每周我会和他进行一个下午的深入交流。”俞汉青介绍说,经过这段“学前训练”,倪丙杰在9月正式入学的时候,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武器”,在博士期间完成了三个方向的课题,并创造了两项惊人的记录:发表了30篇第一作者的SCI文章,影响因子总和达到120。
“撑杆跳”变成“跨栏跳”
研究生入学后,学生与导师更是建立起“无缝”接触,导师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程监护人。过去,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做法是严把出口关,但忽略过程管理,这样研究生往往不太注意平时工作的积累,而会在毕业前突击达标。现在学校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控制重心从“重视结果”转向“重视全过程”,质量控制节点由单一转向多环节。通过导师门户系统,导师可以了解到所指导每位研究生每学期的选课情况、每门课考试成绩及排名,实时掌握每位研究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学位论文撰写及评阅情况。
“这就好比体育场上原来单一的‘撑杆跳’转变成多环节的‘跨栏跳’。”侯建国说,期间,从培养计划制订到助研岗位设置,从日常科研活动到毕业论文指导,导师全程参与其中。
“每周一次组会,组会上每个研究生要对自己近期的工作进行主题发言,我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并发起讨论,在交流中帮助学生解决科研上存在的问题。”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叶邦角教授介绍说,“组会制在科大很普遍,也是科大的一个传统。”
“在出口上,我们‘筑高堤坝’。”该校学位办主任倪瑞介绍,2010年,中国科大开展了全面的学位标准修订工作,研究生院负责设立“校标”,相当于全校“最低值”,每个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院标”,“院标”绝大部分要高于“校标”。有的学生已经达到毕业标准,但为了鼓励他们做出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导师会与学生商量,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该校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院士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实验室曾有一名硕博连读研究生,叫李科,方向是量子信息,博士论文的选题难度极大。将近4年过去了,与他同期入学的研究生都已发表多篇SCI论文,并顺利毕业,而李科却连一篇论文也没有写。郭院士给他提出两个解决方案:继续追求高标准研究成果,但需要延期毕业;或者调整方向发表论文,按照一般标准毕业。李科坚定地表示,要继续完成难题研究。
郭光灿非常欣赏他的学术志向,从不催促他写论文,每月照样发给他同样的助研补贴,并资助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英国、新加坡等地学习交流。最终,“博五”时李科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量子信道的另一个容量即私密容量也是不可加的,解决了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研究论文《量子信道私密容量不可加》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物理评论通讯》上,受到审稿人的大加赞赏。
“我无法预计李科未来的学术成就会有多大,但是我相信,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纯净心态将会伴随着他的一生。”郭光灿说,“我很在乎研究生的学术追求,尊重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兴趣,不遗余力的支持好苗子去做那些可以留下来的有价值的学术工作。”
打上导师的“品牌”烙印
“我们导师常讲,怎么样才算你研究生毕业了?你能教会导师一样东西的时候,你才算能够毕业了。”该校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陈旸说,“导师在某个领域里应该是权威,但在这个领域的某个课题上,研究生一定要做得比导师深,否则就不能说是很优秀的毕业生。”
目前在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读“博四”的李会会,师从俞书宏教授。博三时,她已发表三篇高水平论文,达到中国科大博士生的毕业标准。“当时我手头正在从事的一项科研任务还未完成,为了做出更高水平的工作,我申请了‘博士论文创优支持计划’,将博士毕业年限延长了一年。”李会会说。
“‘博士论文创优支持计划’每年都能支持20名左右已达到毕业标准的科大博士继续开展更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工作。”古继宝说。
“每一个毕业的研究生身上,都应该打上导师的‘品牌’烙印。”张淑林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正在塑造这样一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文化,努力让责任意识融入到每个导师的灵魂中去。”(通讯员 刘爱华 曾皓 本报记者 林莉君)
来源:科技日报 201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