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自主创新再种“试验田” “江淮硅谷”蓄势待发

2013-11-06 11:37:34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新华网合肥10月20日电(记者王正忠、杨玉华、徐海涛)政产学研“各拉各车”,原始创新转化遭遇“死亡之谷”,面对当前科技创新中的突出现实难题,由安徽省、中科院、合肥市与中国科大四方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短短1年间打破体制藩篱,探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成为中西部地区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又一创新高地。

  创新资源纷至沓来
  “看中合肥,就是因为他们先人一步搭建中科大先研院这个引领技术和产业突破的创新平台。”从加拿大回国的长江学者刘文,得知合肥成立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后,便投身“江淮硅谷”。
  如今,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像刘文这样的海内外尖端人才的目光。
这里正成为海外学子回国创业的热土,仅今年就有400多人前来洽谈合作。
  这里是高科技企业青睐的“创新工厂”,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中兴等知名企业都在此抢建研发中心。
  这里是一批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硕博士们创业梦的起点,他们渴望在这里批量制造创新经济群。
  创新活力还吸引了嗅觉灵敏的投资者,不少投资公司主动上门要求设立天使基金。
  建院刚刚1年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如同强力磁场,正在吸引着八方创新资源,随处可以感受到强劲跳跃的创新脉动和如火如荼的创新氛围。
  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先研院何以有如此魅力?答案是敢为人先、打破体制樊篱、探索协同创新之路。
  成立于2012年10月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建立之初就“不走寻常路”。
   ——“无编制、无预算、无级别”的“三无单位”,充分激活了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科研院所过去是事业编制、财政拨款,科研人员容易缺乏创新动力。”主抓先研院发展的中科大副校长陈晓剑说,先研院打破体制温床,无编制无预算,创新人员和成果只有被市场认可,产生价值,才能生存,大大提升了创新效率。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大化学系教授徐铜文近年来致力于膜技术与膜材料的研发应用,并在先研院与企业合作建立了研发中心。他告诉记者,过去,科研成果大多体现在论文上。通过先研院与企业成立研发平台后,论文成果不仅得到了实际应用,反过来也促进了新的科研成果产生。“现在技术转化没少做,论文也没少写。”
  科大先研院技术研发与转化部的贺成芬感慨道,过去科大传统观念认为搞科研成果转化是“不务正业”。先研院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跃跃欲试,有意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
  ——四方共建“看得见、摸不着、管不了、用得上”的协同创新体,打破政产学研用分割,集聚资源合力创新。
  科大先研院由安徽省、中科院、合肥市、中科大四方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原则共同推动建立。尽管来自政产学研不同领域,管理运作模式不同,但这四家单位却在先研院这个创新体建设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安徽省将其纳入该省“十二五”重大专项,省市先后投入10多亿元,在项目申报、科研经费、人才引进、产业引导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中科院开放下属的百余家科研单位创新资源,提供科研项目对接机会;中科大调动海内外校友资源,吸收先进科技项目落户。协同创新的力量在这里尽情释放,体制的障碍在这里得以合力破除。
  比如针对高校教师学生在科研成果转化中,涉及职务发明带来的国有资产界定和保值增值问题。各方创新体制,以先研院为平台重新制定了高校成果转化评估新机制,不仅解决了创新成果转化审批周期长的问题,还大大鼓励了高校教师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与其他研究院不同,科大先研院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并创新实施理论实践“双导师制”,聘请了一批工程博士企业导师,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通过参与先研院创新单元的技术研发,增强科技创新“实战经验”。
  面向区域发展的创新驱动源
  “先研院是城市与大学合作发展的新模式、科技体制创新的产物、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平台。”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认为,先研院的探索将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目前先研院除了吸引微软、英特尔、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在此建联合实验室外,还推动了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迈向产业化之路。
  “我们正在建设量子通信京沪干线运管中心、未来网运营管理与控制中心,下一步还要建设一个芯片研发的公共平台,这些都有可能引发技术和产业的重大变革。”陈晓剑认为,未来的产业竞争是技术之争、标准之争。只有更加注重原始创新成果的转化,才是真正的自主创新,才可能在未来技术、标准之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据悉,未来合肥市还将在先研院试点股权激励、建设一批重大产业技术共性平台,以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和不断涌现的创新企业,打造区域发展的“创新引擎”。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