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书勤
(2006年5月13日)
2008年9月20日,是我校成立50周年纪念日。我是1958年进校的,毕业后留校,一直在科大工作至今将近48年,是跟着科大一路走过来的。我今天来参加讨论,就科大的精神谈谈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创新、拼搏,是科大精神的两大支柱。
(一)创新精神
我从科大的发展历程来谈一下科大的创新精神,在学校发展的各个时期创新精神都有着充分的体现。
1)在建校初期,科大的创新精神表现得特别显著。
第一件事就是科大的校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前是没有叫“科学技术大学”的,这个叫法是有特别用意的,就是把“科学”和“技术”结合起来。现在有流行说法“高技术”,在58年的时候还没有“高技术”这个词。那时只有理科、工科的概念,有理工学院,与我们要办一个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学校是有区别的。我觉得在当时创办的时候,老科学家都是看得很远了,认识到科学和技术结合的重要性,这几十年的实践也充分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现在全国有很多的科技大学,数不胜数,因为名字太好,所以大家都要用这个名字了,大概80%以上的省都有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最正宗的,最正统的,我们是办了域名的,我们是商标登记注册的。我们登记了好几个名字,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这几个都是我们专有的。所以,我们叫了以后,现在香港有香港科技大学,台湾有朝阳科技大学,韩国也有科技大学,美国现在也有了,但不著名。首先我说这个校名本身就是创新。
第二件事就是系名。科大的系名都是很特殊的,1958年建校时的系名:一系,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二系,技术物理系;三系,化学物理系;四系,物理热工系;五系,无线电电子学系;六系,自动化系;七系,力学与力学工程系;八系,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系;九系,稀有元素与地球化学系;十系,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系;十一系,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系,十二系,生物物理系。这是我们建校时的系名,等我进校以后变成了十三个系,又加了地球物理系。那是因为赵九章先生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发现怎么没有地球物理呀,所以就要加一个系。但是当时已经来不及在全国招生了,只能在四川省内招生,就造成了五八级的地球物理系都是四川人。到了1959年,又加了一个科技情报系。这些系是老科学家们根据我国“两弹一星”建设的需要而设立的。因为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了12年的科学规划,我们国家从解放到1956年的时候经济上来了,要抓科技,有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就开始准备研制“两弹一星”。我们的系名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设置的,如稀有元素和地球化学系,卫星要上天,需要找这些稀有元素和特殊化学物质。火箭推进剂的燃烧,是高速反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结合的化学与物理不可分的过程。还有钱学森先生亲自办的物理力学专业,就是用统计力学来计算高温高压下的物质属性。航天飞行器,飞船回收,其表面的物性参数都是要靠计算的,也是化学和物理不可分的。因此,办了化学物理系。而且,科大的很多系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学科的交叉,如化学物理,高分子物理,生物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所以在建校之初,这些系是非常特殊与众不同的,是老科学家根据国家需要和科学的发展办起来的。1964年学校并系,把四个与化学相关的系合起来叫做近代化学系,还有近代物理系,近代力学系。那个年代,非常保密的,原子核,放射化学都不能直接说,用近代两字来替代。这也造成了有些科学家的非议,你说你是“近代”难道我是“古代”吗?我在担任化学物理系主任和化学院院长的时候,恢复了化学物理系的系名,又把与高分子有关部分独立成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我一直主张,科大不要全都培养与人家同一模式的,我们应培养一些有特色的人。当时办的很多系,都是相当有特色,跟人家不重复,我非常崇尚、喜欢科大创办人的办学理念。
还有“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又是一个创造,用中国科学院的力量来办一个学校。苏联科学院有办莫斯科大学吗?没有,美国科学院也没有办学,只有中国科学院办了这样的一所大学。尤其是建校初期,这个震动是很大的。那时候研究所的很多科学家来校上课,给我们一年级上无机化学课的是钱人元先生,我们化学院的同学要知道他,他是我国高分子物理的奠基人,也是科大的创办人之一,尤其我校的高分子物理就是钱先生亲手办起来的。四年级的时候,钱学森先生给我们上物理力学。钱学森先生与郭永怀、柳大刚先生一起创办了化学物理系,他亲自为两届化学物理系学生上物理力学课。那时候严济慈先生是副校长,给学生上物理课,大概有500学生在大礼堂里听严老讲课。我也曾到礼堂后排听过他的几节课。他是浙江东阳人,用很重的东阳口音讲磁场强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有这样一些老先生来上课,把一些最新的研究动向都贯穿进去了。是他们把办学理念、课程设置、科研方向都给我们定下来了。实际上我们现在主要的办学思想都是从他们那里继承下来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后来学校成长了,尤其下迁合肥不可能有那么多科学家来校上课,但我们与各研究所的联系比其它高校要多。比如八十年代我们曾请朱清时校长来上激光光谱,那时他正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行局域模振动的独创实验工作。近些年我们曾多次请化学所朱起鹤院士、孔繁敖教授,大连化物所杨学明教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课。所以,“全院办校,所系结合”也是科技大学创新的一项具体措施。这一届校领导班子也在大力推动“全院办校,所系结合”这件事。现在我们的院长、系主任,绝大多数都是科学院专家兼的,与研究所建立联合实验室,这是新的形势下的所系结合。
另外,我认为很重要的创新体现,就是我们的学生进校就要做科研。五十年代高校的学生就是上课,没有什么科研的,改革开放以后才慢慢强调起科研来了。科大建校就重视科研,当年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去掏大烟囱里面的烟灰,提炼半导体原料硅,二年级参加建化学激波管,我们58级力学系的同学,还放了一个小火箭。科大一直保持这个传统,我当系主任的时候,也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经常有二三年级学生来找我,要求进实验室,能有时间参加一些科研活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近几年学校也出台了一个叫做“大学生研究计划”,我想很多人都参加了,或者将要参加。暑假少玩一点,去实验室或者研究所做一些事,做得好的话还可以算到你的毕业论文中去,如果要出国的话还有这些实践经验,写简历也生动多了。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这个传统,也是一个创新办学的理念,我认为科大在这一点上是很有特色的。
最后,我认为科大教学理念上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特别强调数理基础。很多学校化学系只有各两个学期的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我们化学学院是四个学期的高等数学,三个学期的普通物理。美国的化学系也不会学我们这么多的,这是科大特有的。而且我们的化学物理、材料物理、高分子物理,高年级还有多门物理方面的课。同样没有一个生物系、机械系像科大生物系、机械系学那么多数学和物理的。而这个好处,我认为是极大的。为什么科大有很多的学生毕业后做得那么出色,很重要的一条,是把他们的数学、物理的基础打好了。你想,如果我们只有两个学期的数学,你怎么把量子化学学好?你到博士毕业后需要时再补数理也可以,有人也会学得很好,但是对相当一批人来说,到了三十岁以后再来学这些东西,其难度是远比你在十几岁的时候学大得多,年轻时候静心来学是容易得多。这是当年老科学家们为科大培育人才制定的教学理念,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训练你的思维、逻辑,对愿意把一生献给科学技术的人会受益无穷。这些基础打好了,对于你思考问题也会有很大帮助的。我们58级的赵启正同学,在科大是学核物理的,在核工业部工作21年,后来当了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学原子核的做起了新闻办主任,他说得很好“很有用的,这些基础训练对我现在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说的这五点,是我们办校之初的创新精神。
2)文化大革命当中不能再提出一些创新的理念和举措,会被作为封资修批判的。我觉得那时候的科大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不墨守成规,不随大流,与众不同。可以用我亲身经历的两件事来说明。1973年我参加浙江省的招生,当时读书无用论盛行,交白卷的是英雄。人家都是招毛选学得好的,劳动好的,我们要求县招生办是把考得最好的学生给我们。县招生办觉得科大与众不同,但也很支持我们,我们在很多县里只招一两个名额,他们总会拿出考得最好的学生资料供我们挑选。另一件事,1975年开化学教育工作会议,各个高校化学老师坐在一起,交流上一些什么课。我们的老师说到开了结构化学课简单地讲了薛定谔方程,他们听了都非常惊讶,怎么你们还敢讲这么基础的东西呢?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课是不能上的,一定要讲应用,到车间里去遇到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拿到课上来讲,他们认为我们这么做是非常不可想象的。这些就是我们科大的精神,在那样的形势下,我们还是坚持做一些跟人家不一样的事情。
3)“四人帮”打倒以后,科大的创新精神又得到了非常显著的展现,可以用下列几件事给予说明。
创办了少年班。1978年,科学的第二个春天来了,科学家们又一次扬眉吐气起来。这时候很多新鲜的事情出来了,比如说江西有人反映,一个叫宁铂的小孩,很小就会背唐诗,下围棋,非常聪明。渐渐地,类似的信息都送到了中央。科学的春天,科学院首当其冲,这些信息都转到科学院。科学院让科大去考察,这事情就轮到科大头上了。还有那时李政道他们回来,向中央建议像培养芭蕾舞演员一样地培养科技人才。因此,科大提出办少年班,探索培养智力超常少年的途径,得到科学院的批准和支持,这里有着很多创新的理念和举措。那段时间在报纸上经常会看到有关科大的报道,科大的少年班非常出名。科大办了之后,全国著名高校也先后办了十多个少年班,现在都没有了,只有科大坚持当初的理念一直在办。社会上常对早期少年班几个不成功特例有种种议论,我个人是非常支持少年班的。不可能要求少年班每个人都培养得非常好,我们平常的班级里留级、开除的学生也都有,但是少年班学生的成才率明显地要高得多,而且学校现在更注重少年班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常有少年班学生选我的课,往往是提前一年来上课的,这些同学真是非常的聪明,题答得非常好,与常规班学生一起考试,总是名列前茅,这是我的切身体验。
办了少年班以后不久,科大又设立零零班。说起零零班要追溯到1965年搞教学改革的时候,那时的副校长钱志道先生来我们化学物理教研室进行教改试点。钱志道副校长在延安的时候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和题词,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武器、炸药做过巨大贡献的化工专家。当时的教研室主任辛厚文老师向他汇报化学物理教研室加强基础教学的教改设想,他表示赞同后说,现在有零壹系、零贰系,我看把数学、物理、化学基础打好叫零零系就可以了。八十年代初辛厚文老师担任副校长以后,将各系新入学的优秀学生集中起来组成零零班,与少年班学生一起加强基础训练。若干年后很多高校也办起了与我们零零班类似的叫做什么基地班、理科班。但是我们办得早的多,是走在最前面的。
1978年科大成立了研究生院,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其它高校都是在80年代以后才逐步有研究生院的。1983年的时候,全国第一批博士在人民大会堂颁发毕业证书,这18个人里面科大的就有7个,占了将近40%。全国有那么多个研究所和大学,加起来才占60%,科大一个学校就占了40%,这也反映了科大在办研究生教育的时候也是远远走在了前头。
另外,我们很早推行硕博连读、四二三分流的教学体制。在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教委卡得很严,指标给得很少,曾一度引起学生很大不满。后来清华北大也都这么做,才变成理所当然的了。这里要说创新也没有太多,其实国外早就这么做了,只是科大在国内又先行了一步。
4) 科大现阶段的创新是什么呢?创新的事也很多,我觉得以下两点值得说一下。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当中,科大做的一件事情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就是把多方面的钱合起来买一个大的玩意儿,建一个平台,大家都可以用。当时我们的化学院拿到了一项211的化学反应选控的建设项目,理学院也有一个211建设项目,这两拨人都要用类同的设备,但觉得靠自己钱买不起这样的设备,两家决定合起来花钱去买了当时最高水平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这样也促进了学科交叉,做出了非常漂亮的研究工作。科大这件事情是做得很成功的,先后建了多个平台,朱校长和侯校长在全国有关会上曾多次介绍了这个经验。
另一点是不随大流。我们的办学方针,到2018年要办成一个“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大学,这样的提法是很好的。这些年并校、扩招之风盛行,真是了不得。一年招6000人,学费是多收了,老师的奖金也有了,如果其它条件跟不上,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呢?科大坚持走办精品大学之路,扩大到每年招1800名学生以后,这几年不再扩招了。我觉得规模适度也是我们的一种创新思维,就是不跟人家一样,不随大流,你们要扩招你们去扩,我们只做自己的。前些时间温家宝总理也说教育不能盲目的扩大招生了。
建校这些年来,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的理念,其次是创新的措施。刚才我介绍的有的是理念,有的是措施。归纳起来我觉得最主要的理念有两个:一个是学科交叉,另一个是打好基础。我非常希望大家不要丢掉我们的传家宝。
(二)拼搏精神
关于科大的拼搏精神,全校上下、师生员工都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这里从领导、老师的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和学生的勤奋学习、力争上游两个方面来阐述。
1)艰苦奋斗、克服困难
科大的创办者们当年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创建了科大。下面介绍一些就我所知的科大创办的过程,大家就可体会到这种精神了。说起科大的创建,我首先要介绍一个人,他就是我们化学物理系的首任系主任郭永怀先生。他为我国原子弹爆炸作出过重要贡献,每次爆炸他都亲临现场。1968年秋天那次爆炸结束后,在回到北京西郊军用机场降落的时候,飞机着火失事了。人们发现他跟他的秘书的尸体紧紧的抱在一起,中间的资料却是完好无损,这是多么高尚的品格!他是国家表彰的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前年,他的夫人李佩教授,也曾是我们学校的英语教授,从北京来到科大,把郭永怀先生的“两弹一星”元勋奖牌献给了科大,现在珍藏在校史馆。那次李佩教授谈到了科大如何建起来的故事。在1958年的初春,力学所钱学森所长、郭永怀副所长和杨刚毅党委书记三个人讨论如何把这个研究所办好,认为培养人才很重要,提议要建一个星系航行学院,然后就报告给了郭沫若院长。院务会议一讨论,很多老科学家都同意这个提议,都要求培养学生,干脆就决定由科学院来办,取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所以在1958年的5月9日,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同志给聂荣臻副总理递交了创办科大的报告。48年后的今年5月9日学校召开了50周年校庆动员会,就是特意放在那一天的。5月9日交报告,6月2日中央书记处就批准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真是很快的,是小平同志亲自批的。为什么今年6月2日举行50周年校庆新闻发布会呢,就是这个原因。1958年6月中旬《人民日报》上发布了科大在北京招生的消息,我的班主任看到这个消息之后,叫我去考这个学校。原来我并无远离上海的打算,既然老师说让我去考,那就听老师的吧!填报志愿的时候,面对十二个系名不知填哪个好,当看到化学物理系的名字,觉得中学的数理化三大主课就占了二个,就报了化学物理系。谁知这一选择使自己终身投入到化学物理事业中了。
9月20日定为开学典礼的日子,6月2日才批准,怎么建校?这里就需要拼搏的精神,真是在拼命了。学校在哪里呢?我们的郭沫若校长起大作用了,郭老找了北京市委,很快他们把原马列学院的院子也就是玉泉路19号拨给了科大。这个院子不大,我们第一年招了一千多人,怎么住呢?又要想办法了,在科大校园对面有一个解放军政治学院,当时就过去问能不能借幢房子给我们呢,解放军对老百姓总是非常好,就把最靠近科大的他们西南角的两幢楼借给我们做学生宿舍。我们58级的男生在政治学院住了二年,周末还经常可以挤到他们大礼堂里看演出。教师又从哪里来呢?每年都有毕业生分配到科学院研究所里去,1958年很多毕业生到所里报到时,行李还没有安顿就被转送到科大报到了。像我们化学院的伏义路教授、彭定坤教授、张保忠教授都是58年北大毕业分到化学所的,兴冲冲地到化学所报到后就来到科大当助教。当时给我们上课的都是所里的头面人物、老科学家,一早从中关村坐班车来玉泉路上课。他们那时候很多人也就四、五十岁,像钱人元先生给我们上无机化学课的时候也就刚四十岁,已经很有成就、很著名的了。
我们在9月20日准时开学,我还清楚记得聂荣臻副总理、杨秀峰教育部长等贵宾在郭校长陪同下出现在政治学院大礼堂的情景。你看快不快?三个月就办起来了,那是非常正规的大学呀,而且很快进入了全国重点大学的行列。这是大家努力奋斗、拼搏才有的。我们的教学大楼是进校以后才建的,我们参加了整地劳动,亲身参与了学校建设,一年后59级进校用上正规的教学大楼,建设速度是很快的。我想这个建校过程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了科大顽强拼搏的精神。
第二个时期是下迁合肥,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69年秋,林彪一伙籍口苏联要入侵,将很多高校和研究所赶出首都。当时铁道兵在学校“支左”搞文化大革命,要火车车皮很容易,北京修地铁火车铁轨已铺到了校门口,这样很容易就把全部家当都往火车上扔,一路拉到合肥来了,连加速器防务用的大水泥块都拉过来了。谁知道几个月以后只背铺盖卷找不到落脚地方的学校又回北京了,可是我们东西全都拉走,校园成了铁道兵司令部的招待所,回不去了。
那时候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仪器设备都堆在图书馆、121楼等地方,师生们被赶到马鞍山钢铁厂、淮南煤矿等地搞一打三反运动,天天开批斗会。我是70年5月从马鞍山被学校抽调到基建办公室,把我调回合肥是很开心的,不用参加批斗会了。我们到处联系施工队伍,跑钢材、水泥、砖头、沙石,开始建设学校。石榴园北边的四幢房子是科大下迁合肥建的最早家属宿舍,电路还是我画的,插座安在墙中间很不合理。1972年复课闹革命,我们在那么困苦条件下照样招生上课,是多么不容易啊!老师们加班加点备课,调试仪器,到南七里站拉砖,什么都干过。我们的化学楼是1974年开工、1976年建成的第一个教学用房。总之我们没有被困难压垮,挺过来了,那是一段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奋斗拼搏的艰辛历程。有了这样顽强拼搏的精神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我们今天还应该继续发扬这种克服困难的拼搏精神。
现阶段也就是九十年代之后的第三次创业。表现拼搏精神的事情有很多,我这里只强调一件事。你知道我们在合肥办学最困难的是什么?最困难的是怎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因为科大在合肥,不在首都或沿海大城市,地域缺乏吸引力,所以我们的人才状况比起北大、清华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的老师、干部们,费了很大的心血,形成现在的师资队伍,我觉得是很不容易,也是经过努力拼搏奋斗才有今天的状况。有相当一批的老师就是热爱科大,不管是科大还是外校毕业的,愿意来到科大,到这里以后,都在努力工作,发挥才干。
八十年代末我校只有两位学部委员,以前的学部委员都走了。一位是谷超豪校长,著名数学家,从复旦大学来科大当了五年校长,还有一位就是原副校长钱临照先生,他是非常著名的老物理学家,对我们科大做出过很大贡献的副校长。92年谷校长任期结束之后,科大只有一位院士了。我们在九十年代初请来了刘有成院士和朱清时院士,这里面有着一个奋斗的历程。刘先生1954年从美国回来被教育部派到兰州大学,是我国自由基化学的奠基人。刘先生是安徽舒城人,1987年请他来我们学校做报告,让他来看看科大。然后1988年教委要在重点高校里面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先生担任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就离不开了。到了1991年了解到他还有南下意向,所以我们又努力了。我们这里很难吸引人来,兰州大学更是困难,他们当然不舍得放,要调动太难了。当时校党委宋天顺副书记和梁斌人事处长跑到兰州大学去商量,提出两头合聘的方案,行政关系留在兰州大学,工资关系放在科技大学。现在院士跨来跨去有的是,在当年还是少见的。这样刘先生来到了科大,随同来的还有郭庆祥老师。朱清时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是当时新中国培养的最年轻的院士,曾是我校四系六三级学生,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我们请他回科大为母校做贡献,为了调动这中间也是很多艰难,直到1994年的9月他来到了科大。他们两位来到以后,很快我们的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了,拿到了“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全校也只有六个,接着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也有了。1995年还把我们现在的院长吴奇教授部分时间请回来科大工作,他是化学物理系77级的校友,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他是由校职称评审和学位两个委员会通过正规程序成为科大的教授、博导,96年以科大教授的身份申请到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在科大建立了一个动态光散射实验室,还引进了多位年轻教授,为我们化学物理和高分子学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在200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去年成为我们学院的院长。这些杰出人才的加入大大加强了我们学院的实力,同时在这过程中我们年轻人才的成长和引进也有长足进步。进入新世纪以来,学院领导、老师共同奋斗使得年轻人才的成长和引进工作更是成绩卓著。现在我们学院有3位“长江学者”,12位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引进的年轻人中有20名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这组数据反映了我们学院年轻人才济济。正因为这样,到了2001年我们的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都成了国家重点学科,我们是从零个跳到二个。三年前全国化学学科评估的时候,科大的排名是第三,跟第二相差一分,第一是北大,第二是南大,第三是科大。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全院老师共同拼搏的结果,有了高素质的人才对伍,才会有高水平的业绩。
2)勤奋学习,力争上游
长期以来,科大形成了非常好的学风,同学们都非常刻苦努力地学习,这在全国都是闻名的。在我进校那时候,有一句传言是“不要命的考科大”,表示学生都是死命地学习,现在有家长误认为合肥的社会秩序不好,不能把孩子送到合肥这地方来。我们那时侯,晚自习的人还没有回去,上早自习的人已经出来了。那时候人就是那样学习的,现在你们比我们聪明多了,不需要那样开夜车了。当年我们有些同学是从工人当中选出来到速成中学学习后进校的调干生,他们的年纪比较大,有些人学习有困难,这些人学习是非常刻苦的,他不开夜车怎么办呢?我们当时的学习风气非常好,大家互助,帮助他们不要掉队。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也很用功。报到后两个礼拜军训,练操的时候,一休息很多同学就把单词本拿出来背。又如晚上11点钟下自习了,学生都是匆匆忙忙的往宿舍跑,戴着耳塞听美国之音,抓紧时间学英语。节假日教室里灯火通明,坐得都是满满的,家长看到了都说你们的学生真是用功啊。现在你们不一定也要这样方式学习,但是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必须要有的,这是我们的传统。你要学到知识,要在科学上出成就,不花工夫是不可能的。谁都知道科大的学风好,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把这个名声垮掉。
这里我还可举一些例子。八九级有一个班31个学生,那时候是五年制,在第四年的时候,有五个人提前毕业送到美国去了,分别在哈佛、耶鲁、伯克莱、哥伦比亚、埃茉来大学学习。里面有一个去哈佛的叫做李伟同学,四年里不光是把化学物理系的课都修完,还把生物系大多数课程都学完了。这就是我们的同学,不努力能做到这样吗?在我们化学院的同学中,八九级的顾忠华,九一级的朱济,九五级的吉娜,零二级的官娟托福都考了满分。这不是做不到的,榜样就在你的身边。八二级的史春雷同学1986年托福考了650多分,当时考托福还不普及,一般成绩都不是特别高,对方不予录取,因为不相信中国学生能考得那么好,等结果弄清楚之后报到时间都过了,只能第二年录取。我是校学生奖学金评委,去年我们学校奖学金评选中,数学系有个同学三年的成绩单里面有五门100分,真不知道是怎么考出来的,不努力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吗?我相信他的智力是很高的,但是肯定也是很用功的。我也经常会遇到考我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课程的一些同学,特别喜欢看到他们的考卷,你问什么他答什么,不少答一句也不多说一句,阅这样的卷子真是一种享受,说明他学得非常清楚透彻。这些都是他们努力学习的结果,是我们的优良学风,希望你们大家也努力学习,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同学们努力学习,所付出的辛苦是不会白费的,毕业后我们很多校友都有着佼佼的业绩,我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几个看看。六二级的尹志尧校友曾任美国一家生产芯片的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副总裁,中国人能做到大公司的副总裁是非常少有的。2004年他从美国带领了17位精英,都是这个行当里面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到上海浦东新区办了一个公司。前些日子我参观过他们的公司,创办不到两年,现在生产12寸芯片的样机已做好了,2007年估计就可以面市。这样,中国就在这个领域能有一席之地了。七七级吴奇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现兼任我们学院院长,在高分子溶液性质和胶体稳定性方面有突出成就,大家都已很熟悉了。七七级刘修才校友1994年回国后创建凯赛生物产业公司,任董事长兼CEO。公司总部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投资额约2亿人民币,在山东生物产业基地的投资额愈10亿人民币,2006年又完成融资7800万美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以生物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的企业。2002年刘修才出资20万元人民币,在科大设立“MEDY奖学金”。八一级江平校友毕业后分别深造于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和斯坦福大学金融系,现已是华尔街上业绩出众的三位中国人之一。八二级卢征天校友因其在原子陷阱追踪分析方面的重要贡献,获2000年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八二级夏幼南校友现为华盛顿大学教授,荣获2005年度贝克兰奖,该奖被认为是美国材料化学界最高荣誉,夏幼南也是设奖六十年来第一位获奖的亚裔科学家。八二级范立校友是第一位中国大陆的学生拿到全日本博士优秀论文的,他36岁成为日本最年轻的正教授,现已是日本催化能源界的头面人物。八八级杨培栋校友是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已是著名的年轻材料化学家,获得多项大奖。八九级崔强校友,就是前面所说的五个提前毕业到美国去的学生之一,他是1975年生的,1989年进科大,2001年26岁就成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教授,前年获青年科学家斯隆奖。八九级程继新校友作为化学学科本科生获国际数模竞赛一等奖,又作为教练所指导的小组获特等奖。他师从朱清时院士,获博士学位,现为普渡大学助教授,具有中国博士学位的学者能取得美国名校的教职,足见其竞争实力之强。现在就连九十年代进校的校友如九零级的黄雪飞、齐明浩、金荣超、李良时,九三级的崔屹、吴屹影,九四级的李小松都已成为美国著名大学的助教授了。你看我们的同学发展得多么顺利,多么快啊!这要归功于他们在学校里勤奋好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讲这些例子,无非是希望你们以这些校友为榜样,发奋学习,同样地把基础打得扎扎实实,努力为人类的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觉得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体现我们学生力争上游精神的是最近这些年我们学校的社团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比起我们那时候,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是明显不一样了。现在的社团活动,在同学、学生会干部和老师共同努力下,很有创造。我们的学生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又拿到了很多的奖牌,确实非常的高兴。有什么数模竞赛,“挑战杯”竞赛,机器人足球赛,“芳草社”志愿者行动,暑期“三下乡”,研究生支教,科考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进行得很好,不是说你只会念书,你的身体要好,各方面都要得到很好锻炼。希望同学们都能积极的参加这些活动。这十几年,科大在这方面的进步我认为是非常明显的。我同样认为,从中体现了一种勤奋,力争上游的精神,也是对大家一种精神上的锻炼。科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还是需要提高加强,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中央当干部的很少,这也反映了科大在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上有欠缺,我们需要多通过这些社团活动进行实践和锻炼。
创新、拼搏,这是我们科大两个很大的精神特质。不久前国务委员陈至立来科大考察,曾说过大意这样的话,科大办学模式要很好总结,中国科大建校很短时间就成为了国家的一流大学,48年来学校超常规的发展,1963年以来的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人数居全国高校之首。科大师生非常用功,学风扎实,这么多院士都是奋斗和创新出来的。建校一开始就形成了拼搏向上的学习氛围,下迁安徽后,尤其是在学术界十分浮躁的情况下,优良传统仍然得以继承和发展,应该认真鼓励。科大发展之所以那么快,与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培养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分不开的。建校初期,各系主任亲自建立了科学计划,确立发展方向。创新还表现在科大人出去若干年之后再回来,并成为高技术、企业界、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北京中关村就有很多杰出的中国科大校友。中国科大确实是一所精品大学,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道路。我觉得陈至立同志确实很了解科大,简练的总结也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我们要加倍努力和珍惜,继承和发扬我们良好的传统和作风。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