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作、发明与创新

2013-08-16 10:35:42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花禄森
2007年12月21日

       明年就是科大建校五十周年了,50年来,科大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人才。我为有幸在科大就读五年而感到自豪。科大的精神,科大的校风,特别是我们“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一代代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有一段时间我经常想,在我这一生当中,什么对我影响最大,什么事情对我影响最深刻呢?想来想去,我觉得我们科大的精神、校风和在科大五年的学习对我一生具有重大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奠定和造就了我的一生。是科大的精神和校风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性格和工作风格等等方面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在科大期间,学习到的基础科学知识、学习方法让我终身受用。我之所以在工作和科研上取得一点成绩与科大的培养教育和科大的校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因此,我就想找一个题目跟大家交流一下,谈谈自己的感受,就想到这样一个题目:学习、工作、发明和创新。这三个方面都是本人亲身经历或者是有所感受的。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也是考虑到我们大家每天都会接触到、都比较熟悉,可以有共同的感受,产生一些共鸣。但是熟悉的东西不一定就认识它,更不一定能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它。我从我们身边的事情来说起,和大家来共同研究、认识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发明创新方面能有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成绩,或对大家对事物的认识有所启发和帮助。如果我这个报告能够起到一点点的作用,能在同学们、老师们的思想的海洋当中激起一点小小的浪花的话,那我也就十分高兴了。

       今天讲四个问题:一是前言;二是学习;三是工作;四是发明创新和实例。由于时间的关系,前面三个问题我想简单地说说提纲,重点讲第四部分,发明和创新和实例。
       一、 前言
       学习、工作、发明和创新的关系,我理解这里面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关系。可以有逆时针联系和顺时针联系两个三角关系。逆时针关系是:学习—工作—发明、创新—学习,学习为工作准备了知识打下了基础,为工作提供了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总是会有问题、矛盾和要解决的各个方面的困难,这就为发明和创新提供了条件,也可以说,问题、矛盾和困难是发明与创新的源泉。发明和创新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我们的知识总是不够的,还是要再次学习,所以有一个逆时针的三角关系,通过学习得到启迪或为发明创新提供科技知识;还有一个顺时针的三角关系,就是学习—发明、创新—工作—学习。通过学习为发明和创新提供了知识、方法和科学依据,同时发明和创新对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及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进步都会起到巨大的作用,每个人的进步、发展也在工作中得到体现,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继续提高就还要继续学习。所以学习、工作、发明和创新之间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循环关系。不管是哪个循环,始终是在以工作为中心不断地在循环着,在运行着。有的时候一件事情,比如说我们写个论文,就要运行一遍甚至几遍,这个运行是循环反复的,不停顿的,一旦其中有一个链条断了,那么整个工作、整个创造也就要终止了。因此这三者之间是不能离开的。

       二、 学习
       什么是学习?词典上讲通过读书、听课、研究进行学术和教学实验等等方式来学得知识、技能。我给一个简单的表述:所谓学习,就是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不一定非得通过学校,也不一定通过实验等,只要有这个过程都等于学习。
       什么是知识、学哪些知识呢?我觉得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过去一般是讲学习科学知识,很少讲生活知识。我们每个人都要到社会上生活,如果起码的生活知识都没有的话,你是不完整的,甚至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科学知识是自然的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像国家理论、政党理论、民族理论、经济理论、人文科学、文艺学、语言学等等都属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又包括很多,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材料、生命科学、太空科学、逻辑科学、交叉科学等等都属于自然科学之列。生活知识包括一般的生活知识和特殊的生活知识,所谓特殊的生活知识就是说不仅仅是一天中吃饭穿衣,还有其他的生存知识等等。比如说我们每天都在工厂在学校在机关,突然电梯停住了该怎么办呢?这就是生活自救的知识,很必要的。
       什么叫技能呢?就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技能又包括工作技能、生存技能,我想还要加一个获得知识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获得知识,有的人会有所作为,有的人获得知识的能力比较差,同样的学习、做事,但是得到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就是因为获得知识的能力不一样、有差异。因此,要学习和掌握一些获得知识的能力。工作技能当中又包括业务工作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组织管理技能。人都是社会的人,是要和其他人交往的,不可能永远是一个人独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也是一个社会,也是一个组织,如果没有组织协调的能力,只是干事,恐怕也不行。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善于把与其相关专家、学者组织到一起的专家,现代科学要求必须组织成团队才能从事科学研究,这点是非常非常必要的。生存能力我列了两点:独立生存能力和群体的生存能力。当一个人独处一个地方的时候,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要能生活,要想办法使自己免于受到各种伤害。当我们一个群体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也要有生存能力。
       怎样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我觉得要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简单的说就是3W1H。第一个就是“为什么学”。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要解决一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也是一个动力问题。我们要报效祖国,为国家的兴盛、为人民的幸福、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来学习,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大家都知道钱学森老先生,前几天是我们钱老96岁生日。当年从美国回到祖国,我们国家的状况还是一穷二白,各个方面还非常困难,但是他们那一批老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繁荣和昌盛,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历尽艰难,回到了我们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社会的需要学习,这是最为重要的,除此之外,我还要讲一点,过去往往不讲的,就是为个人的需要学习。有人说这样的强调是不是有点自私自利?不是。
       个人的需要也是学习的动力。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马洛斯曾经认为,人的需要有5个等级:生存的需要,比如说需要吃喝住;第二个层次是安全的需要,包括心理的安全、物质上的保障、人身不受侵害、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等等;三是社交的需要,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依靠、依附于群体,人际交往,需要彼此间的同情和赞许;第四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要求受到人的尊重和自己内心的自尊;第五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自己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对工作生活真正地感兴趣,感到有意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就要追求高一个层次的需要。只有没满足的需要才是人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因此个人的需要也是学习的动力。
       个人需要和国家需要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认为,只有当个人需要和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并相协调的时候,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成果。当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悖时,不可能取得什么成果。我的一个结论就是,人类的进化、发展进步与文明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当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停止学习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的消亡。
       第二是学什么?也就是目标的问题。知识是海量的,个人所学到的东西是非常少的,这是一对矛盾。每个人只能掌握到很小很小的一点。当你工作的时候就会体会到,个人学到的这些知识和工作需要相比是远远不够的,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所以还要在工作当中不断地去学习。学什么呢?我认为要学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基础知识。基本的、基础的知识要学会,而且要打扎实。我们科大有一个好的传统,就是安排在校学习基础课的时间比较长,基础知识打得比较扎实,我们那时大学本科是五年制,三年基础课,基础打得牢;第二要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三是要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一些交叉学科、相近的学科要学习。第四是学习哲学问题,哲学是一定要学的,而且对我们搞科研的人来讲一定要运用娴熟。它的精神要在工作当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在这一点上,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人类全部科学研究之母”。爱因斯坦,世界顶级的科学家对哲学都是这么看的。哲学是讲世界观、方法论的,因此要学习。
       第三是如何学?这是讲学习方法。学习要讲究正确的方法。大家都会看好多书,也有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要学会辩证法,辨证地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第二个是学基础知识,学基本的工作方法。在学校主要学基础知识,学会如何去查找你需要的知识,到真正工作的时候要会去搜索你所需要的知识。死记硬背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学得灵活才能融会贯通;第三个是要掌握规律。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一定要掌握事情的规律,掌握了规律就会事半功倍。在学习方法上,没有对所有人都适用的有效的方法,不是你的方法我可以用,我的方法你也可以用,每个人一定要摸索和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书本上的、别人的方法可以借鉴,但是最有效的最值得你去做的还是自己的方法,这也要理论联系实际。别人的方法再好,当没有在你自己这里和实际联系起来的时候,这种方法是没有用的。因此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针对自己的情况掌握好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四是什么时候学?在学校学习时间是最宝贵的时间,我希望同学们珍惜这一段时间,参加工作以后你的学习时间就很少很少了。我参加工作后,除了工作时间以外,所有的学习时间都只能是业余时间,都是晚上,非常非常辛苦的。工作期间任务要精心完成,有时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还是要挤出时间学习。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的这一段时间大家一定要珍惜。第二是工作期间的学习。有几个方面:一是结合工作学习;二是在工作期间去学习;第三就是业余时间学习;还有通过其他的学习来补充、扩充自己的学习内容。比如研讨会、考察、调研等。

       三、 工作
       什么是工作?词典的解释,就是从事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也称作业务或任务,同时也是一个职业的称谓。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什么呢?现在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2年国家劳动部曾经颁布了一个文件,对我们国家的行业、专业和工种做了明确的规定。当时规定了45个专业,4700多个工种。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些行业在增加,工种也在变化。今年我们国家研究生就业是1200多个专业。因此,每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只能从事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从事某一两个专业,就是一个专业里面,你也只能在里面做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工作。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工作是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占用时间最长最有意义的一段经历。我们学习是为了将来的工作,这段工作的时间是很长的。
       我今年已经工作42年了,通过这几十年的工作,有以下几点感受:
       1. 从事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专业,只有部分人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同,相当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人会偏离或者部分偏离所学的专业。而且工作变动会时有发生。英国做了一个统计,把大学毕业5年以后的学生统计了一下。5年之内有1/3的毕业生不是从事他在学校所学的专业,偏离的就更多了。所学专业比较符合的或者改行少的是历史和医生,其他专业改行的非常之多,那就不是1/3。因此,我反复地强调要学好基础知识,把基础知识打扎实,就是希望同学们毕业后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变化。
       2. 困难、问题和矛盾将伴随工作的全过程。都希望工作一帆风顺,但是没有一点矛盾和问题,工作就没有进步。人是在解决矛盾和问题当中进步的,会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增长才干并有所进步。也正是这些问题和矛盾才对发明创新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3. 今天可能有些同学不太愿意听,但还是得说一说,就是只有不愿意干的工作没有干不好的工作。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杰出者,关键是要从小事上做起才能干出成绩。有的同志毕业以后总是说“我是学什么什么专业的,那些不是适合我干的,是适合谁谁干的,我是干大事的”,其实不然,连小事都干不了,如何干大事。我当研究室主任的时候,北京工业学院毕业的一名学生分到我们室参加配方研究工作,一次完成配方制作后,我跟他说去刷烧杯洗洗你的器皿,他说这个事不是我干的,我说这是你工作的一部分,你现在就去干,结果他连烧杯试管都洗不干净。连基本的工具都洗不干净,怎么做实验呢?连基本的仪器都不会操作将来怎么做实验呢,有的时候一些发明创造是需要自己来设计装置的,因此,必须从点滴的不断积累中取得大的进步,这也是量变到质变吧。做了一段时间以后,他找我说老花啊,你当时逼着我去干活现在看是对的,要不然我真不知道配方该怎么设计。这只是一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干任何工作要放下架子,要善于从小事做起。
       4. 要特别注意在工作中培养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因为现在科学技术都是群体合作才能够完成的,才能有所作为。大家都知道,前一阵子嫦娥探月工程取得了成功,光研究设计人员就有一万多人,更不要说那些参与研制、提供器件和材料等其他方面的工作人员了。
5、任何时候都要有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精神。不仅是生活上,在工作上,只有对工作精益求精,对克服困难有坚忍不拔的毅力的人才能成功。

       四、 发明、创新和实例
       这部分我讲讲关于创新和有关创新的一些实例。什么是发明呢?词典上说发明就是创造新的事物和方法。我通俗地讲一下,当一个新的想法在实验室被证实的时候,那就称作发明。简单地说发明就是想出新点子并且得到证实,当然必须对社会有益。关于创新的意义,江泽民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认为创新也是一个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一个人来讲,创新是其思想、科技活动、生命活动的体现。创新如何定义呢?就是抛开旧的,创造出新的。我简单说一下,创新就是当你的新点子被做出来的时候,就成为创新,也就是说创新要产生效益,创新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明和创新有联系也有区别。我先来谈谈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发明和创新,也就是说发明和创新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第一是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知识与发明创造是成正比例关系的,知识越丰富、知识面越广、基础越扎实,创造力越强。有一个“十年定律”,就是说当一个人大学毕业投入到工作中去的时候,他的第一个有价值有水平的成果,大概出现在毕业十年左右。在这十年当中他要刻苦地学习大量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创造和发明出有水平的科技成果,这是国际上一个普遍的统计的情况。
       第二是需要有一个基本的个人品质。我认为重要的有五个方面:(1) 追求卓越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创造发明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追求卓越是创造者在观念和行动上坚持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品质,同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要积极主动地把事情做好,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对困难对问题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地去克服,而不是半途而废。因此,一定要有奉献精神,才能有较强的发明创造和创新的能力。(2) 科学理性的独立精神。对于书本、理论、权威、经典不迷信也不盲从,要敢于怀疑敢于超越。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很难搞出新的发明和创造,也很难实现创新。(3) 团结进步的合作精神。现在科学技术是多学科交叉,已经不是一个人自己就可以完成的了,因此团队精神、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可以说,创新精神的社会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性。(4) 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学习是获取一切知识的唯一途径,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持续提高创造的能力。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不管有怎样的辉煌的成就,只要是放松了学习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抛弃。(5) 开拓进取的探索精神。要有创新意识,好奇心,要有灵活性和敢于冒险的精神。
       第三是要掌握发明创新的一些规律。首先,要有正确的思维,要找准方向。思想方法正确才能够准确探索,取得成功。就像我们开车去某地,假如路走偏了,开得越快离目标就越远。因此正确的思维方法是找准方向最基本的要求。有哪些思维方法呢?(1) 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2) 直觉思维;(3) 灵感思维;(4) 幻想思维;(5) 联想思维;(6) 想象思维。思维方法正确以后还要掌握一定的技法。思路正确并不等于就解决了问题,要有方法。就像毛主席所说的,“我们的目的是要过河,没有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方法问题就是桥和船的问题。我国的一些科学家总结了六类十八种方法。在创新这方面,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总结出来了有360多种创造方式方法,最常用的是这六类十八种,大家可以查书,我就不一一讲了。再一个就是苏联的发明专家,叫根里奇•阿奇舒勒,他根据15万多项专利总结出来了TRIZ理论,归纳出发明的八大法则和40种发明原理,大家也可以查书。总之要掌握一些基本技法。下面用一点时间我讲讲个人体会和创新实例。第一个谈谈我的专业和工作。我是力学系毕业的,但是毕业以后就分到了七机部四院389厂,搞化工,搞火箭推进剂,怎么办呢?我们那时是先劳动实习一年,想改行也只能以后再说。结果“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党委、行政都被踢开了,所以我再调动工作已经没有可能了。怎么办呢?于是开始自学,我从无机化学开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聚合物化学以及胶体化学、火炸药学等等,我能找到的全都找到了,用了几年的时间,大概8年时间改了行,由学力学改到了搞固体火箭推动剂。改行以后,我的同事们大都是现在北京理工大学学推进剂专业的,但是到我们单位以后他们的知识面没有我宽,最后还是我当了研究室主任。为什么?我的经历比他们多,思路也要宽得多。虽然改行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我也不希望我们的同学毕业以后去改行,但是有的时候这也是不可避免的。说不定以后就成为国家某个地区、某个部门的领导呢,国家有这样的专业吗?所以某些改行是必然的。领导这个行业是很少有的,改行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改行以后一定要由外行变成内行。后来,国家提出搞三线建设,我又从内蒙古跑到了鄂西山区参加三线建设,又改了一次行,搞工艺设计。到了82年,我又当了厂里的总工程师,又进入到管理,又和自学的专业发生了变化。到了84年,我被调到基地当常务副主任,管科研生产,开始从事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要搞系统总体了,还要学习。到95年我又当了基地的主任,也就是中国三江航天集团的总经理,是一种全面的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怎么办呢?还是要学习。通过几年的积累和学习,我业务上先不说,我在湖北省还曾经担任了企业家协会的副会长,就是说改行在一生当中是必不可少的,要有思想准备。
       下面用实例来讲讲自己所主持和参与的发明和创新。
       先讲一个1971年的例子。因为去参加三线建设,我要由从事推进剂研制去承担推进剂生产的工艺设计,这就遇到一个问题。我所要设计的厂不是一个研制厂,而是要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那些研制工艺我给它总结为“三就地”。就是当推进剂经过混合以后,把它推到一个工房里边,这个工房就叫浇注工房,进行发动机的浇注,浇注完以后发动机就不动了,就在这个浇注罐里加热固化。固化完了以后,发动机还不动,还在这个设备里面进行脱模和整型。概括地说“三就地”就是:就地浇注、就地固化、就地脱模整型。当时我们国家所有从事推进剂研制的工艺都是这种模式。现在轮到我来搞工艺设计,而且要进行批量生产。一个发动机浇完以后,到脱模整型,大概要10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生产过程。所以,要搞批量生产,“三就地”行吗?那样要多少个同样功能的厂房呢?当时,给我的任务是要满足年产1400多发的生产。我反复思考,反复比较,还是通过参观机械、电器生产厂解决了问题。我发现这些生产厂,一个工位干一件活,相当于现在每个人只干一件事,多了不干,启发了我。通过联想思维,针对当时“三就地”提出了“三集中”,就是集中浇注。所有的发动机都在这个工房浇注,浇注完以后,运到另一个厂房集中固化,固化后再运到另一个厂房集中进行脱模整型。这是我们全国第一个适合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批量生产的工艺,是从来没有过的,而且发动机是在地面以上进行固化,过去都是在厂房内挖很深很大的坑,坑里面装个带加热套的大钢罐子——叫浇注罐,加热套里通上循环热水,这样进行加热固化。我现在把它由地下提到了地上,集中固化。八个房间,每个房间里可以完成一天的生产量,就是量再大,我们也能应付。固化完以后再集中脱模整型。这样既减少了厂房,降低了工厂的造价,减少了占地也减少了设备,更重要的是可以实行现代化、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改造。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工艺。直到2000年,航天第四研究院,也是搞推进剂的,还专门派人到我们这里进行考察学习。所以只要认真思考,敢于打破前人的框框,是会想出新的招儿来。
       再讲一个2000升混合机的例子。这个混合机的混合能力是一次可以混合2000升的推进剂,它有三层楼高,光它的支架、钢铁就有100吨。上世纪70年代初这个机器的造价是100万元。要验收了,关键是这个机器的变形是不是在允许的范围,浆叶之间是不是摩擦和剐碰。如果有剐碰的话,推进剂生产过程中,就会发生燃烧和爆炸。因此对这样的设备的验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过去就是用橡胶作为粘合剂然后加上食盐,在里边混合,混的结果就是越混越稀,使不上劲。现在,我的设计中要采用这个设备,制造出来要去验收,那我怎么样能检验它的变形,使它达到我一切的额定扭矩呢?于是我又查阅资料,寻找价钱便宜、能达到指标要求的材料。找来找去,找到一种碳酸钙,进行试验,结果让我惊喜若狂。我给它取名叫“多峰值高应力混合机验收配方”。在这个配方中,我还是用聚合橡胶做粘合剂,用轻质碳酸钙做添加剂,当我加上一部分碳酸钙的时候,混合机搅拌时浆叶需要很大力量,就像和面一样,面团揉好了,力量就又小了;我再第二次加碳酸钙,形成第二个应力高峰。这也是由和面得到的启发,等于和面当中又加了面粉,一加面粉面就又硬了。设备验收时,我的目标是要使硬力峰值达到设计值的120%。验收的时候我把碳酸钙分四次入,第一次加了以后还可以,我看硬力下来了,就再加第二次,一直加到第四次的时候,这个机器的电动机就嗡嗡嗡叫了,达到我要求的120%的值,证明设备各个部分工作协调,桨叶之间、桨叶与锅壁之间没有摩擦和剐蹭,我完成了验收。我发明的这个配方,从72年开始,就成为我们国家所有这种混合机的验收配方,到现在为止还在用。所以,有很多的事情是在你细心思考的时候稍稍有一个提示你就会想到一个新招。当然你对事情采取无所谓态度,那就什么招儿也没有,或者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那也不会有创新。为什么以前那么多年就没有这个方法呢,难道他们没想过吗,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
       第三个例子是发明混胶推进剂配方,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混胶型的推进剂配方。这是1976年我当车间主任的时候,车间成立了一个技术组,专门进行配方研究。当时我们接到了一项任务,就是我们国家要研制一种防空导弹,叫红卫7号。这个型号要求推进剂低燃速、低压力指数、高能量、高的力学性能,就是有很好的力学性能、燃烧性能。当时可以承担这个任务也可以不承担,因为当时的航天四院有专门搞配方研究的。但是我还是承担了。于是我带领我们那个车间的配方组就进行研究。首先把我们国家和国际上所有做过的推进剂都做了一遍,看看它们到底怎么样,先增加感性知识。我们发现聚醚聚氨酯推进剂,压力指数低,甚至有时候可以有负压力指数,但是对水蒸气非常敏感,一旦有了水蒸气以后那就糟了。丁羟推进剂压力指数高,对水的敏感性稍微差一些。有这样两个感性认识,思考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解决办法。也是偶然的一次,我到我们厂的周边去转圈,正好看到师傅在搞果树嫁接,于是想到了,我为什么不能把两个嫁接一下呢,于是回车间就和我们的研究小组提了出来,看能不能嫁接,就是把两种推进剂的粘合剂进行一下嫁接,看看它们有没有共同的固化体系。通过讨论和研究认为是可以的,于是我们就开始做了。做的结果确确实实形成了嫁接的优势,我们就发明了国家第一个混胶推进剂配方,当上级为推动研制工作召开研讨会时,我做了混胶推进剂研制的报告,使与会人员大为惊奇,没想到我们还能搞出混胶推进剂,而且是我们国家第一个有嫁接优势的推进剂。混胶推进剂的压力指数低于0.2,燃速3.7mm/s,一般推进剂的燃速在6—7mm/s,其他的性能也非常好,满足了型号发动机对推进剂的要求。这个配方的研究又带来了一系列的发明。通过对原材料的研究,我又找到了一条如何调整推进剂的燃速,如何调整推进剂的压强指数的理论和方法。后来这套方法写在了长沙工学院的教科书里面,长沙工学院就是现在的国防科技大学。这就是我当时发明混胶推进剂的一个过程。
       讲讲体会,主要有四点体会:(1) 发明创造要有一些基本的条件。首先要有个人条件,要业务精、知识面广、事业心强、对事物敏感,要有一个和谐的团队,要有团队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任何发明不可能一次就成功。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他试验了1600种金属材料,用了6000种非金属材料,进行了5万多次的试验,才完成了电灯的发明。因此一个发明者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是不可能成功的。(2) 发明创新的基础就是对工作有强烈和执着的追求,对工作的事业心非常强,没有这一点,不可能去搞发明和创造。只有把工作看得非常重要时,只有不懈追求的人才有可能有新的发明。(3) 实现发明创造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要正确地思维,善于正确地思考问题,善于在复杂的条件之下,找出正确的方向。(4) 我认为发明创新的源泉就是工作、生活和实践,除了这些是不可能有好的发明和创造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