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音乐剧《爱在天际》——哭了,又笑了

2013-09-09 10:10:42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由中国科协发起、教育部大力支持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剧目,4月26日至5月4日在北京正式举行汇演,《马兰花开》、《钱学森》、《爱在天际》、《求是魂》、《大地之光》5部首批剧目将连续演出15场次。

  该项科学家主题宣传活动,采用话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通过师生演校友、学生演学长的方式,塑造一批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很好地诠释了科学大师把自身事业追求和人生价值追求同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联系起来的感人事迹。汇演至今,赢得一致好评。

  戏里戏外有什么花絮?师生在排练、演出中有何感受和感悟?本期科技视野专版将镜头对准了这些“非专业”创作人员,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编 者

  4月28日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厅,以大科学家郭永怀事迹为背景的音乐剧《爱在天际》在这里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我没有任何刻意的设计,只把郭永怀先生一家的平常生活、对年轻人的关爱和教导如实展示。”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爱在天际》导演兼编剧郁百杨认为,他只想把科学家的真事、真情告诉观众。

  对演出的成功,郁百杨似乎并不感到意外。早在去年12月,《爱在天际》在中科大校园首演,观完演出的学生在宿舍通宵达旦讨论,难抑激动。

“我们感动,因为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爱在天际》中,郭永怀的家庭亲情贯穿始终。

  “我们感动,因为他们首先是活生生的人。”中科大物理学院物理系2010级博士生龙海威说,郭永怀等老一辈学者的事迹很伟大,可要是被夸张、修饰的说出来,大家反而失去了兴趣。

  中科大物理系学生伍佳星说,全剧没有一句说教的话,没有一丝歌功颂德的色彩,却神奇的让每一个观众为郭老流下了眼泪。

  “比起通常的事迹报告会、电影、发放阅读书籍等教育形式,这种方式更加深入学生的心灵。”伍佳星说。

  史亚英是郭永怀夫人李佩先生的扮演者。在她看来,演出成功是因为“从平常生活谈起,没有唱高调,从细节上感动人”。作为中科大附中的教师,她认为“现在学生接收的信息量非常大,光凭说教起不到作用。”

  “没有小爱哪有大爱,一个对家庭没有责任感的人,怎么可能为国家做出大事。”史亚英说,她从郭永怀对待亲情的细节,读出他的伟大人格。

  “我更敬仰的是李佩先生,作为一个女人,历经坎坷,丈夫常年不在家,甚至连做什么都不知道,可以想见承受了多少。”伍佳星说。

不在演技的高低,在于是否从心底认同人物的价值观

  伍佳星在剧中饰演田工程师。剧中有一段,田工程师生完孩子后,立即赶赴远在戈壁滩的基地工作。对此伍佳星迟迟找不到感觉,她后来想到母亲对自己的爱,逐渐懂得了作为母亲的田工程师的付出。

  “看到这一段,我有个好朋友哭出来了,但当他看出来是我演的时候,又笑了。”伍佳星说,“田工程师,你的孩子呢”,现在也成为朋友们常对我开的玩笑。

  “听到郭永怀事迹后,我连续三天睡不着觉,就想不把它搬上舞台是个遗憾。”宋怀强说。三年来,这位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参演过一系列优秀剧目的“郭永怀”,在上海、合肥两地之间来回奔波,修改剧本、义务参演。

  为表现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的郭永怀形象,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减肥”计划,一直保持了三年。

  相比宋怀强,更多没有受专业训练的中科大学生能否演好《爱在天际》,是最初悬在郁百杨心头的疑问。但他的底气是中科大校园一脉相承的浓厚科学精神文化。

  “我们选拔演员并不看重演技。”郁百杨说,招募演员时,报名表上要求填写最多的是,对郭永怀先生的认识和感想。

  宋怀强常鼓励学生,“不在演技的高低,而在于你是否从心底认同人物的价值观”。

  “一看就是科大学生演出来的”,赵若灿说起同学对演出的评价,这位中科大地球与空间物理学院的研一学生,是剧中郭永怀学生龚卫星的饰演者。

  赵若灿说,他试着从内心体会角色的心理。为了演好龚卫星这个从四川大山出来的大学生,他还专门学习如何表演质朴的角色。

不仅面向学生,还演给更广泛的人群

  宋怀强说,一个人学英雄、演英雄的机会不多,体验、饰演郭永怀,锻造了自己的心灵。

  有一次彩排后回到课堂,老师在空间物理实验中演示导弹发射。赵若灿恍然意识到,“这不就是我在剧中的工作么”。从那以后,他常会想“哪一天我也像剧中人物一样工作”。

  伍佳星说,在演田工程师前,她觉得自己的性格并不太适合做科研,可如今“如果让我做科研,也并不会觉得是人生不好的选择”。

  “现在很多人不了解老一辈科学家的所作所为,不理解郭永怀等老科学家为什么会为国家给自己的一点荣誉,记一辈子,奉献一辈子。这反映的正是我们时代对科学精神的不理解,逐渐丢失了真善美的追求。”宋怀强说。

  郁百杨说,他的长远目标是,把《爱在天际》做成商业演出,面向学生、白领乃至全社会,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宣扬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因为我们现代社会真的很缺乏,这种优秀的传统正在逐渐消失。” (本报记者  喻思娈)

  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05月03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