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科技英才班中试行“剑桥模式”,新的基础课程体系既吸收了剑桥大学课程体系的先进性,也糅合了中科大的特色,是“剑桥模式”的洋为中用。
课程间重复学习的知识点少了,学生自主选修的空间大了,前沿知识融入课程体系容易了,老师进入教学第一线的机会多了……记者近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采访时了解到,该院从2011年下半年起,在科技英才班中试行“剑桥模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据介绍,目前中国高校的诸多学科,课程体系普遍以若干课程为核心,每门课程本身自成体系,课程内部结构完整,不同课程之间知识重复率较高,这使得课程不仅量大,且新知识和交叉性知识很难融入其中。
“英国剑桥大学以课程的模块化为核心特点,把很多知识点做成一个个模块,模块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从而适应不同要求,组成不同的课程。”中科大化学院执行院长杨金龙说,“我们借鉴这种模式,最主要的是针对原先课程体系中重复率高和新知识更新慢的弊端。”
“以量子科学对化学的影响为例,以前化学专业的学生一般不要求学习量子科学,但随着学科不断地发展,越来越显现出量子科学对化学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在本科阶段系统学习量子的知识。”杨金龙解释说,“原先的大课程体系很难引入新知识,而把课程模块化之后,可以从一开始就在本科生基础课阶段引进量子的概念。”
“我们在化学院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和师昌绪材料科学英才班的一、二年级的学科群基础课中借鉴英国剑桥大学的模式,把原本大块的课程切成小块,切开后的课程之间便于按照教学需求,穿插一些小课程,有利于化学各个二级学科的交叉。”化学院副院长汪志勇说。
化学院原先基础化学课程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现为量子化学)五大课程为核心。2011年下半年,学院组织各专业、基础课教授研究剑桥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结合学院原先的五大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化学学科前沿和数理基础,采用切块、重组的方法,切块列出化学基础知识点,然后将这些知识点重新分类,组成了现在崭新的基础化学教学体系。
试行“剑桥模式”后,每门课程的学时数由原先的60~80学时减少到20~40学时,知识的重复率变低了,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增强,模块化之后选修课程增加了20到30多个学时,学生自主选修的空间更大。
“课程变小以后,还便于穿插别的小课程。”汪志勇介绍说,比如配位化学、金属有机的内容,插在配位场理论、有机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之间,便于学生循序渐进,有“螺旋式”上升和学科交叉的教学效果。
“另外,课程模块化之后,让优秀老师有更多的机会、更方便地进入到教学第一线。”杨金龙说,学院挑选出最适合教授某项教学内容的老师,在不同层次把最核心的内容教给学生。原先一门大课程基本上只有5~6人教,拆分之后,现在有20多人讲授,并且都是教师自己最擅长的教学内容。
“这样使得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可以很容易融入到现在的课程体系中去,而且涉及到很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杨金龙说,“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新的基础课程体系既吸收了剑桥大学课程体系的先进性,也糅合了我们的特色,是"剑桥模式"的洋为中用。”汪志勇说,“目前这一改革仅限于低年级的学科群课程,而三、四年级的专业课程暂时不按此模式进行。”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推行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化学院英才班的卢一若同学告诉记者:“现在的这种课程体系,各科目之间的知识彼此相连,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反复巩固知识,打牢基础。” (本报通讯员 曾皓 记者 蒋家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2-05-23 B2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