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主权还给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2013-09-04 11:05:36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有这样一所大学,在国内高校中引人瞩目。
  它把“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坚持不扩招,每年只招收本科生1800名。
  它的毕业生中已有46人当选两院院士,平均每千人产生一位院士;在海外深造的超过1万人,已有600多人担任海外大学教授。
  其科研成果自2003年以来连续8年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频次在全国高校名列首位。
  这所大学就是地处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这里采访的几天中,记者感受到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带来的勃勃生机。

  让学生走出应试教育的惯性

  激发他们被压抑已久的科学热情,培养他们享受学习、享受实践、享受创造的感觉

  西沙群岛的鸟粪里有着什么秘密?不久前的《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研究鸟粪土层中的古生态气候数据,获得对南海地区过去千年降雨变化的分析,并对热带太平洋地区世纪尺度的气候变化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晏宏现在是一名研究生,师从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教授,而在2008年开始研究这个课题时,他还只是一名四年级本科生。
  “刚进科大时,我在地球物理系,那并不是我喜欢的方向。大一上孙立广老师的《地球科学概论》课,他给我们讲南北极,讲野外科考,讲很多异想天开的想法,我感觉自己找到了兴趣。”晏宏告诉记者:“于是,我在大二就转到了环境科学系,在大三就进了孙老师的实验室,在大四就开始上西沙采鸟粪了。”
  “我们鼓励学生追随兴趣,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孙立广教授说:“晏宏之所以能迅速取得科研成果,是因为他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愿意投入,愿意付出。”
  像晏宏这样的案例在中科大还有很多。在校长侯建国院士看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就是激发学生被压抑已久的对科学探索、对知识创造的热情与内在冲动,并尽快引导大学生进入科研前沿。
  “多年的教育实践又给我留下了一个很深刻的印象,相当一部分年轻一代大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似乎失去了对学习的享受”,侯建国说,“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压抑了青年人的兴趣、个性和想象力。”
   “好的大学教育是什么?就是能够重新唤起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的兴趣和热情,能够让年轻人从应试教育的惯性中解脱出来,真正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来自主安排学习,培养他们享受学习、享受实践、享受创造的感觉。”侯建国说。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允许学生自由换专业,把“流水线式”的统一教育变为“个性化”因材施教

  本科新生踏进校门,中科大做的第一件事是“消毒”。
  “学生们多年接受应试教育,难免中‘毒’颇深。”教务处长刘斌教授说,“‘消毒’就是要让学生们学会自主抉择,学会主动学习。”
  中科大有一套自己的教育哲学,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国内高校最自由的专业选择制度,从第一学期结束起,本科生每学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状况,自主申请改换专业,而且可以多次申请和改换,不用付任何费用。
  “有选择有时也是一种痛苦,但是痛苦的选择过程让我成熟,让我对学业、对自己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2008级的宋珊考进了信息学院计算机系,在大一结束时转到地空学院地球物理系。宋珊告诉记者,“选择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应该把理由和利弊都列在纸上,我列出了30多条,第一条是喜欢。最终我听从了自己的心,我觉得新专业更适合自己。”
  宋珊的经历在科大非常普遍。中科大每年招收本科生1800人,一般来说大一时提出转系申请的将近300人;到大二、大三结束时,要求转专业的人数会降到十位数、个位数。
  “传统的大学教育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基本上所有学生都按照统一节奏、统一模式、统一内容来进行培养”,刘斌教授说,“我们希望破除这种模式,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勇于提问题、独立思考、善于交流、学会质疑。”
  从1980年代起,中科大便以少年班为实验基地,不断探索因材施教的新模式、新途径。少年班学生在完成2年左右基础通识类课程训练后,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完全自主地选择院系和专业。如今,更多的学生拥有了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课程。

  学生上课由“低头”变“抬头”
  越是名家越要教基础课,低年级时强化基础训练,高年级时直接进入实验室

  在中科大,越是名家越要给学生上基础课,这与国内诸多大学的路数正好相反。为了上好基础课,每个院系的老师们都动足脑筋,并且逐渐形成了“课程组”制度。“课程组”的领衔者由学养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担任。
  物理学院的电磁学课,就由34名教师“组团”来上,其中有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讲师8人。为了教好这门课,“课程组”编写了教材和参考书就近10本。
  全国电磁学会会长、国家级教学名师程福臻教授,为本科生讲授电磁学已超过30个年头。“我的电磁学课是严济慈先生上的。”程福臻说,在前辈们的精神感召下,他一直坚持站在本科一年级的讲台上。“老师要像表演大师,把学生吸引到科学中来。这是严济慈先生的教诲。除了讲课,老师还要讲科学故事,讲科学中最感人、最激动人心的东西。”
  “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教学和科研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尤其是基础课教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所在。根深才能叶茂,所以更要不遗余力地抓好。”刘斌说。
  在中科大,“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特色。学生低年级时在校内完成强化基础训练,高年级时则直接进入科研院所或校内科研机构,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专业基础课学习并参加科研实践。
  这些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后,直接与硕士、博士融为一体,进入研究组,可以和导师经常交流,与研究生相互启发,亲身参与完整的科研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年轻人的生活要多种多样
  每年实施1200多项大学生研究计划,提高他们的科研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科大建校初期,首任党委书记郁文说过一句话:“年轻人的生活要多种多样,中科大不培养小书呆子。”这句话至今仍是科大重要的教育理念。现在,中科大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校园活动体系,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的素养,特别是提高科研动手能力。
  自2002年起,中科大每年都会有一个盛大节日——全校机器人大赛RoboGame活动周。全校学生不分专业,都会踊跃参加,每年都有五六十支参赛队。比赛的主题,包括“踢球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杂技机器人”、“舞蹈机器人”等,学生们除了将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付诸应用,还要编排音乐、舞蹈,写剧本。一位参赛学生说,为了挑选装配机器人的零件,几乎跑遍了合肥的五金市场。
  指导老师、中科大计算机系陈小平教授说,做一个机器人,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涉及计算机、机械、电路、自控等诸多学科,学生们在准备比赛过程中能学到很多东西。
  中科大还组建团队参加RoboCup世界杯机器人足球比赛。在这项国际最高水平、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赛事中,“科大蓝鹰”队先后获得4次冠军、9次亚军。
  自1999年起,中科大借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和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并设立基金。
  依据该计划,从第四学期起,本科生就可以利用一个完整的暑期或一学年的业余时间,完成一项科研任务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目前每年有1200多项的大学生研究计划得以实施,不少学生的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有的还获得国家专利。
  为给学生留出更多时间从事科技创新,中科大对原先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并于2010年夏季开始实施三学期制。新增的夏季短学期主要安排提高型、进阶型和拓展型课程,和“大学生研究计划”等集中实践、实习环节。学校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利用学术假期,来校开设短期课程或暑期学校,让学生与一流科学家面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科学前沿、开展科研实践的机会,创造更多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空间。(本报记者 赵亚辉)

  来源:《人民日报》 2011年06月23日 19 版头条

    《人民日报》 2011年06月23日 19 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