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自立、装备自强”中国科大第二届工程类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1-06-07 10:30:07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为落实中国科大“‘德创’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营造“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浓厚学术氛围,激发全校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部署,主动参与关键技术和装备制造研发实践,推动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5月29日,我校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中国科大第二届工程类研究生学术论坛。

本届论坛主题为“技术自立、装备自强”。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元熙、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俊峰、“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雷家峰等专家出席开幕式并作主论坛报告。鉴于疫情防控需要,主论坛、分论坛均以报告人线上线下相结合作报告、全校研究生线上听报告形式进行。本次论坛共有1677名研究生通过“研究生信息平台”选课参加、88000余人次感兴趣师生观众通过“微赞直播平台”观看。开幕式、主论坛由中国科大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常务副院长李贵明主持;各分论坛分别由我校王永教授、冯光耀教授、吴小平教授主持。

上午8:30,论坛开幕式正式启动。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龚流柱为论坛致辞。龚流柱介绍了中国科大研究生教育“‘德创’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及该计划制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升”专项行动。“德创计划”谋划及实施以来,学校积极推进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工程博士项目”,部署落实“优秀博士生长期出国留学支持计划”,试点开展面向关键核心技术和国家社会急需的硕士人才“项目制”培养工作,并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业实践与基地建设、过程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统筹推进工程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改革,全力引导工程类研究生致力工程实践与创新,加快成长为国家社会急需的未来技术领军人才。他希望研究生能够认真听取主论坛和分论坛报告,强化学术志趣,自觉把学术主业和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部署结合起来,在工程研究、技术研发、装备研制的“痛点”“难点”“盲点”和“制高点”上勇挑重担,产出国家社会急需的优秀成果,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俊峰在开幕式上作《培养工程英才 建设国之重器》主报告。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建设单位、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该院取得“EAST稳态物理研究保持国际领先”“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强磁场下科研取得重要进展”“大尺寸YAG激光晶体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缓冲拉杆保障‘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及‘天问一号’火星着陆”等重要成果,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始显现。目前,该院正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群和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设施,航天载荷研制、大尺寸新型激光晶体、无人驾驶技术、智慧农业装备、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等技术装备研究项目稳步推进。未来,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将建成指标和聚集度国际领先的大装置集群,吸引顶尖科学家和一流用户聚集,为国家社会提供能源、环境、健康、安全等领域的战略性系统性方案,努力建成为卓越的、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一流综合性科研机构。

上午9:20,主论坛准时进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元熙作《聚变能源——人造太阳:进展和挑战》主题报告。相对于化石能源和裂变核能,核聚变能是人类未来更理想的新能源,但实现“人造太阳梦想”面临着加热和约束以及热核聚变安全、稳态运行等巨大挑战。在报告中,万元熙从“磁约束聚变的原理、目标和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科学目标和挑战”“中国贡献和中国路线图以及重大挑战”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聚变能源的物理、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尤其是2021年5月28日凌晨EAST装置物理实验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标志着中国乃至世界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工程博士是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能力和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需要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实现聚变能源开发梦想需要众多工程技术高端人才参与,他希望全校工程博士研究生能够积极参加聚变能源研究,共同推进“人造太阳梦想”早日实现。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雷家峰作的主题报告是《分享全海深载人舱研发历程与体会》。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奋斗者”号坐底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作为“全海深载人潜器用钛合金载人舱研制”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的主持人,雷家峰介绍了全海深钛合金载人舱工程研制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高强高韧钛合金、半球整体锻造成型、赤道缝电子束焊接等关键技术材料基础研究的支撑作用,引导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从全海深载人舱的建造视角理解扎实有效的研究积累和坚持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我校2017级工程博士研究生、OPPO公司副总裁、数智工程事业部总裁刘海锋的报告题目是《小布助手——智能对话系统的产品与技术实践》,他从“对话式AI发展历程”“对话式AI关键技术”“复杂上下文理解等开放问题”等方面对智能对话产品及技术作了详细介绍。我校2018级工程博士研究生、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经营规划处处长、研究员、副总设计师韦学中的报告题目为《电驱技术体制带来的变革》,他介绍道,电驱技术体制对人才知识结构、科研组织形式、队伍专业配置提出新的要求,需同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问题为导向,不断优化,持续改进。我校2019级工程博士研究生、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汪水兵的报告题目为《安徽省区域性PM2.5污染形成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他从“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污染成因(来源解析)及影响因素”“PM2.5污染形成机制与自然因素的关系”“PM2.5浓度受内源和外源双重影响”等方面开展研究,并从内源控制、外源协同和人工干预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下午14:00,由信息学院牵头承办的“电子信息”分论坛、由工程学院牵头承办的“先进制造与能源动力”分论坛和由地空学院牵头承办的“材料化工、资源环境与生物医药”分论坛同步进行。

在分论坛中,我校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围绕“像素级深度学习加速器设计”“基于机器学习的燃气相邻地下空间安全监测”“涡轮叶片工程设计中的热障涂层与气膜冷却融合设计”“食源性病原菌检测系统”“大视场高分辨超景深成像技术”“高性能低铂及非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制备”“分布式光纤实验及城市地下结构探测”“低温大气等离子体”“激光加工玻璃导光板”等主题作进展汇报。我校及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15名教授、研究员担任学术点评和荣誉评审专家,对各分论坛学术报告的成果情况、研究不足和改进方向进行了专业点评。

按照“选题:体现工程应用价值”“方法:符合工程研究规范”“理论:运用工程技术原理”“内容:解决工程技术难题”“成果:具有推广应用前景”“表达:语言图文严谨流畅”等标准进行评审,本届论坛共评选出刘海锋等6位工程博士研究生荣获中国科大“第二届工程类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学术报告奖”、王澍等9位工程类研究生荣获“第二届工程类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学术报告提名奖”。此外,论坛还评选出了付威威等22位工程类研究生荣获“第二届工程类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学术海报奖”。


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