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英才班”:拔尖人才培养应有通盘考虑

2013-09-03 17:23:16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瞄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所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和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09年3月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力学研究所等研究所签署协议, 陆续创办了数学、物理、应用物理、力学、生物、光电工程、材料科学等7个“科技英才班”,旨在通过科教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 培养国家未来需要的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
  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科大从建校开始,就始终将人才培养定位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科技英才上,注重给学生配备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注重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环节中体现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为学生未来的学术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大50年的实践证明,通过教育与科研相结合、高校与研究所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科技拔尖人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这种培养模式也是科大的毕业生在社会各领域中脱颖而出的重要保证。
  侯建国说:“在中国科大已经启动的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对科技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完善,并努力将‘个性化’、‘两段式’、‘三结合’、‘长周期’等理念与方法体现在科技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

长周期:强调培养计划的贯通

  “我们开办的科技英才班是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的,那就是瞄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所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和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国科大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陈初升说:“比如材料科学英才班,是与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合作的。国家在大飞机、航天器、新一代发电机等方面对先进材料都有着重大需求。对于这些领域的后备人才的培养,我们不能照搬以往的模式,而必须进行长周期培养的通盘考虑, 使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成长为国家所需要的拔尖人才。”
  为此,中国科大在英才班培养模式的设计中,特别强调本-硕-博贯通式的长周期培养。学生在入学时便按照博士毕业的目标进行培养,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安排上进行通盘考虑,强调本科-硕士、硕士-博士的培养计划的贯通,减少一些课程的重复性开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进入英才班,毕业时就一定是博士。”陈初升说,中国科大从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业进行长周期的设计,但英才班的学生在学期间实行的是动态化管理,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本硕博连读,而要根据学生的意愿、学业成绩等因素,适时进行分流,不排除部分同学由于学业跟不上或兴趣发生变化等原因而从英才班流动出去的可能。

两段式:大学与研究所教育资源互补

  陈初升介绍说,英才班实行“两段式”教学,本科生阶段在中国科大完成两年半的基础课,后一年在中国科大和研究所完成专业基础课学习,然后在相关研究所进行半年的科研实践,并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其中专业基础课由中国科大和研究所教授共同设计并组织教学。
  侯建国表示,中科院相关研究院所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承担了大量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其研究水平在国内整体上处于领先地位。对于科研前沿的探索,对于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把握,乃至对于未来科技人才的需求等方面, 都具有相对的优越性。研究所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面介入, 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这些优势,使得研究院所与大学的育人功能达到和谐共振、优势互补,从而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索一条新路。
  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大,拥有与研究院所紧密结合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期坚持“所系结合”的方针,也探索了许多很好的结合方式。比如近年来,该校每年就有近千名本科生进入研究所开展毕业实践或大学生研究计划,也有不少研究所研究员来学校给学生开展科技前沿讲座,等等。
  “这些好的做法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下去。”陈初升说,“科技英才班在‘所系结合’上作了更多的探索,结合更加深入和紧密, 在人才培养上更加具有前瞻性,英才班的学生也更加容易接触前沿,更加能够适应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需要。”

个性化:突破流水线式人才培养局限

  从9月26日开始,中国科大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正式启幕。这次会议围绕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基础课课程改革等15个专题,持续开展3 个月之久的研讨。其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努力突破流水线式人才培养的局限,将成为重要议题之一。
  侯建国认为,让不同禀赋、不同志趣、不同专业取向的人,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培养,无形中会对其中少量优秀中的出类拔萃者带来某种程度上学习热情的压抑。学校现在所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努力突破“流水线式”培养的局限,让更多的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培养菜单。英才班将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各自对知识结构、学业进度等不同需求,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学校为英才班学生精心挑选的教授导师,将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实践,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物理英才班要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英才教育。”物理学院副院长叶邦角说:“教师要把课堂教学更加艺术化、生动化,不能把应试教育从高中延续到大学。比如一门课程80个学时,老师可以留一小半时间给学生讨论、调研、查资料,这样学生会对学到的知识印象更为深刻。”因此,在物理英才班,一二年级基础课教学中,不单是老师授课,还会让学生参与进来,开展自主式学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和现代科技进展, 写小论文、小报告,有创意的就挑出来在班级演讲,到全校评比。
“我们的电磁学课程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十多年的尝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过去那些在小论文演讲中获奖的学生,思维都很活跃,成绩都很好,大部分一毕业就被世界著名大学录取。”叶邦角说。

交叉性:在碰撞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英才班培养模式的探索中,中国科大还十分注重为学生营造多学科交叉的培养环境,提供交叉研究的平台。
  据介绍,现代科学中,新的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往往产生于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之中。学科之间的交叉几乎渗透到了科学研究的每一个层面。有数据表明,近百年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34项成果中,有大约一半是多学科交叉取得的。世界著名大学普遍重视推动多学科交叉与整合。
  “因此,引导学生提升学科交叉的意识和眼界,鼓励学生在交叉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是英才班培养中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陈初升介绍说,中国科大从建校开始就有鼓励学科交叉的传统,相对而言也是学科交叉做得比较好的大学。比如近年来学校投入上亿元资金建设了理化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和高性能计算等5个公共实验中心,作为不同学科的开放公用的创新平台。这些平台面向全校所有教师和本科生、研究生开放。
  在日常管理中,学校也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交叉碰撞的环境和氛围。目前,数学、物理英才班与少年班学生共同归属于少年班学院管理。少年班学院执行院长陈旸介绍说:“除了课程培养、科研活动,学院还注重把学科交叉的氛围延伸到学生宿舍中。宿舍里有自习室、阅览室、交流室,每个宿舍4个人,可能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有,大家的知识就可以交叉,讨论问题思路很开阔。等有条件了,我们还想设数学、物理、化学的讨论室,选出一位学生当擂主,其他人来打擂台。”

三结合: 教育理念顺应人才成长规律

  “中国科大英才班教育模式体现了‘三结合’的理念。”谈到英才班模式及其理念,侯建国这样说。所谓“三结合”,首先是“科教结合”,也就是说英才班将专业研究院所的前沿研究及其成果与大学教育有机结合,使得英才班的学生能够尽早接触学科最前沿,把握学科发展脉搏,提升学习和研究兴趣;其次是“理实结合”,让学生有机会在大学阶段就能亲身参与完整的科研过程,在研究所专家的言传身教下,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再次是“所系结合”,中国科大与中科院研究所的全方位实质性合作,使得英才班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得到全过程、全方位的优化,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是一个互惠双赢的格局。” 陈初升表示,大学与研究所在杰出人才培养上的全面合作,使得大学的人才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研究所的后备人才队伍得以有效补充,更为重要的是,英才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人才,将对提升我国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讯员 蒋家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9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