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背景与筹备过程

2013-08-06 15:10:44来源:中国科大档案馆

一、 历史背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诞生具有鲜明而深刻的时代背景。20世纪50年代,正值以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激光、生物技术、航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的快速生长期,科技进步为人类展现出一个全新景象。然而,中国当时的科技力量和综合国力十分薄弱,难以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作为全国学术科研中心的中国科学院虽拥有众多的高级科学人才,但急需补充优秀的后备力量,特别是国内新兴技术学科方面的尖端科技人才。而当时从高等学校分配的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中国科学院自身优势,创办一所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尖端技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就成为科学院领导和许多科学家的共同构想。

二、酝酿与审批

    1958年3月18日,在中科院第三次院务常务会议上,院长郭沫若提出,为了培养干部,可以考虑科学院附设高等学校,这样可以便于培养干部,挑选最好的学生。
    1958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代表科学院党组向负责全国科技工作的聂荣臻副总理和中宣部呈交请示,建议由中国科学院试办一所大学,并提议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教育部副部长黄松龄等9人组成筹备委员会。聂荣臻副总理随即向周恩来总理汇报科学院拟办大学一事,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首肯。5月21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提交报告:“中国科学院拟办一所大学,我认为是可行的。昨日与恩来同志面谈时,他也很赞成。校址科学院曾建议用原华北行政委员会旧址,我与彭真同志谈过,请市委予以调整,请中央批准,以便立即着手筹备暑期招生。”
    1958年6月2日,经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后,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邓小平批示“书记处会议批准这个报告,决定成立这个大学。”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领导同志也审批同意了中央书记处的决定。

三、筹备过程

    1958年6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召开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时成立大学筹备委员会,郭沫若为主任委员,黄松龄、竺可桢、杜润生、郁文、严济慈、赵守攻、钱学森、于光远等为委员。会议通过了建校方案和1958年招生简章,明确教学设备原则上由科学院各有关研究所负责。会议决定学校设置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技术物理系、化学物理系、物理热工系、无线电电子学系、自动化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系、生物物理系等12个系;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立联系协作关系。
    同年7月28日,学校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一次系主任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杜润生、郁文、晋曾毅、张新铭、赵忠尧、施汝为、华罗庚、钱学森等近30人。会议决定增设应用地球物理系,任命中国科学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赵忠尧为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主任,物理研究所所长施汝为为技术物理系主任,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郭永怀为化学物理系主任,动力研究室研究员吴仲华为物理热工系主任,电子研究所所长顾德欢为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武汝扬为自动化系主任,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为力学和力学工程系主任,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杨承宗为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主任,地质研究所所长侯德封为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主任,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华寿俊为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为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主任,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贝时璋为生物物理系主任,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赵九章为应用地球物理系主任。
    会议决定成立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数学和政治课等四个小组。普通物理组组长由施汝为担任,普通化学组组长由柳大纲担任,数学组组长由华罗庚担任。会后,华罗庚、施汝为、柳大纲分别主持了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审定工作。
    7~8月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吴有训和副秘书长郁文、杜润生,技术科学部主任严济慈先后主持召开4次系主任会议,认真研讨了各基础课教学计划,讨论通过了吴有训、严济慈、华罗庚等37名任课教师名单,提出“苦战三年打下基础,奋战五年建设成具有先进水平的大学”的奋斗目标,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输送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既有坚实科学理论基础、又掌握最新实验技术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人才。
    临近开学不到两个月,校舍、招生、教学安排、后勤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都迫在眉睫,需要及时解决。根据聂荣臻副总理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决定将原中央党校在玉泉路的二部让给中国科大当校址,但该址此前已商定交给解放军工程兵设计院。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得知此事,立即下令已进驻的工程兵设计院搬迁。郭沫若、张劲夫前往拜访工程兵设计院,院长唐凯少将表示保证在一周内搬迁,绝不耽误开学。校内教室虽勉强够用,但宿舍不够,于是在马路对面的解放军政治学院借了两座宿舍楼,从而基本满足了新生入学的需要。科学院院部和各研究所支援了一大批干部、教室、工人、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
    为解决招生问题,中国科学院党组报请中央批准,从各省、市当年考生中由中国科大优先录取1600名新生。6月18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登载了中国科大招生简章。华罗庚等著名科学家利用到各地作学术报告的机会,为学校作招生宣传。由于中国科大由郭沫若出任校长,科学院有关研究所所长兼任系主任,许多声望很高的科学家在校任教,学校当年就吸引了全国许多优秀青年学生,各地考生报名踊跃,生源素质普遍很高。
    9月初,在北京考区录取的150名新生提前报到,参加整理校园和修建操场等义务劳动;9月15日,京外新生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全校共录取1634名学生。学校正式开学前,聂荣臻副总理在郭沫若等陪同下到校视察,与学生亲切交谈。当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个个精神饱满,许多同学穿着补丁衣服,不少人还光着脚板,有些学生甚至从北京火车站用扁担挑着行李走到西郊玉泉路校址时,聂荣臻非常感动,连连点头赞许,勉励同学们继承抗大优良传统,创立艰苦朴素的良好学风。
    开学前夕,郭沫若起草校歌歌词,并广泛征求修改意见。9月17日,郭沫若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他亲笔起草的“开学典礼致辞”内容,周恩来总理说“可以,是施政方针了”。周恩来总理还将校歌歌词中“为共产主义建设作先锋”中“建设”改为“事业”。9月19日,郭沫若与全体学生第一次见面,并请校歌作曲者、全国音协主席吕骥为学生教唱校歌《永恒的东风》。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与支持,由于中国科学院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各研究所的通力合作,特别是大批科学家投身教育的可贵热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终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向科学进军”的时代热潮中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