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科教结合培养创新人才

2013-08-06 10:43:09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中国科技大学(以下简称“科大”)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党中央决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建校50年来,科大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成绩斐然,被誉为“科技英才的摇篮”——
  毕业生中已有42人当选两院院士,相当于平均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中就有1名院士,比例之高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在历年评选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科大毕业生连续多年榜上有名,获奖的青年科学家和科技企业家总人数居高校之首;
  在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科大连续5年榜上有名,在高校中独此一家……
  科大培养创新人才的秘诀是什么?
  “我们的秘诀很简单:不跟风、不盲从,始终按创新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办学。”温文儒雅的朱清时校长告诉记者。

坚持科研和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深化科教结合的办学模式

  1958年,中科院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在北京创办科大。中科院确立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由郭沫若院长兼任首任校长,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等一批著名科学家担任各系主任。他们不仅参与制定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还亲自为学生授课、指导学生论文,把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科研工作,迅速成长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骨干力量。
  “文革”结束后,中科院重申“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方针,提出科大既要成为教学中心、又要成为科研中心。一批知名科学家再次担任学校各系主任和教授,使科大迅速实现二次崛起。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教结合不断向纵深发展,科大与中科院的近百个研究院、所建立了灵活多样的合作关系,合作的触角延伸到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成为全国最大的“科教联盟”。
  2000年,科大在国内高校率先推出“大学生研究计划”,选送高年级本科生在暑期到研究院所从事科研实习、做毕业论文,使他们较早地感受科研氛围、接受实验训练。目前,每年到各研究院、所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做毕业论文的本科生有600名左右。
  这种独树一帜的办学模式,与其说缘于科大与中科院的独特渊源,不如说是得益于对创新人才培养客观规律的深刻体悟。“中科院不仅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研设备,而且从事的是世界前沿性研究课题,只有实施紧密的科教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与日新月异的国际科技潮流快速对接。” 校党委书记郭传杰认为,现在交通、通信非常便利,开展科教合作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要改变观念,打破人为设置的鸿沟。

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不断探索培养方式的新突破

  在与科大学生的交谈中,记者频繁听到这样一个名词:自由调系。
  今年只有29岁的副教授赵爱迪,读博士时就在《科学》上发表学术论文。他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科大对学生“兴趣”的尊重:“科大的学术环境自由、宽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调换专业。”他最初选的是近代物理专业,后来发现自己的兴趣不大,就换到了凝聚态物理专业。“我换的还不算多,有的同学调了两三次专业。”
  “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创新的潜能。”赵爱迪道出了广大学生的心声,“我们在考大学时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不十分清楚,选择专业十分被动,如果上大学后再不能调换到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专业,就等于走进了死胡同。”
  据教务处处长刘斌介绍,从2002级本科生开始,科大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推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入校以后,学生还有多次机会调整专业:在第一学年结束前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专业,在第二学年结束前可以在学院或学科内重新选择,大三后还可以在学科范围内进行专业调换……据统计,每年有超过20%的本科生调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不仅如此,科大的本科生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在学完大一、大二的基础课程后,自行选课,只要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
  在科大,与“自由”并存的还有“不自由”:学生必须修完学校统一要求的通修性基础课程,才能进行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即使在2000年学制由5年制改为4年制时,基础课一门未减。
  之所以这样“顽固”坚持,是因为校领导深知:“根深才能叶茂”。
  2004级学生张杰毕业后将去美国深造。他告诉记者:“大一、大二时课程安排得非常满,感觉就像是高三的延续。回过头来看,就会知道当初的辛苦非常值得:由于基础打得宽、厚、实,学习专业课时才能得心应手、融会贯通。”

坚持研究型大学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与科大近年来与日俱增的创新成果相比,有一件事多少有些“守旧”——自1998年至今,本科生招生数量一直保持在1800名左右。
  对此,许多人不理解。
  “科大的定位是研究型大学,因此必须适当控制规模和数量,这样才能提供优质的、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资源。”常务副校长侯建国院士认为: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50人,上课就变成了报告会,很多学生就失去了和老师交流、进入实验室操作的机会,教育质量就会大为降低,更谈不上创新人才培养。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实行多种形式的个性化教育,就在于没有扩招。
  与招生问题同样“守旧”的,还有十几年不变的行政办公楼,学校党政一把手的办公室只有24平方米。
  在“有所不为”的同时,科大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断优化教学资源:投入上亿元资金,重组、新建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6个实验教学中心,还建设了“创新基地”、“金工实习基地”。加上学校的科研专业实验室,无论是高年级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有机会申请使用公共试验平台,进行实际操作。
  国际一流的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实验仪器……在科大的教学楼参观,记者不由叹为观止:科大的教学条件真好!
  侯建国对记者说:“近年来我们一直向着这样一个目标努力:争取使学校的公共教育资源像水龙头里的水,学生‘口渴’时一拧水龙头就可以喝到。”(本报记者 赵永新 何聪 )
      来源:《 人民日报 》2008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