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鹏
刘达1977年从国家技术监督局局长调任清华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把一个经历了文革洗礼的、千疮百孔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学校引入正轨。直到这时,我们才感觉到,刘达是一个宝贵的人才,可惜在科大这些年,他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1.文革前的刘达印象
文革前学校党委书记刘达给我的印象是这个人级别很高,但是脚踏实地,做实际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提前考试,合格后可免修这门课,选修其他课。同学杨劲根、沈韵秋等都跃跃欲试,去考英语;我由于中学6年学的都是俄语,一上大学,虽然仅仅上的是英语初级班,但飞快的进度已使我陷入困境。
同学沈富荣(他现在在阜新高中当校长)就教改问题曾找过刘达,得到了刘达的接见。刘达不回避任何问题,实事求是地回答,也能够体谅学生的心情,但是该提出忠告的地方他也适时地提出。他是一个教育的行家,不是浮在表面上,而是深入到问题里面去研究、分析、解决它。
林彪说,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而刘达在一次对全校师生的报告中说,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是指他的那些方针性、政策性的讲话;而主席吃饭、喝水、上厕所说的话,就不能说是一句顶一万句了。另外,好象刘达对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顶峰也有异议,他认为马列主义还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刘达敢讲话,敢讲真话,有很高的理论水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达很喜欢打乒乓球,并且也打得很熟练,不过他这种打法是不能打比赛的,只能用于锻炼身体,打比赛是要输的。
2.文革中的刘达印象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刘达就被揪了出来,解放战争中他是否和彭真有些关系。文革正式开始前,彭真已被揪了出来,他是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市长。毛主席说,北京是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地方;彭真说,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样,彭真就被首先打倒了。还有,我估计刘达和中国科学院是否有什么矛盾,工作组郁文、李焕来后也不保他,当然也可能是为了丢卒保帅。刘达讲过的那些反对毛泽东思想的言论是他最主要的罪状。据说他还不服气,不断地想找人去辩论。
除此之外,我都不记得刘达还有什么问题了,很多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我不记得揭发出他在人品上有什么问题。
一次在操场上召开批判刘达的大会。刘达戴着很高的高帽,一副很长、很大的对联挂下来,刘达身上似乎被红墨水涂得一块一块的。这次批判他的理由是他曾经发表过一本科普的小册子《怎样做西红柿酱》,整个批判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我虽然文革之初是反对刘达一派的,但那个批斗会时我已游离于运动之外很久了。那次批斗会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惨,我从内心深处已经有点同情刘达了。
3.刘达的简历
刘达1935年北平辅仁大学肄业,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入党。抗战初期他在贺龙的一二○师,后在晋察冀解放区任地委书记,1945年曾担任过陈云的秘书,1946年任哈尔滨市市长。1948年任东北林学院院长、东北农学院院长,1955年任林业部副部长,黑龙江大学校长。1959年到黑龙江农村调查,说大跃进“劳民伤财”、“破坏生产力”,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行政级别从6级降为8级,1962年经刘少奇“甄别”又升为7级。刘达1963年任科大党委书记。
4.中共拥有的唯一一座城市的市长
1946年4、5月,我军和国民党军在四平打了一个月的攻防战,我军最终撤出四平,国民党军又乘胜占领了长春,我军撤到了哈尔滨和松花江以北地区。白崇禧上个世纪50年代写回忆录,说蒋介石命令他们占领长春后停止追击,使他们失去了彻底击败林彪的机会。我倒不这样认为,白崇禧即使打下了哈尔滨,林彪也会再向北退去,甚至退入苏联或蒙古境内,苏联会扶助我们,寻找机会再杀回来。
当时我们中共所拥有的大城市只有哈尔滨市和张家口市,而张家口市很快又被傅作义占去,因此仅剩一个哈尔滨市。而这个当时中共所拥有的唯一一座城市的市长,就是后来当我们科大党委书记的刘达。
刘达大概也是我党最早建立的大学的校长,是最老资格的党内教育专家。
5.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1959年的庐山会议,彭德怀、张闻天等人对大跃进中的失误提出了意见,受到了批判,定成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历史证明,他们是对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陈云在会上闭着眼,一言不发,他也是一个英雄。刘少奇、周恩来、彭真为了保护自己,都参加了批判彭德怀,在这个意义上他们都不是英雄。邓小平是腿断了还是胳膊断了,在北京养病,未去庐山。而我们科大的党委书记刘达在1959年,也是一个实事求是、为民呼喊的英雄。
6.刘达是一个好人
文革中造反派去东北刘达原来工作过的地方去调查,找到调查对象,告诉他刘达被揪出来了,让对方揭发刘达,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刘达是一个好人。
科大东方红公社最开始是反刘达的,后来是不是转向保刘达了?我也搞不清楚。不过一个铁杆东方红分子张腊狗,他是管牛鬼蛇神专政队的,通过对刘达的逐渐了解,他成了一个铁杆保刘达派。
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成立一个民办教育学院,以它们1948年成立时第一任校长刘成栋(即刘达)的名字来命名,叫成栋学院。
科大64、65级回炉的同学,拟集资在学校建一刘达铜像,为感谢刘达在1973年提出的回炉政策,使他们业务上有了提高的机会,有可能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走上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不知这铜像建好没有? (作者为651校友)
来源:中国科大校友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