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这里的转系静悄悄

2013-09-01 10:12:48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校园内,一年一度的全校性自主选择专业活动正在静悄悄地展开。最近几年,该校每年提供500个转专业指标,但实际报名的只有300多人,最终有200人左右进入了新的专业。很多学生理智地放弃了选择机会,这在很多高校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这是为什么呢?

喜欢,才能做得最好

  “如果不转学物理,还不知道我现在会是什么样?”最近几天,即将出国留学的中国科大物理系03级女生马金秀正忙着办理离校手续,见到笔者时,她一脸的灿烂。“学校允许学生转专业,给我们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刚上初中时,马金秀便迷上了物理,曾获得过山西省物理竞赛二等奖。但过分的谨慎让她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化学。“进了大学,到了化学院,虽然一直好好学,但总是感觉与自己的兴趣不太符合,痛苦、彷徨,成绩也只能在中上等。”于是,她在一年后学校安排的专业重新选择中,向学校提出了申请并通过考核,回到了自己早已设定好的学习轨道,做了一名物理类的转系生。

  转到理学院后,尽管要花大量时间补习落下的《线性代数》和《模拟电子线路》等课程,但她感觉如鱼得水,学得轻松,成绩由此前的中上等一跃为班级第二名,年年获得优秀学生奖。大二下学期,学校又把专业的选择权交给了她,她再次自主选择了凝聚态物理专业,并进入张裕恒院士实验室,参与老师课题研究,接受科研素质的训练。大三上学期,作为交换生,马金秀去台湾清华大学作了2个月有关超导物理研究。这个学期,她又成为中国科大最高奖学金――郭沫若奖学金的得主。

  “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能真正发挥潜能。”马金秀说。从理学院的成绩统计看,2004年转入理学院同学的学习成绩都很好,平均GPA超过3.6。据2003级班主任芮锋老师介绍,转入的55名同学的毕业去向都非常好,其中有30多人将去国外著名大学深造,15人考取国内知名高校的研究生。

优,才能有足够的选择空间

  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始尝试允许在校学生转专业,但一般都有严格的比例限制和很高的门槛约束,个别高校甚至还需要收取高额费用。

  相比而言,中国科大的学生是幸运的。校长朱清时院士介绍:“中国科大办的是‘精品’大学,不求大而全,给学生提供的是‘精英’教育,不以培养样本的数量取胜。因此,中国科大不扩招,每年的招生数一直保持在1800名左右,学校希望以相对充分的教学资源,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拔尖的创新型人才。”

  中国科大注重内涵发展,也十分注意外延的“扩展”。目前,该校已与中科院近百家研究院所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组建了中国最大的科教联盟,研究所的高级科技人才和研究资源成为中国科大的坚强后盾。

  “转系需要足够的教育资源为保障,人均拥有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就无法为学生提供给更多的选择,也不可能满足大多数同学的个性发展。”中国科大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窦贤康说。从1958年建校起,中国科大就一直坚持按院系和学科大类招生,进校后先不分专业,宽口径培养人才。近年来,学校明确规定:学生进校一年后,可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学院或学科类;大二下学期可在学院或学科内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年级后,可在学科范围内进行专业调整或根据个性化方案设计修课计划。

  该校教务处刘斌处长介绍,学校按照各院系教学资源的具体情况,每年为一年级新生提供500个选择专业名额,约占新生总数的27%%。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每年只招收1800人的“小学校”,有近1/4以上的学生可重新选择专业,这个比例已相当高。

理性,才能避免“一窝蜂”

  如此优越的转系条件,对于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应是件梦寐以求的事。但在中国科大,每年的报名却并不如人们预先想象的那么“火爆”。从该校教务处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面对500个转系指标,该校仅有300名左右学生申请转专业,这是为什么呢?

  刘斌介绍说,学校在新生录取时就注意尊重学生的专业志愿,而非完全按分数高低来安排专业。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以第一志愿进入中国科大,专业兴趣相对较浓。同时,对于想转系的学生,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帮助他们理性选择。学生在选专业时,都能保持一定的理性和谨慎态度,经过多方面权衡之后,才会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市场需求作出选择。

  “允许学生转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把学生应有的权益重新交给学生,这就要培养学生自我负责的精神,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避免盲目性。”窦贤康说,

  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专业,该校每年都通过校内电视、广播、墙报、专题讲座、专家访谈等各种形式,向学生全面介绍各个学科专业的内涵、学科发展前景、科研进展和毕业生去向。校领导、教务处以及各院系负责人也针对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专业选择等问题接受咨询,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通过校园网络BBS开展咨询活动和交流;各班班主任分别与每个学生进行谈话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重新选择专业的原因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对申请转入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有详细了解,对课程的难易程度、能否跟上进度以及学习年限是否需要延长等了解清楚之后,再作出理性抉择。

  力学和机械工程系04级的李利萍同学在当初选择专业时就十分矛盾。这位从江西考入中国科大的女孩子,中学时就喜欢物理和力学,高考时是经亲戚推荐而填写力学系的,平时成绩在班级前列。由于周围个别同学的调换专业,她一度也产生了申请转至化学院的冲动。“兴趣和事业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盲目转系未必是最合适的选择。”班主任和师姐们开导的话语,让她最终坚定了学力学专业的信心,成绩一直位居全班第一,先后获得了力学攀登奖、力学基地奖和三星奖,大三上学期作为交换生在香港科技大学学习了半年,现准备进系实验室从事大学生研究计划。

  同样是出于兴趣,张安成同学利用网络、闭路电视、校内广播等形式,收看收听了校领导和教务处、各院系负责人关于全校学科未来发展趋势、毕业去向等全面介绍后,最终还是放弃了许多人趋之若骛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转到心仪已久的化学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张同学坚信自己的正确选择。

固本培源,让每个专业都有“卖点”

  有一些人对大学生转系表示担忧,认为放开转系限制之后,大学生会一窝蜂地选择就业前景看好的热门专业,而一些处于科学发展前沿的基础学科、长线专业将受到冷落,导致学科发展的失衡。

  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褚家如就曾有过这样的顾虑。他回忆说,在启动全校性自主选择专业的研讨会上,作为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主任的他就坦率地向校领导建议,转专业应该有比例限制,没有门槛的放开会导致个别院系生源严重流失。而他的担心很快得到了验证,当年他所在的系竟有24名学生当了“逃兵”,而转入的居然一个没有。

  “如果有专业引起学生‘大逃亡’,那就应该引起办学者的深思。”第二年,他就拉起了一班人马在校内“吆喝”,向学生们“推销”自己所在院系,可效果并不尽人意。从2005年起,系里决定给新生开设《机械工程导论》,邀请了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有突出成就的教授,利用科普的语言,向学生进行专业介绍,系实验室也向新生开放,以期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花大气力搞好各自学科建设,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投奔’。”褚家如说。近年来,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上海微系统所等多家研究所开展全方位合作,并投入了大量经费建设实验室,添置大量仪器设备,已形成了智能机械与机器人、微纳机电系统、光电信息技术与仪器、动态测试与故障诊断等研究方向。该系先后承担了国家同步辐射加速器和大天区多目标光谱望远镜两项国家大型科学工程中的有关研究工作,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部委、大中型企业的有关科研项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带动了学科的发展。

  随着专业的“卖点”在不断增加,收获也就很明显了。今年该系有10名同学申请转出,但也有8名同学申请转入,“收”“支”基本平衡,褚教授的顾虑渐渐消退了。

  从中国科大近4年自主选择专业的实践看,虽然存在追求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热门学科专业的倾向,但也有不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并不介意专业的“热门”或“冷门”,要求转入物理系、化学系、数学系等基础学科的人数更是大大“超支”。

  “没有引起学科之间太大的波动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专业调整等方面下了大工夫。”该校教务处处长刘斌教授说。宽口径培养方案的出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学生的“流向”也反过来促进了各院系的学科建设。(胡胜友)

  来源: 《科技日报》200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