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包信和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2017-06-14 10:36:47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6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全校教授干部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局长赵凡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包信和同志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的决定。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安徽省委副书记信长星,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委组织部部长邓向阳出席会议。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主持会议。

  赵凡在讲话中表示,这次中国科大校长调整,是中央从中国科大事业发展需要和中管高校校长队伍建设需要的全局出发,根据工作需要和推进干部交流精神,经过通盘考虑、慎重研究而作出的决定。包信和同志是中科院系统成长起来的知名专家和领导干部,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熟悉科研管理工作,有治校办学经验,组织领导能力比较强,学术水平高。中央认为,包信和同志担任中国科大校长是合适的。希望大家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定精神上来,全力支持包信和同志的工作。也相信包信和同志一定能够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和许武同志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继续前行,奋发有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白春礼代表中科院党组讲话,表示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对包信和同志的履新表示祝贺,对万立骏同志为中国科大创新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说,万立骏同志在担任中国科大校长期间,恪尽职守、开拓创新,与许武同志一道带领全校师生,制定实施中国科大“十三五”总体发展规划,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带领学校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在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教结合的办学模式、深化人才强校主战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一流学科结构布局、健全卓越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建设现代大学校园、增强社会服务效益、塑造活力校园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包信和同志是我国化学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政治立场坚定,有战略眼光,思想敏锐,敢于担当,组织管理和驾驭全局能力强,熟悉科技管理和高等教育规律,拥有丰富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经验。希望包信和同志履新以后,尽快熟悉中国科大的全面工作,适应新的岗位要求,注重党政密切配合,与学校领导班子一起,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积极推进学校的改革创新发展。

  白春礼代表院党组对中国科大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提四点希望:第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增强“四个意识”,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大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第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切实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第三,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落实省院全面创新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建设;第四,深入实施科教融合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最后,他代表院党组向中组部、安徽省、合肥市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领导长期以来对中国科大的关心与厚爱、对中科院科技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早日把中国科大建设成为与科研机构深度融合且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高端人才培养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信长星代表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包信和同志担任中国科大校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祝贺,对万立骏同志为安徽科教事业发展付出的心血和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致以良好祝愿。他表示,中国科大作为安徽省的一张闪亮名片,为国家和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安徽省为拥有中国科大这样一所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倍感骄傲和自豪。

  信长星指出,中国科大能够取得今天骄人的成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科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结果,也得益于学校领导班子的精诚合作和有力领导。包信和同志既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又有丰富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相信包信和同志担任校长后,一定会与以许武同志为班长的班子成员一起,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共同把中国科大改革发展推向新高度。安徽省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科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安徽与科大的合作一定能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随后,中国科大新任校长包信和发表就职讲话。他表示坚决拥护和服从中央的决定,对中央的信任和重托,对中国科大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以及所有关注科大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近年来,在许武书记和侯建国校长、万立骏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万立骏校长任职期间,正逢科大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他向万立骏校长为科大的发展贡献的智慧和精力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包信和指出,中国科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一所新型理工科大学,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学府。在近6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正在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不断奋进。他说,自己和科大有着不解之缘。2003年,他受聘兼任科大化学物理系主任,十多年来和科大的多位领导、老师都有很好的交流,对科大这所学校的认识和了解也不断深入,对科大一直心怀敬重之情。

  包信和表示,在今天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既感到使命光荣,更感到责任重大。一定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在中科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认真履行好科大校长的职责:一要增强“四个意识”,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维护班子团结,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三要认真履职尽责,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四要常怀敬畏之心,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相信在大家同心同德共同努力下,中国科大这面红旗一定能够早日插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峰。

  许武代表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对中央的决定表示坚决拥护,对中组部、中科院和安徽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第十任校长包信和院士来校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去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我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对我校全体师生最大的鼓舞,饱含着总书记对我校建设一流大学的期许,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校的前两任校长侯建国同志、万立骏同志分别履新,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这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科大的认可和高度信任。他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侯建国同志、万立骏同志担任校长以来对学校作出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许武表示,校党委将全力支持包信和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履行校长职责。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紧密团结的优良传统,相互支持,埋头苦干,勇于担当,全力抓好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不辜负上级组织的重托和广大师生、校友的殷切期望。我们要在中央和中组部、中科院、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提高“四个意识”,以中央巡视整改落实为抓手,大力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一步锐意改革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齐心协力,不忘初心,扎实工作,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参加会议的还有中组部、中科院、安徽省委有关部门领导,复旦大学校领导,我校校级领导班子成员,近期退出校级领导班子的老领导,两院院士,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处级中层干部,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民主党派负责人、离退休老同志代表等。

  附:包信和同志简历

  包信和(BAO, Xinhe),男,汉族,无党派。1959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县)市。物理化学家,理学博士、研究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和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HonFRSC)。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7年10月为复旦大学化学系硕博连读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10月至1989年8月在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讲师)。1989年8月至1995年5月获德国洪堡基金和马普基金资助,在德国马普协会Fritz-Haber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1995年5月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2003年至2015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1997年8月至2000年8月,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和副所长。2000年8月至2007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09年3月至2014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2013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2017年6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主要从事能源高效转化相关的表面科学和催化化学基础研究,以及新型催化过程和新催化剂研制和开发工作。在天然气(甲烷)直接转化制高值化学品和煤基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担任J. of Energy Chemistry 期刊(Elsevier)共同主编,《中国科学》、《国家科学评论(NSR)》,以及Angew. Chem. Int-Ed、 Energy & Env. Sci. 、Surf. Sci. Report、Chemical Sci. 和ChemCatChem 等学术期刊编委和顾问编委。担任国际催化协会委员,任中国化学会第28届和第29届理事会副理事长,2012年起任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获1996-2000年度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2015年周光召基金会基础科学奖;2014年获第六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研究成果分别获评2014年和2016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2016年获国际天然气转化杰出成就奖,被评为中央电视台2016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17年获德国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协会(DECHMA)和德国催化协会催化成就奖(Alwin Mittasch Prize 2017),所带领的“纳米和界面催化”团队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包信和同志是第九届、十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