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江
少年班永远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它从诞生以来,关于它的是是非非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勇为人先,创办中国最早的少年班,效仿者虽接二连三,终又相继偃旗息鼓,唯中国科大少年班一路欢歌地走来,一枝独秀,因而八方聚焦,备受关注,也是在情理之中。多年来,中国科大对于少年班,做得多说得少,甚至只做不说,外界视之如雾里看花,难免夹带太多的猜想和臆断。中国科大主管教育的副校长程艺教授曾经自豪地说,“少年班24岁了,他已逐渐长大成人”,鲜明地透露着丰富的感受和成功的喜悦。日前,就少年班有关的话题,程艺副校长接受了笔者的采访,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少年班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经验。
开办:创造一个机会
他们只是比同龄人更早地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程艺副校长指出,他是1978年春进科大学习的,和少年班的学生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校园内,并没有感觉到他们有什么特别,他们和普通学生没什么区别,只是比同龄人更早地掌握了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学习有一种浓厚的兴趣,当然这是最关键的。八十年代中期,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在内的一些著名科学家提出,应该对那些特别有天资的小孩子给予特殊的教育。那时候邓小平同志很关心信息产业的发展,建议在少年中培养专门从事软件业的人才,也鼓励其他学校仿效科大创办少年班。于是,很多学校也就陆续办了。根据1986年国家教委的有关统计,当时全国有13所高校办了少年班,近年来,陆续都停办了。程艺副校长说,当时他在国外学习,不清楚各高校纷纷开办少年班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思考和准备,这种一窝蜂的现象给他的感觉是太仓促了。
程艺副校长认为,中国科大少年班一以贯之地办了下来,一个重要的理念是,科大开办少年班不是为了制造“神童”,也不是为了培养什么天才,而是从整个教育角度出发,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创造一种具有补充性和灵活性的教育机制。
选材:创设一套制度
高考只是初试,之后还将进行复试
少年班选材经历了由经验选拔到科学选拔的发展过程。程艺副校长说,当初选材是老师带着几份卷子,听说哪里有聪慧的少年,就去那里考他,觉得不错就把他招来。这种方式当然不够规范,也比较粗糙。后来,中国科大就逐步地把这种方式细致化、科学化。现在的选材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利用高考作为初试,再进行综合性的复试。
复试的内容包括三轮。首先是数学、物理、英语三科的测试。通过这种测试主要了解学生对这些学科理解的深度、广度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些试题还有一定的背景,内容与高考的内容有较大的差别,而且并不适合一般高中生去做,只是为一些思维较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准备的,是对学生的能力测试。其次是请大学教授们给这些学生上课,主要是数学和物理,用通俗的语言讲授一些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知识,然后马上进行测试,检测这些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最后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了解他们的心理成熟度。三轮测试完毕之后,综合这些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再进行一次筛选,留下的才是正式的少年班学生。去年,中国科大少年班通过高考初选64人,经过三轮学校复试,最终实际录取了50人。实践证明,利用高考进行初步的筛选,再经过学校的复试选拔,录取的学生的质量是非常优秀的。
成就:创建一种模式
夯实基础,再让学生依据志趣和潜力自主地选择专业
中国科大少年班创办20多年来,从统计数字看,85%以上的学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并且在社会各领域涌现出如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亚勤、网大总裁黄沁、被授予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的卢征天、“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周逸峰、被誉为“纳米博士”的秦禄昌等一大批杰出英才,说明少年班的成才率和成才度都是很高的。但是,程艺副校长认为,中国科大少年班最大的成功还在于创建了一种卓有成效的办学模式,这才是中国科大少年班区别于其他少年班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如果少年班的学生招进来后,就固定到各个系或专业中去,那么这些学生除了年龄小,与其他学生就没有什么区分。中国科大重视探索适合少年大学生的特殊的教育方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首先是提供学生自由地选择专业的机会,这是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先进经验,同时结合科大自身特点,在中国高等教育现行的大一统模式情况下,尝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少年班学生进校后,先打基础,不分专业,等学生学习一至二年后,对大学里的学科、专业及其发展有所了解,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专业。这种选择与高考填报志愿完全是两码事。学生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大学的同时,就要选择专业,严格说来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因为当今科技发展远不是中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的,而且他们填报志愿还会受到社会、家庭、老师等多方面的影响,经常会出现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的现象。像现在计算机热,于是高分考生都要填报计算机专业,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或适合学习计算机专业,只是他高考分数很高,在外力作用下他必须选择计算机。而无数实践证明,只有根据自己的志趣去发展,才能保持和增强内在的求知创造的动力,才更容易取得事业的成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