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少年班缘何独树一帜

2013-09-01 09:45:14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本报记者 李陈续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教育领域,“少年班”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从恢复高考后,全国第一个少年班在中国科技大学诞生,引起举国轰动;到进入新世纪之初,一些高校停办少年班。少年班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上到教育专家,下到普通百姓的心。
  在少年班的诞生地——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话题却显得十分平静。即使在不少高校的少年班停办之后,科大人也坚持自己的信念:少年班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产物,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科大的少年班还要办下去。

少年班,生逢其时肩负重任

  解读少年班,就不能不说起开办少年班时的历史背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时期,国家建设急需人才和高等教育急待加速发展的压力,使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
  1977年7月,当时的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致信国务院领导,推荐13岁超常少年宁铂;同时,全国各地举贤荐才的信件也雪片般飞向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大。在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1978年3月,全国第一个少年班在中国科大诞生。当年破格招收21名学生,最大的15岁,最小的11岁。从那时起,中国科大少年班23年来已招生25期,录取学生近千人,并逐步形成了重视基础培养、丰富实践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合作精神的“破格录取、因材施教”的鲜明特色。
  据统计,中国科大少年班历届毕业生中,80%以上当年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其中三分之一取得博士学位;涌现出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网大总裁、生物学“斯劳恩”奖得主、新加坡李光耀顶尖科研奖得主、世界最小纳米碳管发现者、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得主等一大批少年才俊。一串串数字和一项项荣誉,昭示着同一个结论:少年班不辱时代使命!

少年班,改革试验凸现价值

  社会上对少年班的关注,缘起于把少年班学生当作“神童”,期待的是“神童班”的神奇。中国科大对少年班的重视,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少年班是探索培养超常人才规律和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十分理想的“试验田”。
  中国科大主管少年班工作的副校长陈艺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把少年班的改革试验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招生上的改革,一定意义上弥补了现行招生制度“选材大一统”的缺陷;少年班招收培养的是一些更早掌握了学习方法、正常情况下又无法进入大学深造的“早慧”学生,在尽可能不埋没人才的同时,为今后全面改革招生制度,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和准备。二是教育方法的改革,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现行的招生定专业的模式亟待改革,中国科大对少年班以及1985年以后与少年班同样机制的普通高考招生的“零零班”,实行了灵活、科学的管理,即入学后的头两年不分专业,强化数学、物理、英语和信息学科等基础课程教育,第三年按照学习兴趣和成绩选择专业。三是教育理念的改革,改善传统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改革少年班、“零零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增加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和时间,推出了“大学生研究计划”和SEMINAR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少年班的改革试验成果,在中国科大建设一流大学这块“大田”里已得到沉甸甸的收获。在招生方法上,中国科大已从过去的单一社会推荐、学校考察,逐步发展成为高考初选和本校有针对性复试相结合的比较科学合理的录取机制,为进一步的高考改革进行了“储备”。在专业选择上,中国科大已实现了全校在本学院内可任选专业,同一基础知识平台的不同学院可进行专业选择。在教育理念改革上,“大学生研究计划”已实现全面覆盖。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科大的少年班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少年班,评判定位自有标准

  一些高校的少年班停办后,面对各种议论,中国科大的反应出乎意料的平静,这平静的背后,是基于对少年班的成熟而理性的认识。
  中国科大的领导和老师们认为,一件事情能不能办下去,要看两个条件,一个是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一个是是否符合自身实际。因此,少年班是办还是停,对于不同的学校自然有不同的原因和道理,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中国科大长期以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看待少年班要有明确客观的评判定位,第一是少年班的学生和普通的孩子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是和同龄人相比,他们较早地掌握了一定学习方法、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一定的个性特点和较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对他们应以平常心待之;第二是对人才期望值应该科学定位,对少年班学生期望过高是一个普遍现象,其实人才是对学有所成的多数人而言的,并非是特指大师、大家。总而言之,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少年班。 
  对于“中国科大的少年班还会不会办下去”的问题,陈艺教授给予了十分明确的回答:中国科大的少年班将继续办下去。除非出现了以下两个情况:少年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本科生的培养方式完全一致;中国的高考招生制度全面实现科学化,人才选拔形式实现多样化。   
  来源:《光明日报》2002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