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网下主阵地——中国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纪实之二

2013-08-30 16:48:24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本报记者 汪家驷 方佛平  陈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抢占网络阵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找准切入点,做足网下大文章,构筑网上网下互动、覆盖全校、辐射社会、延伸课外的立体交叉大网络,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之中。

网上工作网下做

  网络是个“小社会”,但网上世界的漂移性、不确定性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诸多难题。网上聚集,同步疏导;网下延伸,把脉问诊,是中国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显著特点。
6月27日,记者在与学生工作部部长鹿明就网络教育话题进行交谈时,一个昵称“老猫”的“网虫”敲响了房门。他是应约前来专门与鹿明谈心的。数天前,鹿明从网上看到他的几篇文章,便很快萌发要找时间与他聊一聊的念头。像这样从网上发现“苗头”或“蛛丝马迹”,在网下进行细致入微的沟通工作,对于鹿明和其他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大人来说,几乎是每天都要发生的事。
  科大的“网虫”们常惊讶地发现,在校园BBS上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很快便有了答复和结果。从后勤改革、学校规划等重大问题到改善食堂伙食、建议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一段路的维修、夏季寝室何时断电、收看欧锦赛等具体事宜,都有了令人满意的结局。
这些网下行动及时化解了部分师生与学校,部门之间的矛盾,起到了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的目的。网上网下互动,还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思想问题产生的根源,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由虚变实,由难变易,由软变硬。
  适时地进行网下引导,是“网上工作网下做”的另一重要内容。
  在科大的BBS上,师生们常就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热点问题议论纷纷。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观点、看法不够一致对广大师生形成正确的判断带来很大干扰。在网上引导比较困难的时候,有关部门便有针对性的积极开展网下引导。
  1996年,钓鱼岛事件发生后,网上群情激愤,有的学生倡议上街游行。校党委及时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专题研讨会、小型声讨会、签名抗议等活动,网下行动及时疏导和化解了学生中的偏激情绪,把学生的爱国热情统一到中央的大政方针上来,保持了学校的稳定,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赞扬。
  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发生后,网上声讨活动一浪高过一浪。校党委及时组织召开座谈会,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霸权主义野蛮行径,同时组织了数千名大学生参加合法的游行示威活动,校领导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通过网下行动的正确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认识有很大提高,对其辨别能力和政治敏感性大大增强。同学们喊出了“从我做起,发愤学习,科教兴国,匹夫有责”的口号,充分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法制观念。

网上“病毒”网下防

  青年学生上网,最易染上两种“病”:一是对网上不良文化和反动思想缺乏足够的“免疫力”,造成思想混乱;二是过分迷恋网络而产生“网瘾”,给上网者的身心乃至人格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科大在创建校园网伊始,便在网下对症下了两副“猛药”。
  第一副“猛药”谓之“打预防针”。正面灌输与全面渗透双“管”齐下,理直气壮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师生增强网上自我约束能力以及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自觉抵抗力。
在科大,每两周要开一次校党政中心组学习会、系级领导班子学习会、党支部学习会;15个院系办起的业余党校和团校,每年要培训骨干八百多人;学习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及其六十多个分会,经常开展活动;每年邀请十多名国内著名理论专家来校辅导;学校还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国情调研、“三个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举措大大增强了师生网上的“免疫力”。
  “要把邓小平理论真正转变成学生思想意识的一部分,使他们在面对现实在的是是非非时,具有比较清醒的头脑,在人生的征途中,能正确地把握航向。”校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张允熠谈起“两课”教学时这样告诉记者。为了让“两课”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科大加快“两课”改革步伐。主题演讲、座谈会、参观、考察、调研等这些形式活泼的教学方式, 以及从今年起实行开卷考试的制度等,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到“我要学”的主动状态。
  很多学生在参观凤阳县小岗村后,从内心深处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在中国,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没有邓小平理论,不行!“运用先进理论对学生进行正面灌输,还必须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被学生接受。”这是科大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的切身体会。
抓住大学生对科技战线上杰出人物的崇敬心理,去年11月4日,学校邀请曾参加“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五位教授与学生座谈。由于找准了切入点,校园内很快掀起一股学习旋风。全校二十多个院系纷纷开展读书会、座谈会、演讲会、报告会等活动,同学们撰写了千余篇文章,校报刊特开辟专版刊登大学生的学习体会。
  在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正面灌输的同时,学校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师德规范、后勤职工的职业规范、校园文明公约、大学生行为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使师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大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
  第二副“猛药”谓之“活动疗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兴趣,避免产生单一的网上情绪。
  学校有合唱团,京剧社等12个教职工文体活动社团,芳草社青年志愿者协会、健言社、“双馨”学生书画协会、荒原文学社等二十多个学生社团各领风骚。
  学生中几乎每月都有专题文化活动。周末音乐欣赏会场场爆满。三月份有冠军杯足球赛,五月份有文化节,九月份有“祖国在我心中”演讲赛,十一月份有通俗歌曲大赛,十二月份有文艺汇演等全校大型活动,还有学生学术交流报告会、辩论赛、学科竞赛、科技创业大赛等活动穿插其间。
  这些活动,大大陶冶了广大师生的网下情趣,对帮助他们避免和戒除对网络的沉迷,建立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构筑育人立体网

  如果说校园BBS是一条高速通道,那么,相对于社会这张有形和无形交织在一起的大网络来说,它又显得过于狭窄。毕竟,网下的现实社会要比网上的虚拟社会丰富很多,复杂很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充分利用网络阵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观念,构筑了一张覆盖全校、辐射社会、延伸课外的立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系统。
  这个网络系统有四个层次:校党委、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从全局的高度规划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校、院、系三级党政工团学主管部门及群众组织具体实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计划;班主任和导师队伍负责日常的教育引导,对个别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负责收集整理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及时反馈沟通;全体教职工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观念,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在这个网络上,活跃着一支被称为科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快速反应部队”。学生工作部、各系党支部与各班班主任是这支部队的主要成员,他们之间保持着热线循环联系。哪里有情况,思想政治工作便做到哪里。
  “但是,‘反应’还只是个被动的词,只能出现在问题发生之后。我们不能仅仅只有反应。”学生工作部负责人鹿明说,“为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这支部队还必须做到主动出击。”
  从快速反应到主动出击,这不仅仅是观念和速度上的变化,更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自身提出挑战。
  科大的所有班主任没有一个是专职的,大部分由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兼任,其中硕士、博士占了90%,他们在从事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的同时,本身有着很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因为希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能多一些共同语言,能找到好的切入点,能摸清学生的真实想法。他们明白:只有这样,方能主动出击。
  这个网络,还覆盖了全校所有的育人阵地。学生走到哪里,网络就延伸到哪里。网络的整体育人功能在新形势下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来源:《安徽日报》200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