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科学沃土——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

2013-08-06 09:47:14来源:科大-历史文学网

       在采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几天里,记者常常在午后的校园漫步,体味中国科大独特的宁静与深远。记者常常在想,从地理位置讲,合肥并不是发达地区,没有某种特殊的优势得以在中国版图上凸显,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战略在地域上和她更是没有什么关系,就连一衣带水的“长三角”也没有带着她同心戮力。在这样的环境里,生于北京、长于合肥的科大为何还能成为“科学家的摇篮”,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科技界输送着强有力的后备军?
       那几天,记者一直试图找出问题的答案……

根在哪里?

       科大人都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不是安徽的“土特产”,她出生在1958年的北京,文革期间“奉旨”南迁,1970年10月才在合肥落脚——这样看来,中国科大的根应该在北京。
       和悠悠百年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比,中国科大充其量只是个小老弟,毕竟去年才刚刚过完45岁生日。然而,仅仅翻开这段历史的前几页,就足以让每一个对科学充满向往的人心潮澎湃——
       1958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向负责全国科技工作的聂荣臻副总理建议,由中国科学院试办一所大学,该建议得到聂荣臻、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的首肯。随后3个月,筹建工作紧张进行。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由郭沫若出任首任校长。中国科大将自己定位于“理工结合,理实交融”,当时设立的13个系41个专业全部围绕“两弹一星”和国家空白、薄弱、新兴领域设置,特别是原子核物理、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等系和专业。当时,中国科学院发挥人才、设备等优势,全力支持科大办学,“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在中国高教界独树一帜。
       “那时候,每年有300多位科研人员到科大授课,华罗庚、钱学森等经常是上午给学生们上第一、二节课,然后去办公室,下午又回到学校和学生们在一起。当时,他们分别是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兼科大数学系主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兼科大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兼中国科大党委书记郭传杰介绍说。
       岂止华罗庚、钱学森?我国第一个获得法国国家物理学博士学位的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曾亲自在科大登台执教,给8个系的500多名学生讲授电磁学和电动力学,每周3次,连续6年;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原子核所,将自己突破重重阻力从国外带回的加速器送给学校,亲自指导学生做实验;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的华罗庚、关肇直、吴文俊,被称作科大数学系“三龙”,陈景润、王元等亲自辅导学生做毕业论文;还有马大猷、贝时璋、吴有训、赵九章、郭永怀……他们给科大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教学授课。
       “科研和教育分开,只会浪费资源,不合规律,不利发展。必须将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和培养人才相结合,学生也要和研究过程结合,从中感受科学的思想、方法,这种紧密结合便是资源互补。”郭传杰说。
       成立之初,中国科大便是这样借“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改变了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相互割裂的状况,实现了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建设目标,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也可以说,中国科大的根在中国科学院。

根深,所以叶茂

       背靠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大的创新意识便在中国的大学里首屈一指:他们在建校伊始就摒弃了理工分家的苏联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意识,五年学制中用三年半讲授基础课程,在教育界最早强调宽口径培养人才;文革结束后,中国科大又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行对外开放,选派青年教师赴欧美进修、访问,邀请著名科学家来校讲学并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创办全国第一个少年班和第一个研究生院;调整以理科为主的学科结构为理工结合、兼有文管的综合性结构……
       背靠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大对科技发展灵敏的嗅觉在中国的大学里同样首屈一指:比如在建校之初就设置了计算数学系,比如目前正在筹备中的系统生物学系……据介绍,生物学是国际上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但目前科学家们的研究属于瞎子摸象型,摸到哪儿就是哪儿。事实上,要整合现有的成果信息,进而阐明整个生命过程,并不仅仅是生物学家的事,还需要数学家、物理学家等等。2003年9月23日,哈佛大学在世界上率先成立了系统生物学系,立志培养该领域的专门人才。施蕴渝说,“我们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正在共同筹建这个新系,将是国内最早的。”
       “和中科院的研究所共建学科专业只是我们实现新时期‘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和模式。”郭传杰说。
       记者在学校采访时,曾经在火灾重点实验室办公楼的宣传栏里看见一纸红头文件,上面打印着新任命的部分系科主任名单。在这张名单里,记者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所长谭铁牛,在这里,他的头衔是自动化系主任。郭传杰说:“聘请兼职系科领导是中国科大保持与国际科研同步的重要方式。我们会聘请一些知名院士和不同领域里比较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来担任学院院长或系主任,其中很多都是研究所的现任所长,比如谭铁牛。通过这种形式,研究所可以把经过知识创新工程后的新理念带到学校。”郭传杰给记者开出了一张名单,上海的龚惠兴、林其谁,大连的包信和,北京的崔尔杰、郭雷、阴和俊,福建物构所的洪茂椿,这些知名的院士、所长在中国科大都兼有“一官半职”。“中科院物理所前所长杨国桢已经在中国科大理学院兼任院长三四年了,每年他回来四五次,每次来都能把物理学的国际发展前沿以及国内目前所做的工作带过来。他会从理学院的发展上组织大家讨论,做报告,调查学科结构。通过他的联系,有物理所的优秀人才来到中国科大,也有一些有潜力的学生去到物理所,院所之间靠他们保持着学术和人才的良性互动。”郭传杰说。
       中科院的大部分研究所地处北京,距离中国科大毕竟有千里之遥,怎么办?面对记者这样的提问,郭传杰笑谈,“在21世纪,距离还是大问题吗?通信还是大问题吗?网络是干什么的?”原来,中国科大一直用网络的方式和国内的科学家们保持联系,数学家吴文俊前段时间刚刚用视频会议系统给科大学子们讲述了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世界级难题。这里的视频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学生们与大师如同在现场,可以当场提问,科学家当场回答。5月21日,中科院最年轻的两位院士卢柯和张亚平同样也要用这种方式在科大做报告,同时连通中科院10多个分院。
       中国科大和中科院研究所的紧密结合源自建校的第一天,直到今天,许多科大学生的研究计划都不是在科大校园里完成的,而是在研究所里。有些研究生从读研一开始就在外地的某个研究所里学习,从沈阳、长春到广州、昆明。在记者来到中国科大的前几天,中国科大刚刚和中科院数学所、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许武透露说,最近他们正在和中科院各大分院进行合作准备工作,希望今年能全部签下来。对于他们来说,中科院的研究所和中国科大有着一脉相承的血源关系。“文化应该是更广泛更多元的,我们的下一步是要走出中科院的圈子,和科学院以外的研究机构、大学广泛开放、结合,不仅仅是国内的,更要面向国际。”郭传杰道出中国科大未来的发展思路。
       行文至此,记者开始玩味“中国科大”这4个字——她当然是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但又何尝不能理解为与中国科学院同源流、同文化、同使命的大学呢? (记者 保婷婷 )

       来源:《科学时报》2004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