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科大人与科大精神

2013-08-22 17:18:01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侯建国
(2008年12月14日)

  一、大学是人生的熔炉

  我是1978年上大学的,30年前正是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人和你们这一代人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所追求的目标不完全一样。我上大学的时候,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想学习,想多念书。我1966年上小学,1976年高中毕业,正好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没有书念,所以我们上大学时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就是想在教室里读书。我想在座的同学们跟我们这一代人不一样,你们念的书已经非常多了,从幼儿园就开始背唐诗,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英文,我是进大学才开始学ABC,所以你们对为什么要上大学的理解和我肯定不太一样。
  上大学是年轻人的一个追求目标。世界上现存的具有800年以上的历史机构中,大学就占据了其中的一大半,这说明了大学旺盛的生命力。大学最早从讲授神学开始,它的功能不断扩展,形成了近代大学,不仅传授知识,还要贡献知识、创造知识,同时还要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为社会提供知识、技术支持,引领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大学的存在与发展,不仅在于大学功能的保持和发展,也在于大学有它自己非常独特的精神和文化,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大学更是如此。
  如果说中学是同学们的成长时期,那么大学更应该是在座同学的成型期。有这样一个说法:一个人有两个出生,一个是家庭的出生,另一个是大学出生。这说明了大学在人的一生中所烙下的深刻印记,大学的经历影响一辈子。我觉得好的大学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生的熔炉,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品德修养、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等,往往是在大学阶段基本成型。这就是世界著名大学受人尊敬和景仰的道理,因为每一所著名大学都有它独特的文化个性和传统,是一个特定的熔炉。

  二、总书记的评价

  今年是中国科大50年校庆,我们非常荣幸地成为第一所50周年校庆得到总书记贺信的大学。总书记的贺信是9月25日写的,9月26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乘专机,带着这份贺信赶到合肥,时间已经是夜里12点。我们去迎接,延东同志跟我们说的第一句就是:“科大真了不起,真不容易,非常难得,这是总书记第一次给一所50周年的学校写贺信,而且评价这么高。”
  那么总书记给我们的评价是什么呢?“中国科科学技术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一所新型理工科大学。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中国科学院,按照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努力推进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改革创新,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推动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创造性地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努力办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培养造就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
  这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对我们的评价,这是所有科大人的荣誉,也是对几代科大人50年奋斗发展的最好回报。
  刘延东国务委员在9月27日举行的校庆座谈会上发表了很长的讲话,她在评价科大的时候充满深厚感情,我这里摘录了一些她对科大的评价,她说:“中国科大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始终秉承‘创新立校、科教报国’的办学理念,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成为新中国创办最成功的大学之一。五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科大的历史是一部爱国史、奋斗史和创业史。中国科大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厚爱和重托,无愧于‘科技英才之摇篮’的美誉,中国科大是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排头兵之一”。
  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科大的历史。科大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三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从建校开始。1958年5月9日,由于新中国对于尖端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科学院上书聂荣臻副总理,提出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的人才优势,创办一所旨在培养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5月21日,聂荣臻向中央书记处提交报告:“中国科学院拟办一大学,我认为是可行的。昨与恩来同志面谈时,他也很赞成。……请中央同意批准,以便立即着手筹备暑假招生。” 6月2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批准创办这所大学。9月20日,中国科大成立,郭沫若任首任校长。
  中国科大的成立具有鲜明的特色,它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尖端科技人才;它的办学方针是“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它的办学特色是理科和工科的结合,以及理论与实验的交融;它的系科设置都是当时的新兴、薄弱和交叉科学领域,很多专业都是国内第一次设置。建校第二年,科大就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6所高校之一。
  科大的发展命运和中国的命运是相联系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学校遭受过一次很大的挫折。1969年的11月,学校南迁到安徽省安庆市,70年1月又迁至合肥,仪器设备损失2/3,教师流失50%以上,校舍面积当时不到6万平方米,到1972年年底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不足百人,发展非常困难。学校南迁的历史非常坎坷、艰难,当时科大找了很多地方,很多地方都不要。我觉得科大人应该感谢安徽省和安徽人民,安徽人民在科大最困难的时候接纳了科大,为科大在安徽的重新崛起和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科大人没有向困难低头,没有被困难压倒,还是牢牢的坚持着建设一流大学的任务和目标,并开始进行第二次创业。1978年改革开放,科大获得了新生的机会,学校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改革措施,比如说首创少年班,率先实施学分制,率先推行了本硕博连读,成立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大科学工程,派出大批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等等。
  我1978年进入科大,走进校园的时候确实感到过失望。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地方当时是一个大水塘,校园里经常能见到农民的牛,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开始学习生活以后,我觉得校园里充满了一种激情,学知识、学文化的激情,向科学进军的激情。70、80年代的科大在国内名气非常高,科大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一直排名全国第一,这并不是说科大当时的条件最好,师资力量最强,而是因为科大始终承载着建校时期树立的办学目标和理念,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科大人还是坚持改革和创新。
  我看过一份材料,当时科大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数量,还不如我们同一城市里的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科大南迁以后年轻教师居多,但是这批年轻教师曾经接受过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郭永怀等人的教育,科学大师对事业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视野都深深影响了这批老师。正是在这批年轻教师的努力下,1979年我们开始大批选拔青年教师出国进修,1978年我们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1984年我们建立了高校中的第一个大学工程。
  经过10余年的艰苦奋斗,科大在第二次创业中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取得了显著办学成就。本科新生入学成绩和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连续十余年名列全国高校之首。1984、1992年,学校分别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十余所大学之一。这非常不容易,因为我们几乎是从头开始。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科大人没有沉沦,没有屈服,而是抓住改革开放的机会,又重新跻身于国家最优秀的大学团队。
  90年以来,国家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对大学的投入明显增强,科大又抓住了这个机会,相继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985工程”的大学,并成功参与到国家知识创新工程中的大学,称为唯一一所同时受到这三大工程重点建设和支持的大学。从而走上了第三次创业的征途。

  三、辉煌的办学成就

  50年来,科大已经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名声,赢得了受人尊敬的称号,大家都认为中国科大是一个“重质量不重数量”的大学,是一所精品大学。1958年,我们的首届招生规模是1636人,到2008届,本科生也就是1700多人,本科招生人数始终比较稳定。这样,我们就能保证一个适当的生师比,从而为学生提供最好的科学教育资源。
  目前,我们的在校生有15000人,其中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超过1:1;有数学、物理学、力学、生物科学、天文学5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是教学人培养的基地;入学本科新生质量始终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座的同学都是高考中的佼佼者。自1982年以来,每年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约为60-70%,其中毕业当年出国留学比例约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0-25%左右;28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奖比例位居全国第二,在理学学科获奖比例全国第一。
  科大是中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高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待会我会介绍这两个实验室的故事。在学科建设中,科大的发展是非常快的, 1988年我们只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固体物理和固体力学,这个数量在当时国内高校里面也是很少的。2002年,我们的国家重点学科一下子增加到19个,增幅位居全国高校第一。2007年,我们又有一次大的飞跃,我们有8个一级学科,分别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核科技技术进入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行列,同时还有天体物理、地球化学、通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成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我校的理学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达到100%,这在全国高校里是唯一的。工学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也达到了40%。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从很低的起点,经过全体科大人的十年努力,达到了这么高的水平。
  培养学生是大学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培养的学生不好,这所大学就没有办好。回顾科大50年,为什么能够获得社会各界的尊重,获得国家领导人对我们的肯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科大50年来培养的校友,为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为科学和技术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证明了科大培养出来的人是非常优秀的,从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承认。科大毕业生有这样的特点,总数不多,但创新型的领军人才多,他们可以分成有五个方面的团队,院士群体、将军方阵、科技型企业家、创新团队、海外英才。
  首先是院士群体,1963年以来的4万名毕业生中,已有42人当选为两院院士, 还有一位周郁校友当选美国工程院的院士,本科生中平均每1000名毕业生就产生一名院士,入选比例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在社会上被誉为“千生一院士”;每1000名毕业生中就产出700多名硕士和博士,这也是全国比例最高的。
  还有将军方阵,大家可能会想,科大怎么会有一个将军方阵呢?因为科大建校初,就是要为国家的“两弹一星”事业培养人才,所以科大的一大批早期毕业生到了国防科技战线,表现非常优秀,先后有20多人被授予少将和中将军衔,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50年来,科大有大约10%的毕业生踏上了国防科技战线,为科技强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科大5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上,有两个毕业生群体令人印象深刻,院士群体合唱校歌,将军群体集体致军礼,在社会上也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科大不仅培养科学家,我们科大还培养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技型企业家,比如像海尔集团的张瑞敏、联想集团的杨元庆、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科大讯飞的刘庆峰等等。而且令我们感到高兴的是,我们的一些年青校友表现也非常突出,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和“五四青年奖章”的评选过程中,我们的校友有七人八次入选,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这说明了科大青年校友的潜力非常之大。
  海外英才呢,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输送了一大批同学到海外去深造,其中很多人留在美国和欧洲从事研究工作,其中有7位校友获得美国青年科学家最高荣誉PECASE奖,这个在国内高校里是数一数二的,20位校友当选IEEE的会士,19位校友当讯为美国物理学学会的会士,这些都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数据,说明了科大的校友很杰出。
  科大这几年的科研成果也非常突出。2001年以来,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6项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项成果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4项成果入选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4项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03年以来,连续五年入选由500多名两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成果入选数量超过国内其他高校科研成果五年内入选数量的总和。科大的规模不大,经费也不是最多,但总是能够创造出一些最好的成果。
  科大不仅拥有两个国家的实验室,而且现在还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国家重大科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建成以后,科大将会拥有三个国家实验室。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四大科学计划(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科学技术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中,我们作为全部4个计划的主要参与单位,共有10个重大项目获得立项,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关于科技论文,科大最重视质量,科大的论文数量不是最多,国际论文数量总是在排在全国高校的第五、第六,但是我们有一个指标,就是“篇均被引次数”一直保持全国第一。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文章被国际杂志发表以后,越多人引用你的文章,就说明你的成果受重视的程度越高,说明你的科学研究质量越高,对科学界的影响就越大。
  当然我们还获得了很高的荣誉。1983年,科大争取列入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高校的时候,邓小平同志为科大题词:“据我了解,科技大学办得较好,年轻人才较多,应予扶持”,从而确定了中国科大在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高校里的位置。前国务委员陈至立也曾批示:“中科大培养尖端科技人的作法应很好的总结。希望更多的大学能学习他们的做法,探索中国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之有效途径。”

  四、科大的文化传统

  今天报告的主题是科大精神和文化,那么我想谈谈什么是科大的精神和文化。我想,科大的精神和文化一定是通过我们的老师、学生和校友所体现出来的,所以我先给大家讲讲两个人的故事,这两个人是科大的老师,也是科大的创办者。
  第一个人是郭永怀先生。他1939年考上了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在上海登船前,发现护照竟是由日本政府所签发,与其他留学生一起拒绝出国。1940年成功留学美国。1941年5月,郭永怀师从加州理工学院冯•卡门教授,四年后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任教康乃尔大学,学校动员郭永怀申请接触机密资料,发给他一张表格,其中有一栏:“如果发生战争,是否愿意为美国服兵役?”郭永怀断然拒绝。1956年,郭永怀放弃康乃尔大学的教授职位和优厚的物质待遇,毅然回国。回国之前,为了避免美国当局制造麻烦,他将十几年来写成的没有公开发表的书稿,当着学生的面丢进火里,烧成灰烬。他回国后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1958年任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怀先生为化学物理系的建设和科大的创办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化学系门前有一个郭永怀塑像,我们正在筹建新化学楼,希望将他的塑像移到新化学楼门厅里面。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先生因有重要数据要查证,乘飞机从青海到北京,降落时飞机偏离跑道引起冲天大火,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找到郭永怀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几乎烧焦的两具遗体,中间夹着的珍贵绝密文件竟完好无损。同年12月25日,国家内务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2003年9月18日,郭永怀先生的夫人李佩教授向中国科大校史馆捐赠了郭永怀先生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枚功勋奖章成为我校校史馆的“镇馆之宝”,因为它象征着中国科大的精神和传统。在当时的校庆大会捐赠仪式上,播放了郭永怀先生事迹的纪录片,很多来宾都流下了眼泪。
  第二个人是钱临照先生。钱临照先生是我的博士生导师,他和郭永怀先生是同一时代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他们有着共同的报国情怀、忧国忧民的情怀。钱临照先生长期在中国科大任职,1958年就开始给物理学系学生教授普通物理学课程,曾经担任副校长。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人生中的两次选择。1934年,他留学英国,1937年目睹指导教师不给印度学生博士答辩机会,满腔义愤,拒绝申请英国博士学位。随后,抗日战争爆发,钱临照回国参加抗战。我曾经问过他,抗日战争都爆发了,国内兵荒马乱,当时二次世界大战还没爆发,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应该说在那里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又可以继续做学问,为什么你选择回国?他说国家都快亡了,我怎么能够不回来呢?还有,1970年科大下迁,只有他和钱志道两位院士跟着学校下迁到合肥,合肥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他把科大作为他的事业,放不下科大这批年轻人,他觉得有责任帮助这些年轻人把科大办好。1972年学校复课,时年66岁的钱临照重登讲台授课;“文革”期间参加天体物理研究,保护同事不受批斗;1978年,组织重建科大物理教研室、组织创建固体微结构研究室、电子显微镜等实验室;全力支持创建少年班等等。他为科大做了很多工作。学校东区图书馆前面有一座他的塑像,从科学成就和地位来说,钱临照先生与严济慈先生、华罗庚先生、郭永怀先生、赵忠尧先生相比,或许没有那么大的知名度,为什么科大人在他去世以后为他塑了像呢?为什么钱临照先生得到全体科大人的尊敬和爱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科大人的精神,就是他爱校如家、生死与共,他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他落地生根的草根精神,他愈挫愈奋的顽强斗志,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1999年,他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之前他一直住在条件比较好的安医附院干部病房,当他得知自己的病情不可逆转的时候,就非常坚决地要求转回校医院,他一定要在科大合上他的双眼。回来以后他就非常安详,他在等待着最后的这一刻,可以看到他心里非常平静,他觉得他已经回到家了。
  下面讲两个实验室的故事,首先是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1970年代,高能物理的副产品──同步辐射光源的应用受到全球科学界的重视。1977年,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议在北京召开,学校里的一帮年轻人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发展需要, 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前沿设想,在中国合肥建设同步辐射光源。当时科大加速器专业仅有23人,其中具有最高职称的是两位讲师,一个副教授都没有,更不要说教授了。所以与会的论证人员对科大这批年轻人是不是有能力担当如此大的项目表示置疑。 后经科大教师反复陈述,据理力争,同步辐射加速器的建造计划终于被列入了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1980年,国务院副总理、中科院院长方毅视察科大时表示:“电子同步辐射加速器上的快,用处宽,我们科学院给你钱,你们放心,科学院哪怕卖裤子也给你们这点钱” 。所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就在何多慧院士等一批当时的年轻人的共同努力下建设起来了。他们确实是敢想敢干,虽然条件非常困难,在合肥这样一个的地区建设同步辐射加速器当时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们的眼光已经放到了世界科技的前沿,敢于承担大家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第二个实验室是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我先解释一下国家实验室的概念。我国现在有两类国家实验室,一类是国家大科学装置,包括兰州重离子国家实验室、北京高能物理所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另一类是国家近年来开始建设的国家实验室。最近十年国家开始构建新的科技创新体系,其中有科技创新平台的配置,这种配置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最基础的是2000—300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往上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有170个,最上一层就是国家实验室。国家准备建设10—20个综合性的国家实验室,就像美国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林肯实验室,欧洲的马普实验室一样。国家实验室具有较大规模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创新能力,从事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具有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基地。
  2000年前后,国家开始酝酿启动第一批国家实验室建设。当时,国家实验室建设有一个基本条件,要求建设国家实验室的单位有三到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然后把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合起来升格。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科大从北京南迁合肥以后,条件比较艰苦,设施、设备都比较差,老师的队伍也比较年轻,所以在1985年申请国家重点国家实验室的时候,科大没有获得好的成果,在物理、数学这些科大传统的基础学科里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只有一个范维澄院士在90年代初期主导建成的一个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样一来,如果严格依照国家的申请标准,科大就没有资格去筹备国家实验室,但是科大人并不因为自身条件不足就不做了,我们虽然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但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工作、我们的队伍,向国家证明我们能够后来居上,可以跳过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层次,一下子建成最好的国家实验室。我们有这样一种信心,也有这样一种勇气,所以我们在2001年,就组织了校内一批优势力量,在纳米科技、信息科技、生命科技等交叉综合的科学研究前沿领域里组织了一个优秀队伍,然后去向申请国家实验室。同时,我们有一些最好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结果国家就批准了中国科大筹建首批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现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实验室的科技竞争力已经完全显示出来了,成为承担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一支重要力量。比如说是量子调控重大研究计划的委托基地,在量子调控、蛋白质研究、纳米研究和发育与生殖四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间全部参与并领衔承担项目,是全国高校和研究院所中的唯一单位。2000—2007年度承担的经费接近1亿元。标志性的科研成果连续五年入选“中国的十大科技进展”,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象潘建伟教授关于量子信息的研究、陈仙辉教授关于铁基超导体的研究、赵爱迪博士关于单分子操纵的研究都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关注。我想这些成果给了我们一个信息,虽然中国现在还比较落后,我们的科学传统和科学条件还不如美国等一些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敢于创造,不断努力和探索,我们一定能够逐步赶上世界的科学前沿。
  两个实验室的故事可以看到这是两代科大人,以何多慧院士为代表的那一代科大人,和以潘建伟教授、陈仙辉教授、赵爱迪博士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科大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精神都是一致的,就是拥有不断创新和奋斗的精神,敢于走到世界科技的前沿,敢于做最好的工作。
  下面再讲讲两个班级的故事。第一个班级是“回炉班”,这个故事同学们可能比较陌生。1968年,全国还在闹“文化大革命”,整个中国都很乱,时任科大党委书记刘达同志在“斗批改”运动中遭受冲击。先被停职、后被打倒,戴高帽、挂黑牌,游校园示众,清厕所,扫马路,“牛棚”一蹲就是五年,但他一直关心科大的发展。学校南迁合肥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1973年,刚刚从“牛棚”中解放出来的刘达,在当时政治氛围恶劣的环境下,顶着被再次打倒的巨大压力,一方面重建数理化基础教研室,支持校内部分年轻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一方面从全国各地物色调入了200名教师。同时下令开办“回炉班”,将“文革”前考进科大却因“文革”而提前离校,已经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的那批学生重新召回学校补课,完成学业。到1975年,一共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了300多名1967-1970届毕业生回校进行培训,他们大多在“回炉”后被充实进学校师资队伍,如陈霖院士、张祖德教授等。这批人就是科大1978年以后进行第二次创业的中坚力量。
  还有一个是少年班。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带来了科学的春天。此前10天,少年班举行了开学典礼。中国科大首先触摸到科学春天的气息,为适应国家早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响应李政道先生的倡导,在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国家副主席王震的直接支持下,在全国首创少年班,成为科学的春天里的第一枝报春花。第一届少年班招生由学校挑选经验丰富的老师赴全国各地对被推荐者进行考核、观察、分析,最后录取21名智力超常少年。随后,少年班一直坚持“破格选拔、因材施教”,采用“前期不分专业、后期自由选择”的创新模式培养,形成了一整套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现在看来,少年班办得非常成功,我们统计过,在1000多名少年班的毕业生中,有90%的同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而且出现了一些非常杰出的人才,比如说像张亚勤、姚新、庄晓薇等等。最关键的是,通过少年班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法。
  再给大家讲几个校园里的故事。学校图书馆后面有一个“孺子牛”塑像,我很自豪也为这个塑像捐了钱,这是78级同学在毕业的时候为母校捐建的一座塑像。1983年上半年 ,1978级同学毕业在即,有人提议为学校捐建一座雕塑。一呼百应,同学们自发组织捐赠,很快筹够建设所需费用。随后,同学们又开始筹划、设计等工作。9月21日,雕塑落成,定名《扭转乾坤》。这个名称反映了科大学生那种不知天高地厚、敢于拼搏的自信和精神,后来学校领导可能觉得“扭转乾坤”太张扬,就改名为“孺子牛”。“孺子牛”蕴含的是另外一种性格,也是科大人的一种性格,坚韧、低调、奉献,我觉得改成“孺子牛”也挺好的。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贫困生资助的。科大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从开始办学阶段,郭沫若老校长就拿稿费给学生发压岁钱,自费请学生看话剧。你们看,我为什么愿意回来为学校服务?在我当学生的时候,我一直觉得科大对学生很好,所以我总觉得我欠科大的,总觉得应该回来,应该为母校服务。我为什么觉得欠科大的?我的中学教育基本是空白,得到了非常偶然的机会才能够走进大学的殿堂,进科大的时候还是一个半文盲,开始学ABC。我觉得这个学校对我特别好,我读本科生的时候住最新的“四牌楼”,读研究生住到了新盖的研究生楼,做博士的时候又住了一次新楼。80年代,科大的学生宿舍就有暖气了,当时学校的教师家里还没有暖气。现在呢,我们有一个隐形资助系统,学生工作部门和网络中心联合做了这件事情,既给予了困难学生帮助,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2004年开始,学校通过调查发现,有一些贫困生因为不愿意公开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从而不去申请学校的困难补贴。为了维护贫困生的尊严,学校决定实行“隐形资助”。即通过“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每个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如有学生在校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餐均消费在某个水平之下,系统就会自动显示,无须学生申请,其就餐卡中就会多出一笔160元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这些都反映了科大一贯的“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还有一个关于简朴主席台的故事。2008年 9月20日,学校举行建校50周年校庆纪念会,大会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但是大家发现,主席台上仅仅设置了一排简朴的嘉宾席,几大“军团”校友:无论是身着军装的将军,还是两鬓染霜的院士,也无论是青年科技精英,还是商界领袖,无一例外都在台下就座。这是科大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民主传统和朴实作风的体现,无论什么重要的场合,主角总是台上的演讲者,其他人都是台下的观众,群众和领导没什么分别。这是我们科大人引以为自豪的,而且今后要坚持。
  我总结一下刚才讲的那些故事,主要体现了科大的精神特点和文化品格,就是“始终如一的创新精神、把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永远放在心上的报国之情、在任何困难条件下永不服输的自强精神、实事求是的民主精神”和“学术优先、追求卓越、永远争第一”的文化品格。我曾经在一次校友聚会上说过,也许我们现在没有最漂亮的校园,没有最多的经费,我们也没有最多的学科,但是我们一定是最努力的大学。只要我们最努力,我们就一定能成为最好的大学!

  五、几点希望

  我是1978级,你们是2008级,最后我想以一位老学长的身份,给大家提几点希望和一点建议:
  每一代青年人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特点和追求。比如说50年代、60年代的学生,当时比较强调集体利益,他们的格言就是说“把青春献给祖国”、“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70年代、80年代我们这一代人,提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作为新一代科大人,你们应该怎样面对现在的机遇和挑战呢?
  目前,中国发展很快,2007年的生产总值已经位居全世界第四位,但是这是以能源、资源的过渡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8亿件衬衫只能换一家波音飞机,缺少科学技术的支撑,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久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必须靠科学技术,中国要在2020成为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对经济的贡献要大于60%,怎么样能够实现呢?同学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正需要象你们这样的青年,那时候,你们差不多已是而立之年,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建设力量,所以你们大有作为,中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首先,希望大家要学会独立,包括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的独立。改变中学的学习方式,要学会自主学习,要质疑老师和书本的权威,打破知识就是真理的观念,意识到任何知识都是相对的。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同时要学会自己处理好感情上的事情。生活中肯定会碰到挫折,你们要正确面对各种困难,独立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学习和情感。
  第二,要仰望星空。关于这一点,我想给大家念一些名言警句,当我每次读到这些名人名言的时候都很感动,我希望你们也经常读一读这样的名言警句,一定会从中受到很多教育和心灵上的启发。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百年庆典上朗诵了他的诗作:“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第三,要学会拒绝。我们这一代人和你们这一代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年轻时是没有选择的痛苦,物质匮乏、精神匮乏,所以没有选择。你们现在是有太多可供选择的苦恼,信息爆炸带来的东西太多,很多没用的信息裹上了漂亮的包装,充满着诱惑,使很多同学没有时间能安心下来真正的关注一些事情,一定要给自己留下思想和幻想时间。陈省身教授曾经给少年班题词说“不要考第一”,大家肯定说你刚刚说要永远争第一,现在怎么又不要考第一?我想这是一种辩证的统一。“永远争第一”是对事业和生活的追求,是战略方面的,“不要考第一”是一种战术上的选择,就是说不要拘泥于分数这么小的追求,要真正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我想,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科大之所以50年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科大50年的坚守,坚守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不管外面怎么样的风吹雨打。商业化时髦的时候,科大不为所动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贷款建校园、扩招时髦的时候,科大坚持办自己的精品的大学,才能走到今天。
  第四,要保持好奇心和激情。我觉得对于立志做科学研究的同学,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激情。我知道大家有时候对一些学习上的东西会感到枯燥、乏味,但是在特定的领域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激情,给自己的学习注入不断的动力。这里还有一个好奇心导致科学成功的例子,2007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授予了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两个科学家,69岁的法国巴黎大学阿尔伯特•费尔特和68岁的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的彼得•格伦博格,这个发明就是由纯粹好奇心导致的,但是它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进步,由这个发明发展出来的硬盘产业已经达到了300多亿美元的年产值。
  第五,要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对于一些小事和短期利益不要太过计较,眼光看得长远一点,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快乐并享受;大家既然选择了大学,一定要把学习,特别是自主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创新;要尽最大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不能总以自己为中心,要经常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于小事短期不要太过计较,看长远一点,在学习和工作中找到快乐。善于合作是非常关键的,每个人的能力和长处都是有限的,你如果能够和更多的人合作,取长补短,往往就扩展了自己的能力。我在十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得益于非常多的合作者,我能做到今天这样的成绩,也是经常得到我的合作者帮助的结果,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帮助,我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所以大家一定要善于合作,热心帮助。我还想送给同学们八个字:“仁者似山,智者若水”,这是孔子的一句话,我想这里面所蕴含的深厚哲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是需要一辈子去体会和感悟的,我建议同学们经常想一想这八个字,怎么样向山学习,向水学习,学习为人做事之道。
  最后一点希望与大家共勉:大家是一年级新生,我是一年级校长,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我想和大家订一个四年之约,我们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四年后,大家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大毕业生,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科大第八任校长。(本文根据“科教报国五十年——科大精神系列报告会”所作报告的录音整理而成,有删节,小标题是编者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