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峰
科大之命运,颇似《指南录》后序所形容“立及予死者不知其几矣”。文革初期,武斗成风,进退不由,可谓“几彷惶死”;飘零江湖,河南不要,江西不要,可谓“几无所逃死”。流落安庆,苦不堪言,可谓“几以不纳死”。80年代扶摇直上度过短暂辉煌后,又陷入风波,科大师生试图与肉食者“争曲直”,可谓“殆例送死”。接着90年代初科大在低潮中“迷失道”,算是“几陷死”。
然而,我们的母校在“境界危恶,层见错出”的岁月,像小舟一样摇曳在鲸波里,屡当死,却未死,难道仅仅是走运?维持到今,科大所恃者,是郭沫若校长“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精神。因为不堪受辱,科大人不得不剑走偏锋,抛弃常规。
郭沫若老校长在《凤凰涅褩》中写到:
我们新鲜,我们净朗,
我们华美,我们芬芳,
我们生动,我们自由,
这可以看成是老校长对科大的期望。科大的精神应是新鲜、生动、自由、雄浑,终而悠久!衰与亡,一直是悬在科大人心上的魔咒,然而这种危机意识恰恰是科大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科大精神之一部。今天危机并未过去,重温郭老箴言,我们不妨多一些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