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工程精神

2013-08-22 10:25:51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刘志峰

  科学精神,是对“新”与“真”的探索精神;而工程精神(不知是否为我杜撰),更多的是小事做起、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科大较为偏理,校友从来不缺乏标新立异的科学精神,然而很少强调工程精神。我在校友基金会服务数年,痛感学术界之外,科学精神过滥反而误事:过于迷恋新奇的想法,会让人无法沉稳推进已有的项目,很难清醒估计我们的能力与精力。而校友基金会十年一日,发展壮大,依靠的正是工程精神。
  科学与工程,某种程度上是革命与改良的关系。校友为学校服务,有革命性的新颖想法固然可喜,但我们无法承受天天闹革命的代价,许多新奇想法只具理论意义。而工程性改良,却可达到实际最优解。工程的背后,是大量看似繁琐枯燥的艰苦工作,无法发表开天辟地的论文,但日积月累却有水滴石穿的效果。工程意味着我们不推崇推倒一切、从头再来,而在于珍惜传统、善于改进前人成果,以最小代价、获取更佳效果。
  今年校友基金会推出的爱心快车项目,即是工程精神的成功体现。爱心快车项目是1999年汤晓鸥等校友提出的爱心奖学金的改良,2005年春节,8800朱骁洵校友提出爱心旅费资助项目想法,得到访美的郭传杰书记肯定,此后在校内学生处、招办等部门配合下,校友基金会迅速拟定了爱心快车项目章程。之后科大新闻中心、校友基金会先后两次进行媒体公关,出现了几十篇报道,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校友基金会的知名度。爱心快车的成功,归功于校友与学校多个部门的合作,也得益于这个项目的改良性质。项目的改良性质,使其项目易于操作。
  我想特别说明的是,科大学长们十年如一日构筑了校友基金会成长的奇迹,我在此工作受益良多。缺少工程精神,绝非个人指责,这是对包括我自身在内很多科大人的弱点反思。很难说我论及之弱点,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单打独斗、不愔实际的作风,是做多了科学研究容易形成的作风。
  工程精神还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对自身的不妄自尊大。科大理学有许多可敬的老师,但也有可爱的弱点,甚至在上课时公开贬抑其他学科。我上数学课时明显的感觉到,学拓扑的看不起做基础数学的;做基础数学的看不起计算数学的;而做数学的更看不起做物理的。科大工程学科的老师也缺乏工程精神。有一位教授笑称,他回校讲学可以吃很多顿,因为系里教授一波一波单独请他,就因为互相不团结,不愿见面。可想而知,饭桌上打哈哈的兴致都没有,能指望合作吗?
  清华大学的成功,或许在于其杰出的工程精神。饶子和教授认为“清华是个运转非常smooth的庞大机器”,而他对“清华传统、清华校风、清华思想”赞不绝口。作为科大校友,很多人对饶子和教授对清华的感情不甚舒服,但科大人需要有向清华学习的勇气!饶子和的成功,非我所能评论,我只是猜测他的成功,是清华工程精神与科大科学精神嫁接的结晶。如果有一天,科大成功地将科学精神与工程精神嫁接,科大前途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