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高维固态量子存储器,该成果为固态量子存储器的集成化、规模化应用打下重要基础。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研究的不断突破,备受重视的量子通信业的发展和商业化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速。目前,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相对成熟,正在建造中的世界上最远距离的光纤量子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已近完工,并有望于2016年发射世界首颗量子通讯卫星。业内人士预计,由于量子通信绝对安全的特性,量子通信在军事通信、政府保密通信、民用通信上都将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未来市场容量极大,有望达到千亿元级别,相关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量子信息研究获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高维固态量子存储器,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物理学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据介绍,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在固态系统中首次实现对三维量子纠缠态的量子存储,保真度高达99.1%,存储带宽达1千兆赫,存储效率为20%,而且该存储器具有对高达51维的量子态的存储能力。高维轨道角动量存储技术可用于存储器的多模式存储,以提升量子网络的传输速率及未来量子U盘的存储容量。本成果为固态量子存储器的集成化、规模化应用打下重要基础。
早在今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这是自1997年国际上首次实现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以来,科学家们经过18年努力在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为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业内人士指出,量子信息技术将颠覆传统的通信和计算方式,并将助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对西方国家实现赶超。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科研机构在量子领域的突破,量子信息技术正在迎来加速发展,商业化应用进程有望加快。
量子通信市场空间巨大
目前,量子计算机有望成为下一代计算机已经逐渐被业内接受并成为共识,量子计算在人工智能、纳米机器人(66.75,-7.300,-9.86%)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未来在卫星航天器、核能控制等大型设备、中微子通信技术、量子通信技术、虚空间通信技术等信息传播领域,以及先进军事高科技武器和新医疗技术等高精端科研领域,量子计算都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其中,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这门学科已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验,并向实用化发展。我国政府对量子通信非常重视,国内合肥城域量子通信网、芜湖市量子政务网已于2012年建成使用,世界上最远距离的光纤量子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工程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底前正式建成,世界首颗量子通讯卫星研发正紧张进行,预计明年实现发射。
兴业证券(8.26,-0.920,-10.02%)研究报告指出,量子通信在军事、国防、金融等信息安全(1961.79,-173.660,-8.13%)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不仅可用于军事、国防等领域的国家级保密通信,还可用于涉及秘密数据和票据的电信、证券、保险、银行、工商、地税、财政等领域和部门,而技术又相对成熟,未来市场容量极大,保守估计将达到千亿元级别,相关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