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行榜情结”看科大人“追求卓越”的精神气质

2013-08-22 09:34:25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董 雨

  近几年,各式各样的高校排行榜不时在媒体披露。每一次排行榜的公布,总会在社会上引起大大小小、见仁见智的一番议论。尤其在我们中国科大,高校排行榜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关注,而近乎哗然了。不同的观点在这时候充分表达,乃至由辩论上升到争吵,非独在校师生,连校友、学生家长等相关人群都加入这个阵营。其持续时间之长、程度之激烈,就我所了解的情况,大概属于“之最”的行列。这种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中国科大的“排行榜情结”吧。
  高校排行榜,何以会在中国科大引起这么大非常情绪化的反响呢?依我个人之见,那是因为高校排行榜触动了科大人一根敏感的神经,这根神经的中枢,就是科大人追求“第一”,追求“卓越”的精神气质。
  追求卓越,意味着耻为人后,崇敬第一。陈省身大师曾寄语中国科大少年班同学“不要考第一”,或许是基于全面素质发展、培养综合创新能力角度提出的忠告,但的确折射了科大学子追求考试第一的特性。中国科大的学生,恐怕在进校之前或多或少都头顶过“第一”的光环,特别是在常年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家都习惯了中学的排行榜,习惯了为争当“榜首”而付出汗水。进了科大之后,大多数同学不得不接受这么一个事实:自己在排行榜上的位次降低,甚至会低到“一落千丈”的程度。所以,科大学生对排行榜愈来愈敏感,面对排行榜的心情愈来愈复杂,并非大惊小怪,而是由来已久的习惯使然。
  既然排行榜不可回避,同学们就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同学按照华罗庚先生“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的教导,继续在学习成绩的排行榜上奋力爬升。中国科大的学风一向淳朴而浓郁,郭沫若老校长1958年手书的“勤奋学习”四个大字,可谓通俗简洁,直指人心,有关通宵教室、CUSPEA、吉米多维齐、“牛人”传奇和“杀手”老师的故事,不断丰富着科大人“勤奋学习”的文化内涵。
  面对学习成绩排行榜,还有一批同学干脆就转换思路,在其他方面发展自己的兴趣,换一个排行榜去争“榜首”,藉此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曾听到有校外人士惊叹,科大学生“鬼才”多,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到最好。当然,不论到哪一种排行榜去“打榜”,只要不迷失自己,都不失为可贵的努力,特别是在如今这个充满了多元选择的时代。
正如校长朱清时院士所说,做自己喜欢的、与自己的才能相匹配的事,不赶时髦和热门,科大师生的共同传统就是不甘平庸,耐得寂寞,坐稳冷板凳而不觉其苦,沉浸在自己的追求中而不改其乐。
  不甘人后,其实是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态度,并非中国科大师生所独有。但恰恰是中国科大独特的历史背景结构出科大人追求卓越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气质。中国科大诞于北京,自建校之日起就是大师云集,肩负使命,占据战略起点,头顶“贵胄”光环,就象郭传杰书记指出的,中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有着相同的文化基因。科大东区有处景点叫“眼镜湖”,这个名字就是科大老师从北京带来的。令科大人耿耿于怀的“下迁”,使得中国科大具备了类似西南联大般的悲壮色彩和刚毅坚卓的风骨,所以科大人的“危机”意识、“突围”意识是非常强的。从开办少年班、创立研究生院、推行大学生研究计划等诸多中国科教史上的“第一个”、“第一次”之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学校不甘沉沦、创新探索的努力和艰辛。
  追求卓越,并不是自命不凡,也不是孤芳自赏、顾影自怜,而是不断的自我加压和自我挑战。记得去年听侯建国院士的一场报告,他谈到当初受命担任理化科学中心主任的时候,就研究国内外学科发展态势、国家需求和科技政策,计划建设一个国家级的实验室,于是以这个目标来整合资源,激励同事,几年下来,打造出一个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雏形。放眼长远,奋力追求,就象78级校友留给学校的“扭转乾坤”雕塑,科大人就是这“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牛”。
  学校上个月启动了中国科大精神理念的大讨论,我认为这个讨论的过程十分有意义,它可以带动全球科大人来共同反思、整理自己的文化和精神。以上谈了我的一点想法,未免有失偏颇。我感觉,倘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又能够更加宽容而平和,中国科大离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就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