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届郭沫若奖学金部分获奖者访谈

2015-05-26 11:32:31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第34届郭沫若奖学金颁奖仪式于5月23日下午举行,34名本科生荣获该奖。近日,新闻中心组织学生记者对部分获奖同学进行了采访,以便让广大同学分享获奖同学的喜悦,以及他们在学习、科研、生活、实践等方面的经历与体悟。

                                         ——新闻中心

把握当下 筑梦未来
——访物理学院胡邈同学
学生记者 林志贤

  胡邈学姐来自四川省乐山市,通过高考进入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学习。四年本科生涯的奋斗过后,荣获郭奖的她已经拿到MIT的offer,即将开始海外深造。

  我与物理有个约定

  谈起选择中国科大物理学院的原因,胡邈说,这源于她从中学开始就产生的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中学物理课本上介绍的回旋加速器、世界著名物理研究所等内容,让她迫不及待地想亲自去参观感受一番。胡邈一直想去参观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感受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的魅力,也一直梦想到麻省理工学院(MIT)深造,进一步探索物理的奥秘。高考后选择中国科大,可以说是她十分正确的决定。科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大学期间,胡邈不仅成功到CERN进行了暑期交流,更是拿到了心怡的MIT的offer。可以说,科大正是她圆梦的地方。

  好之乐之 一往而深

  胡邈报考科大前,便已坚定着探索物理的决心。大学期间,她通过与师兄师姐探讨、进实验室亲身体会、体验不同物理专业的课程等方式,积极探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并最终选择了高能物理的方向。她说,自己大一时的GPA并不算很高,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一旦一年级时成绩不够优异,以后想成为“GPA大神”是很有难度的。但胡邈偏不信这一套,她在大二阶段不轻言放弃,仍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工夫不负有心人,大二结束之后,她的GPA一下子升到了学院前茅。这在其他同学看来不可思议,但在她看来,这一切并又在情理之中。她是高考生,相对于早已接触到大学数学、物理内容的竞赛生、保送生而言,大一阶段接触大学课程难免更有陌生感,加上一开始对大学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有点不适应,而且需要在大学生活学习环境中逐渐磨合,初入大学没有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这并不意外。但经过一学年的适应,胡邈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与方法,思维方式也得到了转变与提升,进入大二之后,继续静下心来学习,这时的她已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当一切进入良性循环的时候,学习上自然就渐入佳境了。

  抓住机遇 勇于尝试

  胡邈言谈之中透露着乐观自信的风采,采访中多次说到“刚好又是我喜欢的”这句话,让人感觉她是一个被幸运女神眷顾的人,不过一切绝不仅仅是运气那么简单。参加CERN的暑期学生项目并在大礼堂做presentation、进各个实验室研究、从天文科技英才班到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都展现出她善于抓住机遇、勇于不断尝试的特质。胡邈说,不要总是抱怨和吐槽,那只会让你愈发地认为周遭就是你所想的那个贫瘠的样子。与其纠结,不如把时间用于扎实自己、丰富生活。努力把当下做好,做出当下最好的决定,等到想选择的那一天到来,才不会因为自己不够优秀而选不到自己想要的。勇敢去尝试那些你想要尝试的东西,不要觉得浪费时间,“只要全情投入,做什么都不是浪费”。“年轻就是折腾嘛”,她笑着说,即便我们尝试了发现不喜欢,也是一种收获。科大提供的资源很多,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善于把握。

  最后,胡邈分享了梁漱溟先生的一句话:“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所以没有志气的固不用说,就是自以为有志气的,往往不是志气而是欲望。”

  诚然,若我们对未来已有清晰明确的规划,那再好不过,但若我们对未来尚未有十分明确的认知,也无需慌张,与其活在迷茫与失落中,不如好好把握当下。不要心急,不要焦躁,沉下心来,全情投入地去做当下的事,未来的路总是有很多的。

 

“球霸”“学神”聚合体
——访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郑昱同学
学生记者  姚彩霞

  “球霸”的告别赛

  一年一度的足球盛宴“巾帼杯”女子足球赛刚落下帷幕,化学与材料学院一队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摘得桂冠,顺利蝉联冠军。化院女足不仅球技一流,队里更是学霸云集。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即将毕业的大四师姐郑昱,郑昱师姐在球队里有“巴神”之称。当年大一刚进球队即出战“巾帼杯”并为球队贡献2个进球,被认为有不输传奇球星范师姐的潜质。然而伤病多发让她不能如愿常常在球场上自由驰骋。这个赛季也是她的告别赛,“巾帼杯”决赛中她贡献了珍贵的一球,球场上欢呼“师姐你可以安心毕业了”,可见这位球霸人气之高。

  然而郑昱不仅仅是“球霸”,她还是2015年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郭沫若奖学金的获得者,传说中GPA过4、曾发表数篇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科研文章且手揽美国高校phD offer的“学神”。

  “学神”的抉择

  笔者正是化院女足的一员,因此对郑昱师姐的球技球风熟知,她在每年的巾帼杯决赛中几乎都有贡献进球。而在深入采访了解后才深深明白,师姐的另一个称号“学神”,绝对当之无愧。

  日常生活中的郑师姐一脸爽朗笑意,总是毫不吝啬对每个人露出八颗牙齿。而她的性格也如她的笑容般,大方爽快,开朗直率。对待学习,她并不主张死学死背,她更认同对学习的知识深入掌握后的灵活运用。她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惊人。平时学习时她总是学的很轻松,听课会选择重点来听,也不会采取题海战术。郑昱很看重平时的作业,不管花多少时间都一定要完成,就算不会做,可以把答案先抄下来再去理解理解。完成平时的作业是学习端正态度的体现,也是平时巩固学习成果的方法。她说她认为考试前利用好复习时间做到高效率复习是很重要的。郑师姐对基础知识非常重视,印象最深的是张祖德老师的《无机化学》课。“这门课学好了,后来大二大三的许多课都可以融会贯通。”她还打算把无机化学课本带出国门,以备知识查阅。

  像科大的许多师兄师姐一样,郑昱在大二时进了实验室,她选择的是有机化学的理论方向。在努力了一年多后,她成功发表了数篇一作二作,这在同级中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了。对此,她认为,如果决定去做一件事,就要认真的做好。如果只是进去实验室水一水,每天刷刷试管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的话,只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把时间用在正确的方向上。

  由此笔者想到身边的不少人都在抱怨时间不够用云云,或许他们应该思考下究竟自己有没有把时间利用好。她也曾迷茫过,在大二时一度觉得学习太无聊想休学半学期,甚至连申请都写好了。到了最后关头,一念之间她又决定放弃休学,是因为舍不得自己半学期来所付出的努力。在这过程中,家人对她充满理解、包容与支持,她很庆幸决定权一直在她手中,而她最终也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几个月后,郑昱即将远渡重洋攻读博士学位。她是1995年出生的,今年才20岁。谈及未来,她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无限的可能。虽然没有非常长远而明确的目标,但未来的五年她将会在异国的奋斗中度过。让我们祝福这位年轻可爱的师姐,在未来越走越好,步伐愈加稳健。

 

踏踏实实  就有惊喜
——访生命科学学院钟阳皓同学
学生记者  玛丽亚

  作为2015年郭沫若奖学金的获得者,生命科学学院大四学生钟阳皓同学并没有一眼就太引人瞩目的特点,甚至当记者赶到休息区的时候将一个看起来很着急、不停看表的男生误认为是钟阳皓同学,但这也正如先前电话询问他能否接受采访时他所回答记者的:我很普通,我的经历也是普普通通的。但在之后的采访中,我深深感受到就是这种普普通通让他获得郭奖是当之无愧的。

  他很爱笑,平易近人,还有点腼腆。得郭奖的当然就是大神级的,所以记者最先问的就是在科大这样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他的学习之道。钟阳皓同学坦言,自己刚来学校时成绩在班里是属于中下等的,但自己没有想太多,就想着踏踏实实地学习,根本没有想过去拿什么奖。科大的氛围是挺安静的,周围也不是太过繁华的地段,觉得这种环境蛮适合学习的。因为刚接触大学生活,发现很多与之前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学习基本靠自己,上课没听懂的就要靠下来自己花很多功夫去看、去练。生院学生的课业相对较重,尤其需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学。最开始感到头疼的是微积分,比较难跟上,所以就经常到自习室一直练积分的题。总结下来,整个大一没有想过成绩会怎样、GPA会怎样,没有很在意这些,就想着上到85分这样一个不错的分数就可以了,结果挺意外,经过努力,大部分课业都是90分,有这样一个好的回报。可能这都是踏踏实实地去完成自己要完成的才换来的惊喜吧。

  说起社团活动,钟阳皓同学马上就来了兴趣,开始与记者分享他加入唐仲英爱心社的点点滴滴。记得刚开始时是去舒城,给高中学生讲一些自己的高考心得,感觉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再后来参加了一些唐社的志愿者活动,感触最多的还是“善行一百”活动,就是到大街上去鼓励人们捐款,因为有最低100元的捐款金额要求,所以很多人不愿捐,而当时又恰逢红十字会的负面新闻较多的时期,所以这个工作比较难做。他说自己是参加了四次活动,基本上每次都是上午去,晚上回来,要整天的时间。虽然辛苦,但每次都有人来捐款,感到很欣慰。还有一个活动就是,定期组织去拜访退休老教师、老干部,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因为钟阳皓同学已经大四,毕业在即,但他表示在毕业前自己还想参加一次,尽管可能是最后一次,尽管自己的时间有点紧张。

  其实就算一直在努力去做每件事,并且一直都做的不赖,但在大三的时候,钟阳皓同学还是有了一些迷茫。他很多次问自己到底要不要继续下去?以后要干什么?到底走不走科研这条路?在反复想这些问题以后他又发现,如果不学生物,那么自己要去学什么呢,总不能因为转专业而去转专业。最后他决定,如果现在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话,那不如就继续正在做的,踏踏实实地做好现在的。

  对于能够获得郭沫若奖学金一事,钟阳皓同学说这其中还是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他所说的运气都是来自于他周围的同学。他爱笑,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又做事踏实,人缘不错。他说自己一直知道有这样一个大神级的奖,但从来没有奢望能得到,因着这种平和的心态,他抱着一种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如果还能得个奖就更好的想法一直坚持着、努力着,结果惊喜就来了。

  有着自己切身体会,钟阳皓同学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当然是踏踏实实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做自己,踏踏实实地做每件事。他说自己普通,就只是在踏实地做自己该做的,也许上天眷顾的就是这样认真做自己的人,当你踏踏实实地做好了每件事惊喜也就摆在了你面前。

 

做自己就好
——访工程科学学院胥啸同学
学生记者吕伟

  胥啸同学,工程科学学院力学系学生,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郭沫若奖学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笔者有幸对他进行了采访。

  鉴于笔者非工程学院学生,胥啸同学在采访初期向笔者大致讲解了工程科学学院的概况。胥啸同学在本科阶段的主要方向为模拟计算,偏向石油工程方面。从交谈中笔者得知,胥啸同学已经申请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将在那里进行石油工程方面进一步深造。

  在同笔者谈到学习经验时,学长腼腆地笑着表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的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他人。他说他在学习中会比较注意心情,认为保持一个好心情对学习十分有利,学得开心,自然就学得轻松,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不过他表示有一点十分重要,那便是大一大二年级的基础要打牢,这时正是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关键阶段,切不可放松。胥啸同学在一二年级时就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不拖沓。正是如此牢牢地掌握了基础才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游刃有余,并且无论何时不要轻视书本,要认真地研读课本,花时间在理解书本知识上,这样的学习才更深入有效。

  当和笔者谈到课余生活时,胥啸同学表示,他参加的社团不多,曾经加入过网球社。但这不代表自己就只是学习的“学霸”,在课余时间他通常也会好好放松自己,有时会与几个好友一起玩一场游戏。令他最为满意的是,有一年暑假时,他与几位其他学院的好友一起参与了机器人比赛并获得了冠军。说到这次活动,胥啸特别提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他们那个团队中,有人机械动手方面比较好,有人懂电子方面知识,有人有协调能力,每个人都各有所长。虽然在最开始的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他们边学边实践。有些时候甚至由于技术或原理上的部分问题需要通宵作业,十分辛苦。他们队所做的机器狗在原先设计的看家防盗功能——拍照进行人脸识别——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娱乐性强的功能,例如可以在进行手势识别功能后唱歌、跳舞,在评选现场深受欢迎。他还十分喜欢运动,经常和同学一起进行户外运动,并且参加了篮球队,曾作为前锋和生命科学学院打过科星杯。他本人也曾在大学前学习过网球,并且也选过网球的体育课,因而常和几个朋友一起在网球场上挥洒汗水。

  在整个交谈过程中,胥啸同学都十分耐心地回答笔者的问题,并对一些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讲解。他没有刻意地去竭力打造一个完美的人生,而是简简单单的做自己,即便不像有些人一样多才多艺,却有自己不一样的经历,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绚烂如夏花  恬淡若清风
——访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钱宇秋同学
学生记者曹增光

  也许一切美艳绝伦的事物都会有枯萎的那天,可灿烂的微笑始终不会被磨灭,而是会镌刻在我们柔软的内心深处。钱宇秋就是这么一个温暖而又笃定的女生,始终载着微笑给我们分享她匆匆的大学生活,回首这一段难忘而幸福的青春岁月。

  初来乍到

  收获了高考成绩的意外之喜,钱宇秋经过再三斟酌最终选择了科大,也开始了一年多痛不欲生的疯狂经历。“刚上大学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最初选择数院也是希望以后能够转到金融方面,但是很不幸的是数学对我来说太难了,怎么都学不会。”钱宇秋笑着说,“我爸听说后就很后悔当初让我来到科大,这里的生活确实太辛苦了。”

  但是如今再回首往事,她依旧感激那一段峥嵘岁月让自己从懵懂走向成熟,也感谢曾经有很多同学、朋友在自己挣扎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也是不可多得的幸福了。

   转换跑道

  经过慎重的思考,钱宇秋还是决定在大二转入计算机学院,开辟一条全新的大学之路。“我觉得对于一件全新的事物,只有当你认真尝试过之后,才会弄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对它感兴趣”,这是钱宇秋独到的理解,亦是她赋予自己向前探索的勇气。“我当时一度忙到焦头烂额,要接受十几门课的轮番轰炸,真是觉得在科大的生活比高中要辛苦多了。”钱宇秋补充道,“不过后来熬过那段时间之后就轻松一些了,一直弥漫着的孤独感也渐渐地褪去,会慢慢觉得原来大学的生活还真是挺不错的。”梅花香自苦寒来,生活定不会亏待历经磨砺的勇士。

  往昔岁月

  学霸们的生活总是相似的,忙忙碌碌兢兢业业。但当问及钱宇秋是否特别学霸——平时一有时间就会泡图书馆或者宅在寝室看书时,她则自嘲自己其实是个伪大神,平时还是挺喜欢“放松”自己的。大一初钱宇秋曾兴致冲冲地加入了七个学生社团,虽然一度忙到焦头烂额,但让她觉得很开心的是能够在社团中结识到很多其他院系的朋友,也会收获一些全新的体验。忙碌之余,钱宇秋喜欢听音乐看电影来释放自己,有时甚至还会叫上朋友一起逛街,享受短暂而惬意的闲暇时光。

  然而,生活的精彩并不停留在刹那的消遣之中,辛勤的耕耘往往更令人念念不忘。钱宇秋回忆道,大二下学期,她曾经作为主要成员申报一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小组成员积极默契的团结协作依然历历在目。做暑期招生志愿者时,她还创造性的开启了网络宣传,一篇《我眼中的科大》被转发上千次至今令她欣喜若狂。张弛有度地掌控生活,这就是钱宇秋的取胜之道。

  展望未来

  谈到未来的路,钱宇秋表示自己接下来将会进入香港大学深造。“我觉得北美不太适合我,因为我并不是一个特别能够忍受孤独感的人,我更希望自己能够留在祖国,毕竟现在国家发展的那么好,在国内也未必就比在国外差。”钱宇秋自信地说,“而且文化冲击太大,会让我觉得比较不适应,时差和地理环境等因素也让我不能够很好地照顾父母,所以我最后选择了香港。”

  当说到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时,钱宇秋认真地说:“我有两点想要分享给学弟学妹们:第一点,环境确实会影响你的生活,但绝不是决定你人生的主因,你要做的是,适应它并做好自己;第二点,不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断定一件事物的难易好坏,自己亲身体验过后才会有最切实的感受。”

  绚烂如夏花,恬淡若清风,这便是温暖又睿智的钱宇秋。人生之路不断向前延伸,愿她的生活一路微笑随行,一路春暖花开。

 

真诚多才的科大女生
——访地空学院甄承同学
赵浩然

  古来“甄”姓,多才如甄鸾,女子更美如甄姬,甄承幸为其一。人与人交往,重在真诚。初见甄承,话不过三句,就能感受到她发自内心的真诚:话可不多说,却不轻易言慌。科大以诚恳严谨、谦逊耐劳闻名于各大高校,科大人更是以此为标杆,约束自己、丰富学生时光,甄承就是其中佼佼者。

  辛劳三年  大四绽放

  科大的本科教育不可谓不优质,本科毕业生往往是国内外各大学校、知名企业疯抢的对象。而这名气得来不易,除了学校优秀的教师资源外,更多的是科大淳朴的校风、科大人持久不懈的学习换来的。甄承大学生涯的前三年,主旋律同样是学习,“大四之前基本也没什么时间,每天都要写作业。”三年的辛苦,不仅仅让甄承获得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offer,更是成为了科大“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尽管取得了这些骄人瞩目的成绩,甄承不骄不躁,还能在成绩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我觉得我能拿郭奖很幸运,我们院有很多大神都很厉害。我就是记忆力好而已。”

  爱好广泛  活力四射

  谁言学霸终日埋头苦读,甄承在学习之余,有着不输于他人的精彩、丰富的生活。2013年的“爱吼杯”东区赛上,甄承在台上激情演绎了艾米拉姆的一首rap。关注流行音乐的人一定知道艾米拉姆,他是当今乐坛为数不多的、有所成就的白人rap手。谁又能想到,远在中国的黄种女生甄承,能够在舞台上娴熟而自然地rap起来,high翻全场。

  甄承爱唱歌、爱音乐。她不但在课余时间坚持学习吉他一年多,现在也正为毕业生的“see you”晚会排练舞蹈。除音乐外,甄承还喜爱画画、折纸……如此多才多艺的学霸,一所学校又能有多少?

  认真生活  踏实做事

  “她做什么事都特别认真。”这是甄承好朋友对她最主观、也是最客观的评价。熟悉甄承的人很难不喜欢这样一位认真仔细、真诚善良的女生。“爱好也需要花很多精力。”“画画、唱歌也很累啊。”这是甄承对待事情的主观感受,更是她生活的态度。无论什么事情,甄承都会认真对待、一丝不苟,课余爱好如此,学习知识更如此。

  科大是理工科高校,大学本科生或多或少都会在实验室里做科学研究。甄承曾在暑期到密歇根做研究项目,成果让人瞩目,而她却十分谦逊。“我做得也就一般,时间不够,都没有做完。”

  甄承的谦虚是骨子里的,采访过程中,她从不会主动提起,更不会刻意夸大自己的成就。更多关于自己的精彩故事,都是通过她好友透露的。

  甄承的好朋友不少,却有几个“另类”,几个外国友人。甄承与外国人交流时,她流畅的英语让语言上的阻碍不是问题;她真诚的为人更让情感上的隔阂消失无踪。

  爱院爱校  爱师爱友

  甄承出校在外时,常能受到校友的帮助、提携,这让她作为科大人无比自豪。提到自己所在的地空学院,甄承更是滔滔不绝。“我们学院很好啊,好多方向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我们院人少,老师对每位学生都很关注。”用甄承自己的话,地空学院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很熟络,互相帮扶、资源共享。值得一提的是,甄承的宿舍里,还住着一位本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

  甄承的班主任是刘奇、黄方两位老师,他们不仅仅是知名教授,更是和蔼的忘年友。他们常常找同学聊天谈心,还经常带着自己的孩子一同参加班级春游、采风,八卦、笑话无所不谈。

  甄承说自己很幸运能够在地空学院,这里没有恶性竞争,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一步一个脚印,浅浅深深
——访管理学院饶栩同学
学生记者 姚彩霞

  虽是第一次见到饶栩师姐,却有种熟悉亲切的感觉。师姐来自广东华师附中,一所全国闻名的中学。问及为何选择科大,她说当初看中的是科大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有就是极高的出国率。“我想找到一张安静的书桌,静下心来学习,四年后顺利去美国深造。”饶笑意盈盈地说道,“这是我四年前的梦想。”现在的她已顺利拿到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运筹学博士offer,即将远渡重洋实现梦想。

  饶栩毕业前就读于管理学院统计专业。其实她高考时选择的专业是生物,大一下学期,经过调换专业转到管院学统计的。提及这段经历,她说大一在生命科学学院学习时发现自己对需要较多记忆、推导的生物与化学并不感兴趣,而对学习数学、计算等方面的知识更热衷。后来与家人商量后,她利用全校选专业的机会转到了管理学院,学习着更喜欢、更合适自己的专业,学习过程多了许多欢乐,成了享受。她说,由于大学知识与高中知识衔接得并不好,而科大大一开设的又都是较难的基础课,因此刚进校时学习上有困难很正常,关键是要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努力地去解决。大一很像一道槛,努力跨过去便会是康庄大道。

  在与饶栩的交流中发现她有着丰富的出国交流经历。大二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大三去了美国交流。这在同级学生中是不多见的。师姐认为自己之所以可以争取到这些出国交流机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出色的英语成绩。她建议师弟师妹,无论将来是否考虑出国,都可以在大二就准备托福、雅思的考试,这样一旦有出国交流机会,需要英语成绩时就不会过于匆忙和仓促了。大三如需要正式申请出国留学,可以重新考托福与GRE、雅思等,这样在申请时便多了一分优势,但也无需为了追求高分而一次次考试刷分,要根据自己申请的高校情况,成绩“够用即可”。

  饶栩平日喜欢旅行,曾去过国内许多地方比如福建、海南、云南等等,还去过东南亚。旅行可以放松身心,开拓眼界,领略异域风情,也能学到一些有意思的知识。她喜欢登山。在墨尔本大学交流时,曾利用闲暇与朋友一同去攀爬澳洲中部的乌鲁鲁,为那里壮丽的红色山脉与红色沙漠神迷不已。她说爬山的过程就如同做瑜伽,要调整呼吸用毅力与耐力去坚持。不过,她还是更喜欢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她说家人在她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非常之大,比如大一下学期换专业,也是得到了家人的建议与全力支持;当她生活和学习遇到迷茫时家人也会从旁及时给予引导;对于如何待人接物和独立处事,她的家庭氛围给了很好的熏陶。

  饶栩还曾经学校街舞社的一员,那段经历让她非常快乐。后来由于学习越来越忙,才不得不退出了。但是曾经在社团里认识的小伙伴仍然玩得很好,她由衷感激那段美好经历。

  最后,饶栩师姐相对学弟学妹说,四年的大学时光稍纵即逝,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如果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可以结合自己优势和对未来的规划考虑转换专业。其实大学并不一定要以成绩为重。人生有许多方向,条条大路通罗马,她很欣赏那些有着明确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的人,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四年来,饶栩一步一个脚印,浅浅深深,终于坚持到了圆梦的今天。这是激动人心、振奋精神的经历。她感激科大为她提供的“那张安静的书桌”,并认为“有目标与梦想的人都能在这里得到圆梦的机会”。

 

平平淡淡 多姿多彩
——访人文学院丁敏同学
学生记者 李柔

  燥热的夏日傍晚,略显嘈杂的二教讨论区,丁敏同学穿着明黄色连衣裙走过来,笑脸盈盈。比起采访,这更像是一次聊天,丁敏同学语调不快,但是条理十分清晰,给人以娓娓道来之感。

  用心去学

  成功的背后必定是汗水与努力,这不用多说。丁敏同学也是如此。她在人文学院读书,虽然有些学科看似简单,但很难学好,她深深地明白,要想将学习任务完成得漂亮,就得拼尽全力。她说:“我们院的课有些就是这样,想得七八十分可能比较容易,但是如果想要获得高分,有可能要比数理化的科目花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而她也是这样践行的,小到每次作业,大到考试,她都是耗费了足够的时间和心力,翻看资料、查漏补缺,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但求一个问心无愧。

  切莫轻贱任何一门学科

  虽然是人文学院,但是还是有一些理工科课程安排。存在,即有其合理性。丁敏同学告诉我们,切莫轻贱了每一门学科,也许不久的将来,它就会对你的人生大有裨益。她大一的时候学数学、学物理、学计算机知识,也不明白它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什么帮助。但是,后来的学习生活中,她很快就领会到了这些学科的妙处,数学中的很多统计整合的思想对一些需要社会调研的课有很大帮助,大学物理实验很好地培养了动手能力并锻炼了解决问题时必要的理科思维,而计算机知识则在网页、动画等的制作方面功不可没。每一种新的知识都是对大脑的一种充实,也都是成才之路的必经。对每一门课足够重视,跟着老师的步伐,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件事。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多彩生活

  但丁敏同学也并不是传统的学霸,也许是因为人文学院的特殊性,她不爱将自己的生活计划得很紧凑,也未曾成天埋头书海。对她来说,人生,是需要努力的人生,但也是应当去享受的人生。她用大一的时间走遍了合肥大大小小的景区,体会了一把逍遥人生。大二那一年,她忙于社团和学生会的各种事务,焦头烂额,但也充实有趣。然后,她进了张燕翔老师的实验室,开始了欢快的教室实验室两头跑生活。除此以外,丁敏同学表示,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多多阅览也是学习课本知识之余充实人生的一大乐事,不仅轻松休闲,而且能使人受益无穷。

  丁敏同学觉得,每个人有自己的步调,学习方法不可复制。然而学习态度、对待自己人生的态度却不然,只有用心再用心,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今,丁敏同学已经保研到本校的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准备安心踏实地继续在学业上奋斗,储备力量,以待展翅高飞。

 

脚踏实地  圆梦科大
——访核科学技术学院车一丰同学
学生记者  李永哲

  车一丰,2011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接到采访任务时,笔者在想,这会是一个怎样的高冷学霸呢?出乎意料的是,出现在面前的竟然是一位温婉中透着率真,严肃中又透着可爱的漂亮学姐。不仅如此,她的言谈举止也让人感受到了学霸不一样的魅力。

  作为一名郭奖获得者,她并不认为自己有超人的天赋。“上课时认真听讲记笔记,课下的时候及时复习,考试之前将知识系统地复习一遍,仅此而已”。学姐特意强调要“多看书,仔细咀嚼课本”。虽然是与大多数人一样的学习方法,但从她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自信坚定的眼神里就可以看出她高度端正的学习态度,或许这才是她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

  同样地,她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虫,对于课外活动也很积极,学生会、社团活动、新闻中心英文记者、境外交流、志愿服务、夏令营、跳舞弹琴、吃喝玩乐......对她来说,劳逸结合,学习才有效率。

  深入交谈之后,感觉学姐是有着一个很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从最初偶然接触到核科学技术,到最后决定投身这一行业,驱使她的更多的是使命感。她说:“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是方方面面的。核科学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有人投身这个行业”,而这也恰恰与科大立校之目的相契合。

  谈到未来要怎么走,走向哪,学姐表示并没有想太多。她即将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深造。“肯定要增加知识储备,为以后的科研打下基础。努力走好每一步,沿途风景最重要。”或许对她来说,脚踏实地,把握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说起对科大的印象,她表示科大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圆梦的地方”。在这里学习是轻松的,快乐的,自由的。她还鼓励学弟学妹们:“在科大自由淳朴的学术氛围中,只要有想法、肯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最后她借用大家都知道的那句话来与我们共勉:“虽然这里离北京、上海很远,但是这里离梦想很近。只要你想,你一定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