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峰山庄谈起

2013-08-22 09:22:31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朱灿平

  今年春天,笔者随队前往浙江大学调研,主人安排我们住在该校接待宾馆——灵峰山庄。这里的三楼走廊两边墙壁上,设置了精美的铭牌,都是一些老照片,据内容介绍,是关于百年浙大“文军长征”,即“西迁”的那一段历史的。驻足品味,顿感该校历史的悠久厚重与可歌可泣。
  在当晚的欢迎宴会上,浙大领导很自豪地介绍了该宾馆致力于打造“浙江大学文化主题饭店”的规划,除将三楼走廊布置成“文军长征走廊”外,还采用“求是灯”装点宾馆正门两侧,采用全铜制作的《浙江大学西迁图》渲染大堂,采用“求实创新”甲骨文校训纹饰栏杆,采用“求是鹰”图案标识客房用品,以及以十个“西迁主题餐厅”和“西迁特色菜谱”体味学校的那一段峥嵘岁月,等等。看到作为客人的我们饶有兴趣,浙大领导特地将自发策划、自行设计、自费实施这项规划的宾馆总经理楼先生请来与我们见面,我们一方面感佩他作为商务经营者“三自”的魄力,另一方面还直接感知了他作为学校一员自觉追寻学校历史进而凝炼并昭示学校精神理念的卓见。
  反观我校,历史还不足半个世纪,初创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不少仍健在,按理,总结校史,凝练精神理念,做起来还不算困难。但经历下迁的折腾,珍贵资料散失较多,校史实际上存在断层。如果现在不及时“抢救”,缺憾将会越来越大。
  这次关于精神理念的讨论与凝练,是一次很好的契机。但仅靠这一次或几次的讨论,恐怕还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受灵峰山庄的启迪,不揣谫陋,提出以下拙见,以供学校决策参考。
  首先,校史如同任何一种历史,只能发掘,不能制造。发掘者众,发现和完善的几率就会大一些。因此,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关注校史研究则为当务之急,发动和争取所有关注科大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人士为校史研究尽力亦为当务之急,尤其要倡导、肯定、支持和敬重那些类似浙大楼先生的有识之士。
  其次,在校史研究“人民战争”的基础上,最好设立专门机构收集整理学校的历史资料、提炼学校的精神内核,甚至可以在有关系科设立校史研究方向,在工作性质接近且有志于校史研究的工作人员中招收适量的在职研究生,使这项工作规范化、持久化、学术化。如果设立专门机构不妥当,则可以赋予已有机构(譬如档案馆、校史馆或宣传部等)以该方面明确的职能,事实上,这些机构已经担负了这样的职责,只不过受人力物力的限制,还不能做更深入更细致更专门的探究而已。
  第三,凝炼学校精神理念是一项系统工程,琅琅上口的条纲式文字表述固然重要,但物化氛围的营造和形象标识的确立自不可或缺。后者是前者的坚实基础和表现形式,前者是后者的精髓积淀和高屋建瓴。后者包含诸多方面,像校园道路、主题园林、楼宇以及其它建筑物的命名,像校徽、校旗(主要用于校际交流场合并可作为礼物进行交换的那种三角旗帜)的确认,像公务名片、信笺、信封等的风格统一,像学校纪念品的系列开发与售赠,等等。简言之,一个学校的精神理念既可见诸于校风学风,办校办学实绩,价值观念,处世态度的宏观领域,又可见诸于一花一草,一纸一墨的细微之处。
  精神理念之于一所学校,如同精气神之于一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精神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变,只有向着更符合潮流发展的方向去变,向着更切合自身特点的方向去变,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去变。未知来者从何处来,则难知变往何处变,这正是我们今天开展精神理念讨论的终极目的,但愿我们每位与科大休戚相关的人,都能为凝练一个可以昭示世人的形神兼备的精神理念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