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初,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出任科技部副部长,于是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一职在近两个月内一直空缺,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七所知名高校陆续“换帅”之后,中科大的“新帅”终于露面。
3月27日,在中国科技大学召开的全校教授干部大会上,中组部有关负责人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万立骏出任该校校长。至此万立骏成为中科大建校56年来的第9任校长,前任校长包括郭沫若、严济慈、谷超豪、侯建国等学界泰斗。他也是中国科技大学近20年来第一位“空降”校长。而上一次“空降”,还要追溯到1988年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谷超豪转任中科大校长。
与此前新上任的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一样,万立骏也是化学专业背景出身,这3位国内顶尖高校的校长也由此被称为“化学三掌门”。
万立骏表示,中科大经过57年的发展,正处在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全新机遇与挑战。未来,他有决心和全校师生员工一起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理念,尊重科学,维护学术尊严,攻坚克难,为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当好大家的服务员”
“受命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我深感荣幸。我来自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与科大同属科学院系统,借‘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纽带,有幸早与科大结缘,这里有我崇拜的学术大师,有我尊敬的老领导,有我科研合作的伙伴和好朋友,在相知相识中,不断加深了我对科大的认识和了解……”万立骏在全校教授干部大会上说。
的确,这些年万立骏和中科大时有交集。2012年3月26日,万立骏应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杨金龙教授邀请为中科大卢嘉锡化学科学英才班和师昌绪材料科学英才班同学做了题为“新型能源材料与表面研究”的报告。
在报告会之前,万立骏指出,中科院化学所和中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所前辈,我国著名化学家柳大刚、王葆仁、华寿俊先生曾先后兼任科大建校初期化学学科领导,并亲自教书育人,为化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的化学所在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这些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大学人才的输送。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乘着“科教结合,全院办学”的春风,将科学研究后备军的培养工作做好,把英才班办好,为国家的战略发展提供生力军。这样的肺腑之言让在场的大学生们激动不已。
2014年11月,万立骏为中科大化学学院研究生做了一场学术前沿讲座。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仅仅在四个月之后,他就成为中科大的“新掌门”。
在就职讲话中,新校长万立骏不仅“敬佩各位先生从容执着,严谨治学,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大师风范”,“赞颂科大学子为科学发展学习,自己不断成长,也把聪明才智贡献到科大的发展之中的业绩”,还特别赞颂了分布在全国各地、全世界各地的科大校友。
在他看来,中科大是一所“具有优良与光荣传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全国重点大学”,“几代科大人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凭借自己的科教实力,已使科大享誉全球,是科技英才的摇篮”。
“今天,我有幸成为科大的一员,自知自己能力有限,也自知责任重大,我一定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在中科院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尽快熟悉情况,努力学习研究教育规律,尽心尽力,严格要求自己,当好大家的服务员,以努力不负组织所托,不负师生厚望。我也恳请科大的广大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支持我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工作,一如既往地为科大发展贡献力量。”万立骏说。
他是一位科研攻坚者
在中科大历任校长中,9位校长全部是男性。万立骏是第一位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的中科大校长。严济慈为法国国家科学博士;管惟炎为前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副博士;滕藤曾在前苏联进修;谷超豪为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汤洪高曾在牛津进修;朱清时与侯建国均有留美经历。从学术背景看,9位校长中有5人拥有博士学位,2人毕业于中科大、是土生土长的“科大人”,有6位是中科院院士(1983年前称学部委员),无一不是“大咖”。
万立骏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简称STM)和纳米材料科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是个陌生的术语。
“简单说来:物质世界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研究原子和分子的运动是科学家们的梦想,只有了解了原子和分子的运动之后,才能想办法改进和创造新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而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可以在溶液的环境下,比如电池充电放电的过程中,原位观测到原子和分子的运动和反应。除了观测之外,这项技术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进行原子操纵,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原子、分子进行移动、组合,进行人工‘化学反应’。”万立骏耐心通俗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研究领域。
目前,STM技术研究的重大前景是可以利用单个分子结构来“制造”与信息、电子有关的器件。比如电子电路中的电阻、电容、二极管等,使电子器件信息的存储量增大,不失为材料、信息的一次革命。
万立骏在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则是将电化学和纳米材料两方面相结合,发展新能源材料,包括手机和数码产品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应用于汽车的燃料电池等;以及发展新型吸附材料,用于饮用水的处理等。
迄今为止,他已在国际多个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单篇最高引用率近700次,总引用次数超过一万次。作为主要参加者、课题负责人及首席科学家,他参与了国家“973”,中国科学院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02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入选者,并荣获2001-2002年度中国化学会-德国BASF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一、二等奖等,2005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获奖人),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获奖人),2009年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等。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化学会主任,SPM系列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等。还担任国内外10余种学术期刊的顾问编委和编委,担任《中国科学·化学》的主编。
这一长串成绩和荣誉,万立骏并没有过多提及。他说,和很多同龄人相比自己是幸运的,“在人生道路上,我选择了科研这个方向,并且不怕吃苦坚持走了下来”。
万立骏从2004年2月起担任化学研究所所长长达9年。作为中科院规模最大、人员最多的研究所之一,化学所有10余位“两院”院士,100多位研究员、600多名职工、千余名学生。担任所长后,他一直把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国家建设能力,把创造所内的学术氛围和构建研究平台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结合中科院“一三五”发展战略,他带领全所科研和管理人员,进一步凝练创新科技目标,调整科研组织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使化学所产生了风清气正,人人奋发向上的大好局面;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了化学所结构合理,具有科研、技术以及支撑等全方位功能的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化学所连续多年科学论文发表数量和论文引用列全国独立科学研究机构第一位,强调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服务,突出抓紧重大科学成果转化,化学所多项重大成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大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和园区建设,改善了研究所科学研究条件。
在他的支持和推动下,化学所放开了很多测试仪器设备的使用权限,并开办了一系列的仪器操作培训班,通过培训之后学生便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仪器设备,这些都直接着力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加强所内与国内外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也是他的工作重心之一。化学所已经与包括日本分子所、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德国马普所、福建物构所、大连化学所、苏州纳米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开展了定期与不定期的学术交流会,各个实验室课题组与同行之间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也是遍地开花,几乎每个实验室、每个课题组都有来自国内外的学生和业内同行到化学所做长期或短期的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引进来的同时,他也支持化学所走出去,鼓励每个实验室派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以了解整个领域的发展前沿和最新研究动态。
每年化学所的学生都有机会和来自世界各地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际知名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所里的两大品牌——分子科学论坛和分子科学前沿讲座也让学生受益匪浅。万立骏也总是尽己所能地为学生们争取机会。
所以万立骏的表态,“尽心尽力,严格要求自己,当好大家的服务员,以努力不负组织所托,不负师生厚望”是值得信任的。 (文/本刊记者 梁伟 )
来源:《中华儿女》杂志(国内版)2015年4月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