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71校友的成长看科大精神

2013-08-21 10:15:50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舒其望
2007年1月17日

       这次,理学院和学校的领导请我来讲一讲科大精神,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大。大家都知道,前些时候,科大领导和老教授们已经做了十场这方面的报告,谈了许多他们对科大精神的体会。他们长期在科大工作,对科大精神的理解比较全面,看问题的角度比较高。我在科大的时间不是很长,我只能从另外一个角度——从771数学校友的成长,来谈一谈我对科大精神的一种理解。

       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771应该是7701。科大当初只有8个系,所以中间没有那个“0”,就是771,是“文革”结束后通过高考招收的第一届数学系的学生班级。虽然号称“77级”,其实我们是78年入校的,晚了半年。这个班级共有63个人,进校的时候没有分专业,我记得当时的招生简章上统称为“基础数学专业”。

       在从“771”校友成长看科大精神这些细节之前,我先给出一个关于771校友现状的不完全统计。这是前两天我上网查的,有些东西可能查的不全。63个同学中,在美国大学里担任终身教职的至少有17个人,另外,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有1位,德国有1位教授。德国的这个教授比美国要困难得多,我们中国留学生真正能做到数学教授的实际上非常非常少。771曾经有两位同学在德国拿到过教授的位置,其中1位做了一年后来到美国,现在在美国做教授。另外,在国内至少有8位,2位在中科院的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所以我初略统计了一下,至少有27人现在仍然在学术界工作。这27个人在数学领域所做的工作,涵盖了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所有领域,如果把这27个人组织起来的话,可以成立一个非常好、非常强的数学系。如果一个班级的校友能成为一个数学系的话,我觉得就是一个比较可喜可贺的现象。最近,学校在筹备50周年校庆,我们771的校友,准备编一本学术论文集,专门收录771校友的学术论文。这个论文集希望由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校庆50周年校友文库的一部。我觉得这个论文集即使不能涵盖数学的所有内容也能够涵盖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很多方向,应该是一个比较高水准的论文集。这27个人当中,在学术界还是比较活跃的,做出了很多的成绩。我这里举些例子,比如说李岩岩,曾经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过45分钟报告,SCI高引用率作者(highly cited authors)之一。在每个领域里,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选出文章引用率最高的250人左右作为本领域的高引用率作者。我昨天就看了这个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中,数学方面的高引用率作者一共有334个人,其中看上去名字像华人的大概有29个。这29个华人当中有大陆背景的是10个人,而“771”就有2个,李岩岩和我都在这个里面。这说明科大校友做的工作在自己的领域里很有影响。教育部实施长江计划以来,有4人是长江教授或者长江讲座教授。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李皓,现在是兰州大学的长江讲座教授;在美国Rutgers大学的李岩岩,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长江讲座教授;在四川大学工作的罗茂康,现在是四川大学的长江特聘教授;还有我,大家都知道我是中国科技大学的长江讲座教授。还有全国杰出青年基金,据我所知,至少有3人拿到青年基金。大家知道的有程艺,我们的副校长——现在是安徽省教育厅厅长,他是早期的青年基金获得者。刚才提到的四川大学的罗茂康,也是杰出基金获得者。另外,我也是B类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这些不很全面的数字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771”这个团体在目前的学术界是比较活跃的,而且人数也很多,尤其是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任教的人数可以说是特别多。我和很多人谈,大家都有这个看法,都觉得科大数学系的77级学生怎么有这么多活跃在学术界的。我觉得,在中国的各个高校各个数学系年级中,即使不是数量最高的,很可能也是较高者之一吧。

       我希望通过我下面讲的这些,让大家相信,这个成绩的取得,是和科大精神分不开的。科大精神听起来很抽象,但是其实这就是你身边的东西。大家可能知道,在“文化大革命”当中,我们这个国家没有举行任何高考,有一段时间,全国高等教育几乎全部瘫痪。后期虽然有所恢复,但进展很慢。科大本身就是重灾区,从北京搬到合肥,科学仪器等等失散得很严重。从771校友的成长看科大精神从771校友的成长看科大精神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这个决定是很突然的。大概是9月或者是10月初吧,国家才宣布现在可以高考了!考试定在12月份进行,所以这中间的准备时间非常短。因为时间很短,那一年各个省独立命题,没有举行全国统一考试。还有一个原因是,十几年来积压下来的考生,从老三届——也就是1966、1967和1968的三届高中毕业生,等到高考的时候他们已经高中毕业10多年了,到1977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包括1977年仍然在校的高中生,都来参加高考。所以考生众多,录取率很低,我记得那年高考大概只有3%左右的录取率。很多大学77级的学生年龄跨度特别大,从十三四岁的到三十五六岁的都在一个班上。为什么会有十三四岁的小孩呢?因为那个时候有一些高中毕业生甚至都还没有毕业就来参加高考。而且,那个时候有很多地方都把中学从6年变成了4年,中学4年小学5年一共加起来只要9年就能毕业,所以毕业的时候年龄就非常地小。这样一来,年龄跨度就非常地大。科大在这个方面可能作了些年龄上的限制。因为这主要是理科,可能觉得年龄大了不太适应的缘故吧。

       我们771这个班级,最小的入学时只有15岁,最大的有23岁,也有年龄上的差距。771这个班级是从全国所有的省和自治区录取来的,除了西藏和少数省区以外几乎每个省都有。进校以后,771的同学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现在大家可能觉得上大学这个机会是理所当然的,我聪明,我高考的考分高,自然应该上大学。在当时的话,完全不是这回事。对我们很多同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非常迅速的变化。

       我记得很清楚,1977年的夏天,我们还觉得大学离我们是非常的遥远,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因为那个时候的大学招生是推荐选拔什么的,然后需要一些政审,走后门也很严重,也没有什么考试。如果你家庭出身不好,你没有可能上大学。现在来到全国最好的理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学习机会,所以大家非常非常地珍惜。我理解的科大精神,第一种体现就是对于困难的态度。你碰到了困难会怎么样?我感觉科大的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心去克服这些困难。这个自信心我觉得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勤奋的基础上,碰到困难你就加倍努力,然后你有很大的自信心去克服它。我们刚进校的时候就有一个摸底测验。因为1977年的高考是每个省独立命题的,所以每个省的考卷是不一样的,所以进校以后系里就给我们组织了一次摸底测验,考高中的数学。当然这和任何一次考试都一样,有的同学考得好,有的同学考得不好,也有不及格的。但是我感觉到这个并没有影响到同学们的自信心。如果我考的不好,我就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事实上当时很多考得不好的甚至不及格的同学,后来都做得非常优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数学分析课,微积分开始的时候教我们的老师是徐森林老师,他就曾经做了一个调研,他说当时有好多同学在进校之前就自学了大学的微积分,那是不是还需要学?他说:“好,你们自学过,那我们就进行一次小的测验,让自学过的同学来参加这个测验。”结果这个测验考下来以后,就没有一个及格的。大家都理解到自学的内容并不是什么数学分析,那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微积分演算而已。一个学期的微积分上下来,很多同学在这个相当有难度的学习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771的学习我想大家也都听说过,非常非常地刻苦。以前的报道中也提到过这样一些情形。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复习课堂上的功课,认认真真地演算习题。一般不会轻易地去问老师或者说与同学进行讨论的。所以,每天晚上同学们都自习到很晚。我记得当时我们的辅导员并不需要督促大家去学习——因为这个是完全不需要的,他需要去做的就是督促同学注意休息,睡眠不要太少,不要把身体搞坏了。

       开始的时候,住宿的条件比较差,宿舍不够,所以我们班有一部分同学就住在图书馆里。后来,宿舍条件好了一些,有一间宿舍空出来了,可以从8个人的宿舍调出一个同学。当时的举措是每一个宿舍调出一个睡觉最晚的同学到这个宿舍去,这样的话大家互不影响。我记得这个不睡觉宿舍里面就有我们的程艺和张上游。张上游大家可能也熟悉,他在我们的科大校友基金会里做了很多工作。像不交作业、抄作业或者是考试作弊,基本上是没有的。同学们学得好也罢,暂时有些困难的也罢,总之都是非常非常地努力,都有很强的自信心,都觉得这没有什么了不起,我现在暂时碰到困难,我努力了,我一定能够赶上去的。

       刚才讲了,只要你把你不足的地方补上去,那么你就会有收获的。当然了,对许多同学来讲,一下子到这个高手如云的环境下,要保持这种自信心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以前在中学习惯了是学校里或班里最好的学生,突然降落到班上的中游或者是下游,总归是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当时系里请了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教授来给我们做报告。张广厚可能现在有的同学不清楚他,在当时是如雷贯耳的。我们入校的时候有三个名字是如雷贯耳的。一个就是陈景润,当时有一篇很动听的文章叫做《歌德巴赫猜想》,全国上下男女老少没有不知道陈景润的;另外宣传的两个典型就是杨乐和张广厚,当时在函数论方面做到国际领先水平。杨乐教授现在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广厚教授当时也在中国科学院,很可惜他因为生病去世得比较早。张广厚教授来给我们做报告,他也没有讲什么大话,他就是讲他的一个亲身的体会。他就说他当时是一个煤矿中学的尖子,到了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以后,微积分的第一次期中考试他就不及格。不及格以后对他的震动很大,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很快地就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期末的同一门课,他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毕业了以后做了很好的工作,并且成为一个科学家的典范。这个报告对我们是起了很大的鼓励和启发作用,因为这是他的亲身体会。这是我讲的第一点,我感觉自信心是很重要的。你碰到困难你怎么办,因为你的人生肯定会碰到很多的困难。要知道自己怎么样去努力,如何能够克服掉这些困难。

       我自己的第二点体会就是科大老师的敬业精神。当时教我们各门功课的老师,大部分是科大数学系的中青年骨干,这些老师后来也都成为了我们共和国恢复学位制度的头几批国务院批准的博士生导师,可以说水平相当高。水平是一个方面,但是最主要的方面是他们非常敬业,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写讲义,备课,出习题然后改作业,出考卷,改考卷。我记得当时我们大部分的讲义都是自编的,我们很少用全国统一教材,因为那个时候统一教材都是“文革”前的教材,这些统一的教材有点过时。这些讲义质量非常高,当然后来也成为经典教材了。这方面我们受益匪浅。这些老师呢,可以这么讲:因为我自己在教育界呆了这么多年,1978年开始到现在也都有很多年了,我认为科大的这些老师,是我见过最敬业的教师团体。这对我们肯定是影响深远,如果你的老师是这个样子你自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我们自己成为老师的时候,我们当然也会传染到我们老师的一些敬业精神,也用自己全部精力去教育好下一代学生。所以这一点,我觉得是科大精神里最值得提到的,至少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关于科大精神的第三点认识,是对基础方面的训练的态度,即求真、务实的态度。这个也是我认为对我们影响很深的东西,尤其对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我,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我记得771当时学的课程非常全面,进校的时候没有分专业,头三年半全部是上基础课,这些基础课几乎涵盖了数学的所有内容。课程开得非常全面,也有一定的深度。不仅是数学课程,其他课程如物理课程,力学是和5系一起上的。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我们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当时把这个底子打好了,后劲就很足。当时学的东西你看上去好像是没有什么用处,对你的博士研究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博士研究毕竟是只研究一个专题,你可能用不上所有这些知识。有人觉得用不上的东西就不学,试图尽快进入所谓的研究前沿。这种做法我是非常不赞同的,因为这样下去是没有后劲的。我自己的经验是,博士生研究你也许用不上,毕业以后你刚开始工作可能也用不上,你也会觉得自己白学了,也许都忘光了。但是,也许不知道哪一天你就用上它了。比如我说自己是学计算数学的。那么还有很多知识我看上去可能用不上呀,比如说微分流形、几何、概率,可能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也用不上,但是到后来你要解一些曲线、曲面的这些问题,就有可能用得上几何的东西。再比如说,有一些计算方法,在一些随机的情况下会怎么样,环境的干扰和一些误差会造成什么影响,后者的这个方程就是一个随机的方程。这时你就可以用到很多概率方面的知识。那么这些玩意你当初学过,这个时候需要用到,甚至你觉得你忘了,你把他抓起来的时候实际上是很容易的。反过来如果你现在要去补这些东西,年纪大了以后再想把这个东西补起来,就不知道要难多少倍。所以我自己的感觉,771许多校友在学术上很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当时非常非常严格的基础知识训练。

       关于科大精神的第四点认识,就是敢于创新的精神。什么叫创新?就是大家跟着你做,你的方法大家在用,其他领域也在用。那么你做的东西就要有新意。我认为这个创新性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的,不应该把它单独地提出来。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训练你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我跟大家讲讲我自己的经验。我在科大读了四年半。本来应该是五年,因为我们是晚了半年进校,所以我是1978年的春天进校,1982年的夏天毕业。我在这个四年半里没有做过什么研究,没有接触过任何所谓的科研,我们那一届也没有做毕业论文。目前的看法这好像很不好,你修这么多课,你是不是就修死掉了,也不知道什么叫科研。我认为完全不是这回事,你基础都没有能做什么科研?当然我说的这个东西对数学是比较实用,但对一些实验学科,早一些接触科研可能会有好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打这个基础。在科大,我没有做过任何科研,我到UCLA的第一年也没有做什么科研,就是修课,而且我修的这些课和后来做博士论文也没有多大的联系。但是它后来绝对有用,至少是训练你的一些思维方法。当然还有一个用处,你可以去考他的资格考试。我直到大学毕业后第一年暑假的时候才开始接触科研,这个时候我找到了导师,导师丢给我一些文献,说你去看这个,你在这里面去做。这已经是第一年的年底了。我一共用了4年读完了PHD,这4年我也是一直在修课。4年里我记得我每个学期至少修3门课,我当时修了很多课。我觉得并没有影响到我创新。当时我的导师——当然每个导师带学生的方法都不一样,管的不是很具体,就是把材料一丢,你自己去完成。我记得当初我的博士论文写好以后给他,他看了以后给我来了三四个Email说很好,我以前以为你做的东西不怎么样,现在看还蛮不错嘛,很好的东西。说你可以写出文章投出去发表。但是国外有一点是不需要你发表文章后才给你毕业,我只把博士论文写出来,就拿了博士学位(那时要是按照国内的标准我还毕不了业。国内大概是3篇文章还是两篇文章才给毕业)。那年夏天,我把它写成3篇文章投了出去。那3篇文章发出去以后,刊登在了比较好的杂志上。这3篇文章后来引用率比较高,可以认为是有些创新的东西在里面。所以,我觉得你不要急功近利,你如果把大学和研究生加起来一共是八年半。五年半我没有做任何所谓的科研。但是这个时间并没有浪费掉,你基础知识打得很扎实,一旦开始做这个科研了,你就会很顺手,进展就会比较快。我用了3年的时间做的那篇博士论文,应该是科大特色的创新了。我刚才讲的,大家可能觉得这是我一个人的经验。在771中这是不是很普遍?我自己认为我个人的经验在771中还是很普遍的,虽然我讲的我们不强调科研,就是好好读书,好好修课。1981年的时候,学校允许我们提前报考研究生。“文革”十年没有经过高考的正规大学生入校,当时的研究生也有很多空白,所以我们刚进校的第一个学期,全国就开始招考研究生。大部分同学当然不可能去考研究生,因为这个时候学的不够多。但是我们班上有的同学,自学了很多数学。有一位同学叫徐佩,他这个时候就去考研究生。这个时候学校还没有反应过来,还让他报考,结果他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的研究生。他在1981年就出国了,后来做得非常好。现在徐佩在美国的西北大学,在概率界也是很有名望的。他考走以后学校就反应过来了,第二年就不让我们报考了。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念好了也是非常有用的,把基础好好地打一下,这个时间花的还是值得的,不必求快。1981年的时候,我们科大还是五年学制,其他学校是四年学制,所以其他学校的77级学生在1981年可以报考研究生。当时科大可能考虑到不让学生报考研究生,可能会受很大影响,所以就破例同意77级学生可以提前报考研究生。全班63人,大部分人都去报考了,其中就有40多人提前考上了研究生。主要分布在中国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本校和其他的一些大学。后来这些同学大部分都出了国。我觉得这些同学的成功大多数和我的成功大同小异,基础知识的训练对他们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科大精神的第五点认识,就是科大的毕业生非常热爱母校,愿意为母校服务与效力。当然,任何一个学校的学生都热爱母校。但是我觉得科大的这些学生表现得更加突出。可能有的同学知道我们771校友张上游,若干年以前他就倡导成立了科大校友基金会这样一个组织。很多科大校友积极响应,有的积极捐款,有的帮助运作、管理等等。我觉得这个基金会,虽然目前的捐款的数目不是最大的,但是基金会校友参加的比例与其他学校相比还是比较好的,这也说明科大校友非常热爱母校,能为学校尽一些力,都是大家愿意去做的。还有一方面是回到学校,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做一些贡献。我是2000年开始担任科大的长江讲座教授,也是教育部批准的长江讲座讲授的第一批,2000年批了准10个人。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回到科大,基本上每年要来个两到三次,累计两到三个月,教一些短课,办讨论班。另外我在这里带了一些博士生和硕士生。还有一点,我想帮助数学系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现在的教师队伍比几年前有了很大的改进。比如说我刚才讲到的张上游,他是美国Delaware大学的,他去年放学术假,一年来他都在科大,在这里教了两门课,填补了一些空白,听他授课的学生受益匪浅。还有一些比如张智民、蔡伟,他们都来这里教过暑期课程。
       校友很热心为母校服务,这一点我坚信不移。以后有很多人也会出去,也会成为校友,也一定能继承这个传统,尽量地为母校做事,因为校友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我刚刚讲的仅仅是一个771就有这么多,你如果把科大各个系的校友的力量都组织起来的话,那是能发挥非常非常大的作用的。我感觉校友也是非常愿意做这件事。我最后想讲的是,今天的科大可能会碰到一些困难。大家可能会说,我讲的这个东西现在还实用不实用?你们10年都没有考试的机会,你们当然拼命。你可能会说今天我们的条件这么好,各种各样的机会都有,我们当然就不必拼命。其实怎么说呢,最主要的是你自己给自己定的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这一点上我觉得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可以进行比较。我自己也带过研究生,也带过二十几个博士生,其中有中国学生也有外国学生。大家经常问我的就是你感觉怎么样,是不是中国学生的底子都比外国学生的底子要好一些。一般来说是这样的。我刚才强调的不是说基础知识的训练吗。但外国学生在大学里有很多自由度,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随便地选课。他很可能刚开始的兴趣不一定是数学,可能选的是其他方面的。可能后来对数学感兴趣了,他就使劲地学数学,他跟我的时候,他有些课也许根本就没有学过。但是他有自己的自信心,他一旦来跟我念这个,他一定是非常地喜欢这个学科。因为他有很多的机会,在他升大学的时候,在他考研究生的时候,在他找导师的时候。他可以给自己做选择,他完全没有必要去逼自己去做什么事情。一旦他选中了这个东西,他的刻苦和努力也实在是让人佩服的。我的几个美国学生都是这个样子,都非常非常努力,这样一来,他们进步也非常快。所以这一点你必须要相信,并不是环境差去逼着你去努力,而是你自己应想好你到底想要什么东西。你自己喜欢的东西你就去做,这个时候你就有动力,你就会很努力,你就能做得很好。

       科大今天还有一些不利的因素。比如说地点在合肥,远离那些大城市,这在当时就表现出来了。当时就有同学搞不清楚中国科技大学在哪里,拿到通知书还以为科大在北京。然后看到上面的报到地址写的是安徽省合肥市。当然现在是不会发生这种事了。今天这个地址上还是有人认为是遗憾。实际上,这不一定是缺点,某种意义上说,说不定它是一种优点。你想想,在这里读4年书和在北京读4年书,觉得有多大区别吗?我觉得说不定这里还有它的好处。假设这里的学习环境比较好,让你安安心心地读书,让你安安静静地把这个基础知识打好,这对你以后是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可能学校已经不像当初那样可以招到全国最好的学生,高考的平均分数和北大清华是有些差距,关于这一点,关键是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分数这个东西在心理上会有影响,你觉得你不如人家,第一名在这里的也许比较少。但是你看这么大的一个省,这么多人参加高考。这个第一名和第一百名高考的分数可能差的并不多,应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在美国,你很难判断哪个是最好的大学,在美国SAT满分的也有的大学就不收他,所以美国没有一个很线性的排名。今天的科大,从师资力量上来讲,从学生来源来讲,从学风风气来讲,从教师的质量等等各种情况来讲,我觉得完全可以做到全国最好。

       我刚才讲到的那些科大精神能够发扬下来,完全可以把科大办成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再加上科大的学生招的也不多,如果能维持住这样一个好的传统,那么再出若干个像771这样的班级,我觉得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其实我们这些人并不比其他人聪明多少,其实就是一个氛围、一种风气,然后加上自己的一份努力。只要有了这些条件,就是一定可以做到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