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单革:非编码RNA的探索者

2015-03-26 09:29:36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日前,国际知名杂志《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刊发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革教授的一篇文章,他的实验室发现了一类新型环状非编码RNA,并揭示了其功能和功能机理,相关成果得到了新华社、中科院官网等媒体关注。

  记者了解到,在2012年9月,《自然·通讯》也在线发表了单革的研究成果,那次他发现了曾被认为是“垃圾”的非编码RNA参与了物种间的基因调控。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四年时间发表了两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还都是唯一通讯作者,实在是“凤毛麟角”。

   听到这样的评价,单革告诉记者:只能说,挺不容易吧。

  非编码RNA(核糖核酸),是一大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最早的研究认为,非编码RNA不编码蛋白质,属于“垃圾”RNA。而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其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是生命体中有待探索的“暗物质”。目前已发现很多非编码RNA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系列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非编码RNA调控失衡相关。

  从美国博士毕业,后又在美国师从RNA酶的共同发现人、RNA世界的共同提出人、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主西德尼·奥尔特曼做博士后,单革一直坚持着独立创新严谨治学的信条。

  继2012年首次发现细菌利用自身产生的非编码RNA,以类似RNA干扰的方式来调控秀丽线虫的基因表达之后,单革教授实验室此次发现了一类新型的环状非编码RNA,在这类环状RNA中,内含子没有被除去、而是被保留在环形RNA当中,因此这类RNA被命名为“外显子-内含子环形RNA(EIciRNA)”。

   尽管一系列的术语与英文词汇使其研究听起来非常“玄妙”,但细心的单革向记者解释道:“这离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这类新的RNA分子,很有可能会跟一些健康、疾病问题有关联,给生命科学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新角度。”

  有的学者预测,非编码RNA研究将成为一种防治疾病的新型工具,单革实验室发现的这种环状非编码RNA,有望对探索生物复杂调控提供新的视角,在国际学界属于“前沿水平”。

  2010年,单革来到中国科技大学执教,“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建设实验室。

  单革回忆说,由于PI制(研究组长负责制)实验室的负责人完全独立,“柴米油盐酱醋茶”,从申请经费到实验室建设,再到人才培养,完全要自力更生,“刚开始学生什么也做不了,培养两三年才能做些东西。”到这,记者才体会到,单革所说的“挺不容易”出自这里。

   当然,单革表示也得到了来自学校和各方的帮助,几年里,其实验室已经渐渐成型,五六名博士,七八名硕士,再加上两位实验员,这是其心目中较为理想的人员配置。也正是在这样与学生一起的成长过程中,单革拿出了这两份沉甸甸的成果。

  “实验室也承担了一些科研项目,但经费额度并不大。”因此,从投入和成果两端看,单革实验室的“性价比很高”。

  现在看来,单革实验室各方面早期建设已经结束,初步成形,而且已经开始产出好的研究成果,且基本上是在基础研究方面,“目前,应用研究方面的工作也已经发展起来。”(本报记者 滕继濮

  来源:科技日报 201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