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公共科技平台建起来更要用起来

2014-12-01 10:04:38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近年来,我国科研设施与仪器规模持续增长,但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现象日显突出——

  “我们的29种主要发动机关键部件,都是在中科大完成相关性能测试的。 ”江淮汽车技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江汽集团委托中科大公共实验中心检测相关项目,既保证了检测质量,又减少了设备和人员投入。近年来,中科大集中资源建设的理化科学等六大公共实验中心,面向全校和社会开放共享,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总装备部”。

  建立公共实验平台,解决单个课题组“买不起、用不好”难题

  科研设备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是当前高校和科研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高水平的前沿研究,离不开尖端科研设备的支持。但这样的设备往往耗资巨大,单个课题组无力承担。 ”中科大副校长张淑林表示,学校为每个课题组单独购买这些尖端设备,既不现实也没必要。课题组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也不利于尖端科研设备的维护和利用。

  2000年开始,中科大决定集中资源兴建统一管理、开放共享的公共实验中心,购置一些各学科急需通用、分散购置又不太经济的大中型实验仪器设备和软件平台,逐步建立条件优良、功能配套、管理规范、先进高效的公共科技平台,为培养创新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支撑和保障。

  “当时正值‘985工程’一期建设时期,学校没有拿国家重点建设经费 ‘撒胡椒面’,而是拿出8000万元重点打造了四个公共实验中心。 ”张淑林说。记者注意到,中科大《公共实验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中,第一条就是“提高公共实验中心的综合使用效率和共享程度”。中科大公共实验中心主任鲁非介绍,学校要求各中心必须面向校内外师生全面开放,打破高校、学院、专业的壁垒,全力满足各专业、各行业的实验需求,从而提升公共实验中心服务科研和区域发展的社会效益。

  目前,中科大已建成理化科学、生命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超级计算、微纳研究与制造六大公共实验中心,购置大中型仪器设备280余台(套),各类仪器总价值约3.5亿元。 “这些公共科技平台面向全校和社会开放共享,每年保障500余个科研项目顺利开展。 ”鲁非透露。

  学校“搭台”学科“唱戏”,下放自主权激发创新活力

  生命科学实验中心,是中科大公共科技平台“高大上”的代表,其主要组成部分——生命科学仪器测试中心共有1100余平方米使用面积,配备了高端的空气净化系统和气体消防系统,仪器设备总价值约8000万元。

  “高端不仅体现在外观上,还体现在自主研发了智能化、信息化的实验仪器共享管理系统,可实现对中心的‘透明化’管理。 ”中科大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胡兵说,这套管理系统具备用户管理、预约、计费管理、仪器管理、生成统计报表、重要事件管理六大功能,可以保障中心的整个管理流程顺畅而高效。

  理化科学实验中心是中科大最早成立的公共实验中心之一。该中心提供便捷的测试服务,学生在实验室或宿舍就可预约实验和接收实验结果;建立稳定的专项基金,支持青年技术人员对仪器功能进行拓展和性能提升,鼓励技术骨干参加国内外的相关技术交流和培训,定期组织技术研讨,增强科技平台支撑能力。

  目前,中科大对各分中心的资产、人员、规划、运行等实行统一管理,各分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但在公共平台建设最核心的环节——设备采购上,校方把自主权下放给各分中心。分中心设立专家委员会,由学院领导和相关学科教授组成,在前期广泛征询科研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对中心的仪器购置、规划发展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然后报学校核准即可。 “学校‘搭台’、学科‘唱戏’,使各个分中心可以依托学科特点,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 ”鲁非说。

  高水平的技术支撑,让公共科技平台“物尽其用”

  “工程实验中心龚明老师对透射电镜技术的优化,使我们实现了对纳米尺度研究对象元素分布位置的准确定位。 ”中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俞书宏介绍,他们研究组一项关于“合成哑铃状纳米异质结构”的重要研究成果的取得,与工程实验中心设备的优化升级密不可分。

  在科研设备普遍闲置严重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公共科技平台“物尽其用”,是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探索的新课题。 “龚明老师对科研仪器的钻研精神,正是中科大所提倡的。 ”鲁非表示,“优秀公共平台工作者不仅要关注仪器管理,更多的创新在于对仪器功能的拓展和开发,帮助科研工作者解决实验过程中具体的 ‘疑难杂症’。 ”

  目前,中科大公共实验中心已拥有专职技术人员126人,其中正高职称15人,博士、硕士学位拥有者达到62%。高水平的技术支撑队伍,使得中科大公共实验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包括测试样本、解析样本数据和结果、提供仪器使用的培训指导等多种专业服务。“如今,各种跨学科研究的开展使科研对公共平台的依赖性更大。可以说,我的每项研究几乎都离不开公共实验平台。”俞书宏深有感触地说。记者在理化科学实验中心看到,这里有两台市场价格分别为80万和230万美元的高分辨率电镜,预约使用单堆起了厚厚的一沓儿。管理仪器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台设备几乎全天候运转,全校所有相关专业的院系都在用,“花大价钱买来的设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公共科技平台的“物尽其用”,积蓄了创新力量。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中科大公共实验中心累计为8万人次研究生提供了测试服务,测试样品数近70万。

  中科大公共实验中心不仅为校内师生的科技创新服务,还面向社会开放。张淑林表示:“高校的公共平台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我们视之为一种责任。 ”据介绍,中心目前已有2个国家级计量认证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信息安全评测中心、1个省级实验动物中心,这些资质认证标志着实验中心具备了依法为社会提供公正、科学数据的能力。数据显示,该校公共实验中心平均每年为外单位提供约3000人次各类测试服务,测试样品2万多,服务机时3万余小时,有力地支持了区域内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本报记者 桂运安本报通讯员 曾皓)

  来源:安徽日报  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