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学生 教室就比天还大——记首届名师奖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国良

2013-08-19 10:41:51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一位把讲台当作舞台来“施展才艺”的教师,可以想见他的课是何等精彩!把每一堂课都视为自己精心编排的演出,可以坚信他对课堂教学的崇高责任。在2003年全国首届高等学校百名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中,他的名字赫然其中,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陈国良。

     “我是一名教师。”在陈国良教授的心目中,这是他最为看重的一张“名片”。无论是在中国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等行政工作异常繁忙的时候,还是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他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像一支红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的热血与生命,照亮了一茬又一茬青年学子。

     “他是一个勤勉和忘我的楷模,他是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典范。”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这样为陈国良教授“定位”。

每一堂课都是精心编排的演出

     “名师首先是老师,老师就要给学生上课,否则就不是老师,更谈不上是名师。”在陈国良教授眼里,教书育人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陈国良1956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系,毕业后,参军从事国防科研工作。自从1973年调入中国科技大学以来,他就一直守在教学一线。在他培养的50多名博士生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国内外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美国IEEE院士姚新每次回到母校,都要专程看望陈教授,一再感谢陈教授对他的培养与关怀。

     陈国良教授时常说,一所高校,做科学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高水平的学者、科研骨干都应该给学生上课,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过程,追求到本质。”

     因为这样的身体力行,1998年,他荣获安徽省教育系统模范和安徽省模范教师称号,2001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03年则荣获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陈国良人生的一大乐事。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劳累,陈教授早年苍老,但只要一站在讲台上,他立马精神抖擞,像演员一样很快进入角色。有时上下午要站在讲台上讲六七个小时,这是年轻教师都难以承受的高强度脑力劳动,但年过六旬的陈教授连续三年在贵阳、成都、太原等地为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培训班上就是这样讲课,有时持续一个月,星期六也不休息。

     20世纪70年代开始,陈国良教授先后主讲过“数字逻辑”、“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并行算法”与“并行计算”等计算机专业课程。在讲课时,他总是将学科前沿和国际同类教材中先进内容及时引入到课堂教学,并在课堂上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投影仪、PPT文稿、开辟教学网站等多种形式和中英文两种语言,重点讲解基本原理,使这门课程不仅在内容上与时俱进,而且愈发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因此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课堂上,同学们称赞他讲课“声情并茂,语言生动,内容博大精深,颇有大师风范,能把学科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听者情绪饱满,师生心心相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课程”网上留言的一位学生写道:“陈老师讲课生动,让人能全身心地跟随着他进入并行的世界里漫游,丝毫感觉不到枯燥,这是很少见的精品课程。”

     “讲课是一门艺术,登台讲授要像演员一样,在短时间内要充分利用讲台这个舞台,把你的才艺发挥得淋漓尽致。”陈教授的每堂课总是分为序幕、正场和尾声三个阶段。序幕是从What(讲些什么)、Why(为什么要讲)、How(如何讲)正式拉开。正场是陈教授的讲授的重点。每讲一个知识点,他都会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和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以及可能用到的预备知识都讲解得一目了然,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下课前35分钟的尾声阶段,小结当日讲解内容,引出下次课待讲内容,让学生“且听下文分解”。

     “讲好课的关键在于备好课。”这是陈教授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陈教授说,他曾有幸聆听过华罗庚先生的课堂教学,对华先生那种深入浅出的讲课方式十分钦佩,并非常推崇华先生“一缸水舀一瓢水”的教学名言,认为教师只有知识面广,上课才能应付自如,从容面对学生的提问。因此,陈教授每次课前都谢绝其他事务,闭门花23小时的时间伏案潜心备课。

     几年来,陈老师的备课讲义已经积累7大卷,每卷4本,摞起来足有几尺高。而他每年的讲课都会更新其中的1/3,常讲常新,始终让学生感到新鲜。正如他在《周日小记》中所说的:“每当有课,便谢绝一切事务,闭门备课。灯影之下,面对教案若有所思,时而喃喃自语,时而点点画画,时而下笔纵横,天长地久,积累的教案竟达数十本,堆积起来有几尺高,虽看上去似为一堆废纸,但却是一笔一画涂写出来的。”在采访时,笔者看见十几本备课本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笔迹,其下还有或红或蓝的圈注。

     “教师的一堂课就是滋养学生的一滴甘露,必须以认真、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陈教授如是说。

用心铸就国家级精品课程

     并行处理技术,对提高计算机的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近20多年一直是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内的重大研究方向,已引起国内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工作者的关注,人们急需有关参考资料解决如何使用并行计算机,怎样进行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等问题,但此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完整的教材,这引起了陈国良教授的高度关注。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陈国良教授就一直系统地开展并行算法理论、设计和应用的研究,并且在非数值并行算法和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1995年,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并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863重大项目,形成了“并行算法—并行结构—并行编程—并行应用”一体化的研究体系。作为学者,陈国良教授信奉“学术乃天下公器”的道理,他从不吝啬将自己的教学、科研所得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日常科研与教学紧张辛苦的间隙,他宵衣旰食,呕心沥血,先后撰写出了久为国内外同行期盼的《并行算法丛书》和《并行计算丛书》等专业书籍。这两套丛书出版后不久,即获得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以及两次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他的积极努力与推动下,《并行计算》还被列为我国“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以及国家首批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系李明教授在评价《并行算法》教材时说,该教材内容丰富,取材新颖、结构严谨、叙述清晰,充分体现了作者在该学科的深厚造诣以及多年丰富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该书都是最完整的教材,也是我在中国看到的该领域最好的一本书。

     “一部优秀的教材有时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陈国良教授说,教师从事科研固然重要,但结合教学,写写书,编编讲义,讲讲课,也是自己总结提高的过程,能够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他认为,精品教材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载体,写好一部教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雄厚的学科基础,以及宽广的知识面。首先要积累好素材,这些素材来源于多年的课堂教案、学生的作业与读书报告、研究生的论文、科研技术报告以及学术论文,其次要博览群书,广泛吸取国内外同类著作中精彩的内容;最后就是下工夫组织素材了。为了保持内容的连贯性和写作风格的一致性,在写作前,陈教授都事先列出全书的三级提纲,然后广泛征求同行专家的意见。一旦开始写作,除非有不可预计的事件,一般都按预定时间表进行,坚持“今日的事今日毕”和“不怕慢就怕站”的原则和名言,持之以恒,从不懈怠。

     为积极推广与辐射并行计算的教学成果,陈国良教授从2001年开始,每年暑期分别在贵阳、成都、太原、大连和深圳等全国各大地区举办“全国并行计算讲习班”,还与港澳地区和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大学进行广泛交流,举办专题讲座,扩大国际影响。

     目前,中国科技大学围绕“并行算法”和“并行计算”两大系列课程的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并行算法类的教学体系和我国高性能计算教育培养基地,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从事算法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人才,推动了我国并行算法学科的发展。

“每月三问”和治学“三步曲”

     在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实验室里,“每月三问”是陈国良教授多年培养研究生坚持的一项不成文制度。

     “上次布置的工作完成如何?手头正在做什么?下步打算干什么?”每月三问的赤诚谈心,每个学生都要回答陈教授提出的这三个问题。陈教授把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研究方向、谈话交流情况、学习和科研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都清晰地记录在自己专门准备的大本子上面,并为每个学生登记编号,建立个人档案,并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确定下一步学习计划和目标任务。

     “这样便于对研究生培养实现过程管理,以免学生‘放羊’,管理缺失,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和自我管理能力,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陈教授说。

     在他的实验室里,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日程,就是每周都要举办一次学术沙龙:或者由一个研究生作主报告,其他同学帮助他分析、把脉;或者每个学生汇报各自的科研进展情况,他组织大家开展讨论,共同解决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许多“思想的火花”往往就是在这种师生共同讨论中迸发出来的。

     在陈教授的《周日小记》中,笔者看到这样一则记录:一个周日,用过早餐,背着学生的论文和读书报告,骑车到单位。从家到办公室要穿过一个地下道,因为下大雨,地下道的斜坡非常滑,自行车根本刹不住了,一下子顺着斜坡滑了下去,地下道的水很深,无法过去,只好返回,可推车上坡就更难了,只好把自行车扛了上来,绕道去了实验室。当点评学生的作业后,大家便按原计划报告自己的工作。陈教授照例边听边记。因为是周日讨论班,气氛比较轻松,发言中带有插话、提问、争辩和讨论均和谐自然。和去时一样,陈教授的背包仍是鼓鼓的,装满了学生们的新作业。

     “陈老师治学态度严谨,严格按照‘三步曲’指导我们写作论文。”从读硕士到博士一直都曾是陈国良学生的中国科大计算机系主任顾乃杰教授告诉记者,第一步,在指导我们学术论文写作时,陈教授总是先和我们共同讨论定题,列出提纲,之后亲手撰写学术论文,以此作为我们的样本格式;第二步,是由我们自己动手草拟提纲和论文,陈教授逐字逐句地修改;第三步,就是由我们独立论文,最后经陈教授审阅后投稿发表。经过“三步曲”的训练,每个学生都具有了相当强的自学本领与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发表论文不是我们高校的唯一指标,我们必须面向国家实际需求,在工程实践应用中培养创新型人才。”陈教授十分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创新。多年来,他亲自带领学生亲临淮河防洪现场,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高性能计算支持。同时,为了确保计算参数的准确性,他和学生们与淮委相关技术人员一同对防洪重点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提出了洪水演进计算方案,为该区域的防洪调度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为一名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还有实际应用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方法。”正因为如此,每次带着学生奔波在淮河一线,陈国良教授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激动:“一想到我是在为国家培养着有用的人才,这种激动就油然而生。”

     在师生关系上,陈教授认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更应该是同志关系,“以心换心,相互理解”才会出成果。要想取得双赢,就必须抱着干事业的决心和有一个良好的氛围。一次,陈教授承担了863项目,期限为3年,但他所带的8个研究生个个都忙于考托福、GRE,准备出国,课题进展缓慢。陈教授虽然心里十分焦急,但嘴上从来没有责备他们。他认为,“他们的选择是对的,我相信我的学生。”这些研究生为陈教授的人格魅力所打动,他们在取得出国资格后,主动推迟半年时间出国,协同陈教授按期出色地完成了科研任务。(胡胜友)

    来源:《名师颂》(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