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2014年研究生导师培训研讨会

2014-11-13 09:11:56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11月10日,2014年研究生导师培训研讨会在东活五楼学术报告厅举办。我校2014年新增博导及中科院南京分院四十余名年轻导师共同参加了此次培训。侯建国校长、中科院南京分院杨桂山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张淑林副校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曙光院士、“长江学者”俞汉青教授应邀为年轻导师作专题报告。

  上午,会议伊始,侯建国校长向学校新增博导及南京分院年轻导师表示衷心祝贺,对杨桂山副院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讲话中强调开展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交流的重要性,并结合学校的研究生培养理念、价值追求及取得的成绩,向与会新导师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明确自身定位,恪守教书育人天职,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二是树立质量意识,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既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导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培养过程中双方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建立亦师亦友、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他希望新导师能时时处处牢记教育使命,用心教导学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一流人才。

  中科院南京分院杨桂山副院长在致辞中对我校提供的导师交流平台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南京分院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平台等情况。他认为此行不仅可以使南京分院各研究所的年轻导师与中国科大优秀导师一起交流研究生培养心得,学习治学育人的宝贵经验,还能近距离感受到中国科大闻名全国的优良传统与治学风范。

  随后,李曙光院士带来了题为《科学家的名声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谈科学研究职业道德》的专题报告。他从“为什么谈科学家名声、影响名声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珍惜名声、遵守职业道德”等三个方面剖析了研究生导师珍惜科学名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实践路径。李曙光认为,名声关乎科学家和教育者的长远发展,每一位导师应严格遵循科研规范和科学道德,尊重知识产权和他人劳动,依法、以德从事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活动。他希望新导师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誓做一名有良好声誉的科学家;还要言传身教,努力提升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职业道德素养。

  会上,张淑林副校长作了题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回顾、展望及导师的责任》的专题报告。她在回顾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等三十余年发展史之后,剖析了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教育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指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即调动导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积极性。她希望每一位新导师能充分发挥“教”的积极性,尊重并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多元化特征与个性,采取多种举措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从一个优秀的科学家转变为优秀的教育者,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下午,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全国百篇优博”指导教师、“长江学者”俞汉青教授带来了题为《研究生培养的几点体会》的精彩报告。俞汉青认为在研究生培养进程中,导师要遵循“因材施教、全程管理和人文关怀”等三项原则,认真观察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给予研究生及时的、有针对性的科研学习指导与成长成才指导,采取综合性举措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研究生从事独立的科学研究,使其在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内尽量发挥其创新创造潜力。

  之后,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题,全面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招生、培养的相关工作及规章制度;校学位办主任陈伟汇报了我校的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学科评估、公共实验中心建设等工作;研究生院副院长倪瑞借助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最后,张淑林副校长作总结讲话。她表示,此次研讨会时间紧凑、内容丰富,虽然今日的研讨交流即将结束,但每一位新导师教学育人生涯才刚刚开始,希望各位导师牢记教育使命,勇担育人职责,悉心教导培养一大批传承中国科大“科教报国”精神、服务国家区域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她承诺,科大研究生院的全体工作人员将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为各位导师的科研教学事业提供有效支撑。

  研讨会结束后,张淑林副校长代表学校为各位新导师颁发了培训结业证书。

(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