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平 陈兴贵
在创新中诞生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科大的两次创业和腾飞,是以两轮创新吹响前进冲锋号的。”中国科大是创新的产物;它从1958年诞生之日起就扬起了不断创新的风帆。
聂荣臻同志生前曾指出:“这个学校不同于一般理工大学,它主要的是培养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尖端性的科学干部。”学校最初设立的13个系都是经过科学院各研究所周密研讨后确立的,绝大多数专业属于国内首创,目标是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人才,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赶超,就必须创新。
科学院实施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集中并充分发挥全院人才、设备、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全力支持科大建设。
学校的每个系都和相应的研究所对口合作,教师大多由科学院各研究所高级研究人员担任。钱学森、华罗庚、赵忠尧、施汝为、郭永怀、吴仲华、侯德封、贝时璋、赵九章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兼任了校系领导,并亲自为学生上课。
高年级学生可以方便地进入研究所进行毕业实践,很早就接触到科研实践,在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健康成长,实践了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思想。
科大还在全国教育界率先打破理工分家的学科建设模式,实行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建设方针,所有系科既侧重深厚的科学积累,又注重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遵循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在教学中,提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科学的创新意识和外语能力,选用最深、最难、最新的专业课教材,学生只有刻苦攻读,才能完成学业。这一切,在当时的中国高等教育中无不具有创新的意义。
在创新中开拓
1972年,中国科技大学恢复了招生。又开始了在创新中开拓。
同年,学校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200多名“文革”期间毕业的大学生,回到学校进行“回炉”重锻,经过两三年的培训后,补充到教师队伍中,使得以年轻人才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1975年,科大在全国率先恢复在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大学生的高考制度。
1978年,由21名不满15岁的“娃娃大学生”组成的科大第一期少年班正式开学。从此,中国大地上诞生了一种高等教育早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的新型办学模式。
差不多与此同时,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这是我国最早创办且唯一一所由国务院直接批准创建的研究生院。从那时起,学校就明确提出,要在大学中建立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从1978年开始,科大率先选拔了200名优秀青年教师到欧美作访问学者,这一举措体现了科大人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宽阔胸襟和过人胆识,也为日后保持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奠定了基础。
学校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对学科专业的结构性调整和改造,使得原先以理科为主的学科结构逐步调整为理工结合、兼有文管的综合性学科结构,并及时提出了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调整,既考虑到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又努力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建立、健全了两类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具备比较强的现代科研技能。与此同时,在“稳定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加强成果转化”和“抓重、扶青、治散”的方针指导下,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迅速发展。在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固体力学、同步辐射应用、高温超导体研究、理论物理、天体物理、毫米波与通信技术、火灾科学等许多学科方向上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
学校保持了年轻人才较多、学术民主、对外交流频繁的优势,校园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崭新的现代化建筑群拔地而起,国内唯一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要的实验、研究基地在科大兴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被誉为“科技英才的摇篮”。
在创新中闪光
如今的科大校园,林木茂盛,鸟语花香,幽雅宁静,清新而又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沁人心脾。这里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走进世界上任何地方。
校本部设有研究生院以及理学院、高技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商学院、联想计算机学院等10个学院,21个系和少年班,博士点26个,硕士点46个,8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级重点学科,3个全国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北京还设有研究生院和管理学院,在合肥还设有高等研究院。
目前,学校1650多名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1名,教授321人,副教授763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及中科院青年科学家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中青年教师占总数的80%以上,已经初步建成了一支个体素质优、群体实力强、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群体,保持了邓小平同志曾称赞的“年轻人才较多”的优势。
在这个学者群里,不仅有德高望重、造诣精深的老教授、老专家,更有一批奋战在国际科学前沿,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并做出重大成果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王水、钱逸泰、伍小平、施蕴渝,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多慧,“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冯克勤教授、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主席范维澄教授,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陈霖教授,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卢炬甫教授,以及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李晓光、程艺、牛立文、周逸峰、侯建国等;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郑永飞教授、周专博士,等等。他们年富力强,努力进取,是学校重要的学术骨干和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强调“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思想,已建成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被誉为中国“特产”的少年班,经过20年的风吹雨打,前后21期共716名优秀少年在这里长大成人,他们如同一颗颗充满活力的神奇种子,在天涯海角生根、发芽,有不少人已在国内外一些重要科研和经济领域崭露头角,担任了重要的工作。
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4万多名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不少人已成长为国际知名的学者。赵忠贤、白以龙、朱清时、吴有生等10多名毕业生已成长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80年代以来毕业的青年学子近年来在国内外科技、经济等领域不断取得突出的成就,受到世人的瞩目。1996年底,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杂志评出本年度全球十大科技成就,中国科技大学86届毕业生宋晓东因其关于地球内核运动的重大发现而名列其中。
在科学研究方面,科大同样取得了骄人业绩。1978年以来,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758项,平均不到10天即获得一项科研成果,其中达到国际水平250多项,获得国家和省部委级奖励430项。每年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数和被引用情况一直列全国高校“四强”之一,人均论文数则名列榜首。
学校先后与美、日、英、法、俄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学术交流关系,成立了多个联合研究室或实验室,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袁家骝、陈省身、萨拉姆等近百名国际著名的科学家应聘为学校的名誉博士、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其中多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通过对外学术交流,科大的学科建设得到优化和完善,教师队伍的水平也得以迅速提高,在国际学术界争得了一席之地。
在创新中远航
而今,中国科大再一次踏上了创业的征程。
学校进一步加强了与科学院各研究所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与中科院合肥分院联合组建了中国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通过联合申请科研项目、共建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形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中科院在合肥地区的教育科研基地。在中科院的支持下,科大在北京的研究生院开始真正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学校的整体实力得到增强。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探索与大中型企业开展全面合作的新路子,与联想计算机集团、深圳华为公司以及国外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以及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取得了可喜进展。
在学校内部,大力开展了学科专业的结构性调整,目标是实行力量重组,突出重点,面向未来。极端条件下的凝聚态物理、数学与非线性科学、火灾安全科学与防治工程、化学反应的人工控制、加速器物理及同步辐射应用、现代工程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材料设计等六个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学科,经过专家多方论证,脱颖而出,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理学院、高技术学院、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先后成立,实现了校、院、系三级管理,逐步按学科群组织教学,使院系设置和学科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当代高等教育的规律,更加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科技工作中实行分类定位,重组科研优势,主动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加强前沿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另一方面加强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进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实施“人才、基地、项目一体化”科研基地建设,以人才和项目的结合为依托,引入竞争机制,对新的学科生长点以及有良好基础与发展前景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进行择优扶持和重点建设。
历史总是青睐创新者。中国科技大学将在创新中开拓更加灿烂的明天。
来源:《人民日报》 1998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