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中国科大201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着装授予仪式在东区大礼堂隆重举行,近两千名研究生毕业生与导师、家长、亲友汇聚于此,共同见证人生的重要时刻。
典礼现场,大屏幕上播放了校领导、师长和教职工的祝福视频,对即将进入人生新旅程的毕业生们表达了期望和祝福;校学生合唱团以朴实而深沉的情感,演绎了动人的《共和国之恋》和《爱情树》,表达了莘莘学子对母校的不舍和依恋。
上午九点,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校领导侯建国、窦贤康、朱长飞、蒋一、王晓平,部分学院(重点实验室)执行院长(常务副主任)陈旸、刘万东、陈晓非、陈华平、张和平,以及导师代表郭庆祥,身着导师服在主席台就坐。毕业典礼由张淑林副校长主持,香港城市大学的特邀嘉宾也来到典礼现场。
伴随着《永恒的东风》激昂的旋律,30多名同学托举着巨幅校旗,从礼堂后方缓缓向主席台前进,当校旗到达主席台时,典礼现场响起长久的欢呼和掌声。
窦贤康副校长首先宣读了学校关于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决定,陈啸宇等520人获得博士学位,曹泽宇等1415人获得硕士学位。
校学位委员会主任、校长侯建国作为学长和师友,表达了自己对毕业生的临别祝福。他首先代表学校对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他说,过去几年,中国科大的科学研究始终保持了高质量和高水平,论文篇均引用率、“表现不俗”论文比例、自然出版指数等均连续多年蝉联中国高校第一,这其中凝结了在座很多研究生及导师的心血与汗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并特别强调“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中国科大从建校之初献身“两弹一星”的国防科技事业,到如今在量子通信、高温超导、纳米材料、火灾科学、语音技术等领域跻身世界前沿,始终以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侯校长随后与大家分享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幕后英雄的故事。英国晶体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她没能与沃森和克里克共享诺贝尔奖,但作为幕后英雄却永远被世人所铭记。侯校长说,科大校友中也有很多幕后英雄,如国防科技战线上,除了涌现出20多位耀眼的科技将军外,还有数千名科大人在不为人知的岗位上为国防现代化事业默默奉献。这种精神也传承给了年轻一代,如学校的研究生支教队,15年来“志愿服务、报效社会”,在条件艰苦的西部爱心接力。侯校长希望同学们继承和发扬科大人“科教报国、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淡薄名利、放下得失,在各自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第二个故事是先行者的故事。他以新创基金会主席张树新校友在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初的创业经历为例,鼓励同学们发扬科大人“追求卓越、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尝试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努力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侯校长深情地表示,同学们在迈向无限精彩未来的同时,母校会在大家身后默默地祝福和支持;希望同学们努力把科大人的精神品格融入血液、化为行动,以谦虚平和的心态看待世间的沉浮和荣辱,用稳健踏实的步伐去践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导师代表郭庆祥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两点学习心得:第一是思想方法,也就是看问题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说,看问题至少要看到问题的两面,如硬币,要正反两面都看到才能认清全貌。郭老师强调,人是有千差万别的,而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优秀和平庸的差别,学会多方面看待问题会让我们明白,优秀和平庸是可以自己选择的;第二是人生体会,就是选择优秀,拒绝平庸。郭老师列举了一个研究生毕业后在单位怀才不遇、痛苦不堪时,被一老者点化启迪的故事,说明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珍珠,即便掉在沙粒堆里,也会被发现。郭老师深信,中国科大的毕业生都是闪闪发光的珍珠,都是人群中的优秀者,希望大家选择优秀、拒绝平庸。
毕业生代表、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学位获得者申屠国樑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母校、老师的感谢。他说,科大是一座连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也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在科大,同学们不仅充实了理论功底、提升了科研水平、完善了自我认知,还缩小了与梦想的距离。他表示,在以后的道路上,成功时会保持科大人不骄不躁、自强不息的优良作风,低谷时会仰望星空、竭力追求,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科大人”。
随后,全体毕业生起立,在侯建国校长带领下庄严宣誓:“感恩父母养育,感谢导师教诲,不忘母校培养。我们坚守母校信念,热爱科学、崇尚真理;我们传承母校精神,科教报国、追求卓越。我们用激情和智慧建设祖国,用责任和行动回馈社会,用成就和硕果回报母校。”
激昂而熟悉的校歌旋律在礼堂里再次响起,全体毕业生高唱《永恒的东风》。
最后,伴随着熟悉的校歌旋律,同学们身着学位服依次走上主席台,校领导和导师代表们为他们一一扶正流苏。
学校精心设置了研究生毕业典礼的各个环节,并进行了网络视频同步直播,让毕业生的亲友不论身处何方,都能见证这一神圣时刻。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