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26日,侯建国校长率领中国科大代表团出席了全球研究理事会会议并访问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代表团成员还包括副校长潘建伟、合肥物质科学中心副主任陆亚林。
4月24日,代表团访问了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会见了实验室主任Paul Alivisatos教授。 Alivisatos教授介绍了实验室与伯克利大学之间相互合作的机制与模式,指出实验室的设施面向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开放,表达了希望与我校开展合作的愿望。侯建国校长重点介绍了我校现有的两个国家实验室和两个大科学装置,讨论了与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开展合作的可能性。
随后,代表团参观了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先进光源实验室、国家电子显微镜中心,并与化学、生物、核磁共振交叉学科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进行了交流,并讨论了合作项目。
4月26日,侯建国校长、潘建伟副校长出席了全球研究理事会(Global Research Council, GRC)举办的国际论坛。此论坛旨在探讨大学和研究机构如何推进GRC的使命,包括科学论文等的“开放获取”等议题,并期望为2014年5月北京GRC全体会议提供建议。会上,侯建国校长指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是解决全球问题,因此全球化是研究型大学的内在需求。然而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则应该因校而异,基本原则是互惠互利。以中国科大为例,由于我校是理工科见长的大学,因此国际化战略主要是以科研国际化带动教育及其他方面的国际化。目前很多教授与国际知名大学的教授之间有着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可以带动相互之间的学生交流,并以点向面,发展为多个学科的交流,从而建立学校之间的正式合作关系。比如通过教授合作,目前我校与牛津大学、海德堡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约200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已经建立了正式的合作关系。同时,中国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奖学金计划也为我校提供了为发展中国家及其他国家的培养博士生的良好契机。
会议期间,侯建国校长还会见了GRC发起人之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 Science Foundation, NSF)原主任、现任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校长subra Suresh教授,探讨了我校与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展合作的相关计划。
由NSF和德国科学基金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DFG)等机构联合发起的全球研究理事会 (Globa1 Research Counci1, GRC) 于2012年在美国华盛顿正式成立,该机构旨在讨论全球科研资助机构应该关注的问题,并期望能够通过论坛等形式促进全球范围的国际科研合作。自成立以来,GRC已发布有关研究诚信、科学质量评议等原则声明以及关于开放获取的行动计划等。依据2013年5月在德国召开的第二届GRC全球会议决议,2014年5月将由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在北京共同主办第三届GRC全球大会,会议主题为“开放获取”与“青年科研人才培养”。
(国际合作交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