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其特色 固其根本——中国科技大学科教成果巡礼

2013-08-06 08:59:47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在中国高等教育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确乎创造了一个奇迹:建校40年,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著名高等学府。1995年美国《科学》周刊评出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名列第三。在国内,原国家科委公布的国内高校每年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统计结果表明,科大一直名列“四强”之一,人均论文数则位居榜首。科大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也是1995年被首批批准实施“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大学之一。中国科技大学已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亲手创办的新型社会主义大学的成功典范。
       40年,这所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大学,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和风格,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两个“结合”:科教硕果丰

       1958年,科大在北京从批准创办到正式开学,仅用了3个月时间,看似不可思议,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校舍由中央调拨,最关键的师资力量则来自中科院,由一流的教授专家担当。中科院明确提出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调动全院人才,发挥设备和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支持办学,学校的每一个系都与相应的研究所对口合作。吴有训、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担任了校系领导和教授,亲自为学生授课。科大早期的毕业生至今还记得严济慈先生在大礼堂上课时听者如云的盛况。学生到了高年级,便可到研究所和实验室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老一辈科学家言传身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科研能力,而且使他们接受了献身科学、立志强国的精神。

       “所系结合”的实质是,教学与科研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这一方针科大坚持了几十年,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捷径。
       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推进和加强科大与中科院各研究所的联系和合作,他们又走出了一条合作交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新路子。多年来,中科院各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科学家应聘为该校兼职教授的达300人之多。其中两院院士就有100多人。他们经常来校讲学、做报告,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心得体会带进科大讲坛,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科大研究生院则为北京、合肥等地研究所承担了研究生学位课程教育等任务。在科研方面,科大各系的教师也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合作,他们共同申请课题,共建研究机构,共同组织攻关,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成果。中科院积极推进科大与合肥分院的联合共建,双方已合作成立了中国科大高等研究院(合肥),正在共建研究机构、共同培养研究生、共同申请项目和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争取在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及激光物理、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中取得重要成果,最终目标是向一体化模式运作,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共建中科院在合肥地区的教育科研基地。与此同时,科大还加强了与中科院其他研究机构在科研、人才培养以及高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联系,已与上海分院签订了加强院校合作的协议。
       教育与科研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为科大培养造就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现在,科大1650名教师中有两院院士11位,教授321人,副教授763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和中科院青年科学家近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在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占总数的80%以上,已形成一支个体素质优、群体实力强、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群体。
       高水平的教学、科研,美丽优雅的校园环境,优越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吸引了大批青年学子。目前科大在校生7760人,其中博士生457人,硕士生1144人,本科生5366人。学校强调“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思想,已建成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数理基础知识宽厚扎实、实验技能、科研动手能力强,外语和计算机水平高,消化吸收先进科技知识和开拓新的科技领域的能力强,后劲足,是科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在人才市场被称为“科大品牌”,历年来科大的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建校以来,科大已为国家输送了4万多名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他们大数已成为科技、管理、经济建设等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不少人成了国际知名学者。赵忠贤、白以龙、朱清时、吴有生等数十名毕业生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目前60岁以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毕业生占了1/8。
坚持两个“结合”办校方针,科大在基础研究的众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尤以基础数学、凝固态物理、固体物理、同步辐射应用、高温超导体研究、理论物理、天体物理、毫米波与通信技术、火灾科学研究较为显著,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1978年以来,全校取得重大科研成果758项,平均不到10天就有一项成果问世,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有250多项,获国家级和院省部级奖励430多项。

三位一体:攀登新高峰

       科大根据科研实践和现代科技工作的特点,认识到人才、基地、项目三位一体,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关键。三者中人才是核心,基地是根本,项目是保证。为此,学校在建设和利用好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开放研究实验室的基础上,结合“211工程”规划,以人才和项目的结合为依托,按照择优原则,引入竞争机制,遴选出若干全校开放实验室,作为科研基地重点建设。从1997年开始,学校还每年拿出100万元经费,作为科研基地建设择优支持基金,滚动支持新的学科生长点,以及有良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扶持它们发展壮大。实践证明,这项工作是有成效的。通过择优支持和重点建设,近两年科大的选键化学和结构生物学两个实验室很快跻身于中科院开放研究实验室行列,并正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迈进。原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级开放实验室也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国家同辐射实验室先后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竞争“九五”国家大科学工作项目中获得成功。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在火灾安全与防治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做了出色的工作,而且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大空间火灾实验厅,进一步拓展了研究事业,李鹏同志欣然为该实验厅落成题了词。
       让我们对科大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概况,作一简要介绍: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其主体设备是一台能量为800MEV、特征波长为2.4nm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专用光源,已建成5个实验站。1991年底通过国家鉴定和验收,1994年被接纳成为第三世界科学院的一个高级研究中心。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1993年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已接待包括法国、德国和香港地区在内的大量内外用户,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不久前调试成功磁场强度为6万高斯的超导扭摆磁铁,使光源的最短可用波长缩短至0.1nm左右。
       国家将在本世纪最后两年投资1.18亿元,进行该实验室二期工程建设,这是由科大独立承担的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该项目在充分保证加速器长期、可靠、稳定运行,大幅度提高光源积分流强、亮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新建波荡器插入元件,增建8条光束线和8个实验站,以适应我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需要。项目竣工后,使用效率将达到目前的5-6倍,并继续保持同类机器的国际先进水平。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投资兴建的我国火灾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其研究方向是新兴的交叉科学“火灾科学”。研究火灾发生、发展和防治机理及规律;建立和发展火灾过程的理论模型、计算机模拟软件和实验装置;把高科技引入火灾科学研究和火灾防治,为火灾防治提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基础;推动“火灾科学”的发展和防灭火的技术进步。
       实验室由特殊实验楼、科研楼和室外试验场构成,包括大型燃烧风洞、五层模型楼、3兆瓦释热速率测试台、80千瓦辐射引燃实验台、全尺寸室内火灾实验台、多功能固体燃料床、三维激光粒子动态仪、锥形量热器、红外热像仪、超级小型机及工作站等一大批先进仪器设备和计算机国际通讯网。实验室高建筑火灾、森林火灾、工业火灾、计算机模拟、火灾化学与光电子技术等6个研究室。
      实验室已完成和正在完成来自国家计委、科技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以及公安、劳动、林业、石油、烟草、航天、船舶等部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的交流会与合作项目。相继举办了“中日苏火灾科学研讨会”、“亚洲火灾科学与技术大会”。实验室可培养硕士、博士,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中心(合肥)是我国高性能计算和通信主要的推广、研究和开发基地之一,可接待国内外访问学者和研究人员进行访问交流和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已为4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物理、化学、环境、生物、流体力学、地球物理、气象、粒子动力学、计算机等学科的高水平研究项目,提供了高性能的计算条件。
       该中心围绕“863计划”重大问题、中科院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性能计算专项基金项目,开展通信、并行和分布式计算方面的研究,同时积极寻求与企业界密切合作,可为企业提供服务。
       中心已与美、澳等国的高性能计算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聘请了多名客座研究员;成功地举办了中意高性能计算和网络国际研讨会、中美IWCSE’97国际研讨会。目前正在组织下届将在中国召开的HPC-Asia00国际会议。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1年底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实验室主要从事现代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取得一系列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成果:1988年“环导出二元序列”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有关密码学问题的一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一组密码学基础模块的研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数字物理噪声源、门卫系统、电子信息系统电磁泄露防护等通过国家部委鉴定。目前正在进行7个国家级基金项目、2个国信办项目和2个中科院重大课题的研究。实验室已培养硕士、博士40多人,目前有博士生导师5人。

优势重组:抢占制高点

       在中国科技界,问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不仅是对一个单位人才和实力的检阅,也是莫大的荣耀。在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立项工作中,中国科技大学是全国唯一直接参与组织立顶的大学,独立承担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并作为首批项目顺利通过立项,现已开始实施,总经费达到1.18亿元;又参与提出和实施了“大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面综合监测子午链”项目;参与了中科院合肥分院等离子体研究所“超导离子体托卡马克装置”项目的立项申请工作等。
       科大为什么能在这些大科学工程中担当如此重要的角色?答案应该是,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加之依托中科院的优越条件,起了重要作用;科大的得意之笔在于,善于利用优势条件,力促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凝聚力量,实现优势重组,组织起一支支能够抢占制高点的“集团军”。
       优势重组,推动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据此,科大不仅在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中争得一席之地,而且在某些新的学科领域树起了旗帜,成为领导标新的向导。
      1997年5月和11月,以及1998年6月,科大根据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组织基础研究战略规定的需要,综合有关学科的优势,分别以“可持续发展对科学的挑战——绿色化学”、“火灾科学的新理论及洁净、智能防治技术”和“量子计算机”的主题,成功地主持召开了三次香山会议,引起学术界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近期科大一批教授还综合生物、计算机与电子工程、认知科学等多学科的力量,协同开展脑科学研究,并计划参与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科大在国内首倡“绿色科技”,并组建相应的研究机构,是该校实施优势重组的一个典范。
       1997年5月上旬,我国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究会在中国科大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学术界、企业界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70多名专家学者,就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环境和生态危机,严峻的现实迫使人类必须找到一条不破坏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科技应运而生。中国科技大学相关系科的教授们,敏锐地觉察到绿色科技的重大意义,在原有学科积累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方向,在这一领域有选择地开展了工作,取得了不少理论和技术成果。1996年,学校正式成立了跨系、跨学科的“绿色科技研究与开发中心”,化学系、高分子系、材料系、应用化学系、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生物系、近代物理系等科专业的数十位教授成为中心的研究人员,显示了科大在开创重大学科领域方面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实力和能力。从此,科大的绿色科技研究与开发工作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运行轨道。研究人员经过努力,在大气污染的控制和预防、生物技术在绿色科技中的作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仿生化学对减轻环境污染的影响等领域,不断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目前,在校长朱清时院士的领导和组织下,科大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正在用扫描探针显微术、光镊技术和其他先进技术,探索植物纤维和化学的物理结构,以便为开发洁净造纸、生物质能源和粮食资源提供依据。
       在加强研究的同时,科大还关注绿色科技的教育,认为绿色化学是现代化学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在朱清时院士的倡导和推动下,从1997年9月开始,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开设了《绿色化学》课程。
       九月金秋,在中国科技大学迎来40周年生日的时候,我们掂着这份甸甸的收获,看着从祖国四面八方踏进校门的莘莘学子,心情格外激动。这是年轻的辉煌,这是新中国的骄傲。我们祝愿,科大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再攀高峰,更创奇迹!(蒋家平 陈敬农)

        来源:《科技日报》1998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