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体系建设上,我们可以‘输血’,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造血机构’。”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谈及我国人才制度时指出,“我们必须保证自主产出人才的能力,如果一味将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寄希望于引进海外人才,将是对自有人才培养体系的伤害。”
当前,海归似乎成了高层次人才的代名词,国内许多科研单位甚至掀起了唯海归是用的潮流,一些高校在招聘青年教师、科研人员时,都明确规定“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实际上,不少人才计划就兼顾吸引人才与人才培养并重,入选者既有从国外招聘的,也有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
“不要以为从国外引进的才是高层次人才,长期在国内潜心科研的人才也有不少。”郭光灿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判断人才的标准不能仅停留在发表过几篇文章上,应该看他到底能作出多大贡献。”
“中国科大连续两年开展优秀人才学术汇报,报告人中云集了‘千人’、‘杰青’、‘青年千人’、‘跨世纪人才’等年轻科研人员。听下来哪些工作做得好?长期在国内做研究最后得到‘杰青’的这些科研人员工作非常出色。”郭光灿不无惋惜地说,可在一些人看来,只有靠引进人才才能提升科研档次。
“这种偏见是不可取的,对国内自有人才不信任,对他们的信心也是一种打击。”郭光灿认为,随着我国科研条件的改善,国内照样能出“大牛”。
在郭光灿的实验室中,既有从国外引进的优秀人才,也有自己培养出来的年轻人才,而他都一视同仁,着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为充分挖掘他们的才干创造条件。
“我只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证明,我国土生土长的科研人员,也一样能做到世界一流。”郭光灿说,“这不是说国外引进的人才不好,而是要证明我们不比国外差。”
不过,郭光灿指出培养本土人才并不是闭门造车,相反应以国际视野培养本土人才。“出国学习也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适时地让年轻人去国际学术平台上交流、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视野,开拓新的思路。”
针对当前海归海待化的现象,郭光灿指出,引进海归亟须重塑科学精神。“且不论科研造诣高低,有些海归过分追逐名利,缺失必要的科学精神。甚至有些人就是冲着‘你能给我什么待遇’而来,这是很糟糕的。”他认为,海归要心怀对国家科技进步能作多大贡献而归。
“归国人才要立足于国内,尽快融入到国内学术群体中,共同追逐中国梦。”郭光灿如是说。
“老一辈的科学家,如严济慈、钱学森,他们放弃国外优越条件,自愿主动回国,把振兴祖国科技作为毕生的事业。”郭光灿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在这方面是不是淡薄了?” (本报见习记者 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4-01-20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