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质疑和讨论,频繁见诸报端。早些时候,北京某高校一研究生因抵制“科研苦力”在网上发布退学声明一事更是引起热议。
学校、导师、研究生三者之间究竟应该建立怎样的良性关系?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又在哪里?也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做法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启发。
在中国一流高校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直显得有些特殊。和身居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大学相比,它在似乎并不那么热闹的合肥扎根,但这却从未妨碍它源源不断地将最优秀的生源吸引进来,又源源不断地向国家输送着年轻的创新血液。
近5年来,中国科大研究生对全校SCI论文的贡献率达到62%,博士生在《科学》《自然》(含子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17篇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与导师合作完成的重大成果数次入选“世界科技十大进展”“国内十大科技进展”“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大在校研究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这也让人不禁想问,中国科大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坐等”学生上门 不如主动“出击”
中国科大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侯建国说:“研究生培养质量并不是‘管’出来的。充分发挥导师的积极性,让导师成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从2009年起,学校就创设了科学家报告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研招教授宣讲团三大研招品牌,众多大牌教授一改过去“坐等”学生报考的习惯,踊跃参与其中,到兄弟院校作科学进展报告,到重点城市作面对面的招生宣传,在夏令营中为慕名而来的各地大学生授课。
2013年,通过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最终录取的推免生已占到该校科学学位研究生招生总数的68%。
倪丙杰是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俞汉青教授带出的第二位获得全国百篇优博论文的博士生。他在合肥工业大学硕士毕业、正是入学中国科大攻读博士学位之前的半年时间里,俞汉青就安排他到合肥的一个废水处理厂从事实验工作。俞汉青每周专门抽出时间给予指导。经过这段“学前训练”,倪丙杰在正式入学的时候,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科研武器”,在博士期间独立完成了本应由三位博士生共同完成的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你去追求科学 我来做你的“靠山”
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就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程监护人。“这就好比体育场上原来单一的‘撑杆跳’转变成多环节的‘跨栏跳’。”侯建国说,从学生的培养计划制定到助研岗位设置,从日常科研活动到毕业论文指导,导师全程参与。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生李会会在三年级时就已达到博士生毕业标准,可她当时手头正在从事的一项科研任务还未完成,为做出更高水平的工作,她又申请将毕业年限延长了一年。
李会会的自信来自于她身后的强大“靠山”。学校的“博士论文创优支持计划”每年都会支持20名左右已达到毕业标准的博士生,让他们有机会继续开展更高水平的研究。
该校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郭光灿的实验室里有一名研究生叫李科,方向是量子信息,博士论文选题难度极大。将近4年过去,与他同期入学的学生都已毕业,他却一篇论文都没有写。
当时,郭光灿给他提出两种方案:一是继续追求这一研究,但要延期毕业;或者调整方向发表论文,按一般标准毕业。李科坚定地表示,要继续进行难题研究。
郭光灿非常欣赏他的学术志向,从不催促他写论文,每月照样发给他补贴,并资助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最终,“博五”的李科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量子信道的另一个容量即私密容量也是不可加的,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
“我无法预计李科未来的学术成就会有多大,但我相信,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纯净心态将会伴随他的一生。”郭光灿说,“我很在乎研究生的学术追求,尊重他们的研究热情和兴趣,也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好苗子去做有价值的学术工作。”
要从科大毕业 学生得比导师做得好
“对一个研究生来说,怎样才算你毕业了?我觉得,当你能教会导师一样东西的时候,你才算能够毕业了。”中国科大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陈旸说,“导师在某个领域里应该是权威,但在这个领域的某个课题上,研究生一定要做得比导师深,否则就不能说是很优秀的毕业生。”
在如今的许多高校,有的研究生半年也见不上一次导师,但在科大,这却完全不是问题。组会制度在科大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也成为老师和学生“无缝”接触的重要渠道。
譬如在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叶邦角每周都要召开一次组会,每个研究生要针对自己近期的工作作主题发言。随后叶邦角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并发起讨论,帮助学生解决科研上的问题。
“导师是个良心事业。每个毕业的研究生身上,都应该打上导师的‘品牌’烙印。”中国科大副校长张淑林说,“我们正在塑造这样一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文化,努力让责任意识融入到每个导师的灵魂中去。”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4-01-07 第5版 创新周刊)
■本报记者 丁佳 通讯员 刘爱华 曾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