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左手艺术 右手科技

2013-12-17 15:42:28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他学化学出身,半路出家搞艺术。

  他不用手机,要找他,只能往家里或者办公室打电话。他的话不多,在外人看来,是个不善言辞的人。

  然而,看他的作品,你会被他饱满和绚烂的想象力折服,惊讶于他对事物感知的敏锐和细腻。他喜欢把自己的思想释放在天马行空之中。

  左手艺术,右手科技,他巧妙地将科技融于艺术,给观赏者带来绚丽至极的惊叹。他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教授张燕翔。

  与艺术结

  张燕翔的艺术天赋展现在初中的第一堂素描课上。

  当时,美术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讲台上的罐子作画。绘画交上去以后,老师很是惊奇张燕翔对比例的准确把握,给了他满分。张燕翔后来才知道,他在无意识中使用了透视绘画的原理,而此前他从未受过绘画方面的训练。“如果说有天赋,这个算是吧。”记者面前的张燕翔有点腼腆。

  后来张燕翔参加了几次当地的美术比赛,几乎包揽第一。对于这个富有创造力的学生,美术老师很是看重,希望他能够朝着艺术创作的道路发展。然而在那个数理化为王的年代,父母和各科老师都极力把他往“正道”上推。“而恰巧那时我的理科学得还可以。”张燕翔告诉记者。

  自那时起,张燕翔再也没有碰过画笔。

  1993年,他考入中科大应用化学系。读大二的张燕翔报名参加了学校里的书画比赛,参赛作品是一组抽象画。“想不到,在科大这样的地方,还有这样的人,能画出这样的画。”评委们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张燕翔因此获得当年的最佳作品奖。但这并不是张燕翔人生的转折点。

  1998年,中科大40周年校庆,学生会希望能为学校做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因此面向全校争取方案。张燕翔的一幅名为“科技之花”的画稿被选中设计成雕塑。

  在这幅画稿中,张燕翔利用数学里的莫比乌斯环作为花朵造型,而叶片则取校徽里火箭发射轨道的造型,以科学之花常开之意表达对科大未来的美好愿望。而这个雕塑,现在就竖立在力学楼和第三教学楼的小广场上,成为科大的一个标志。

  张燕翔艺术创作之路也由此开始。他感慨自己与艺术算是有缘分吧。

  厚积薄发

  下定决心走艺术之路以后,困扰张燕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传统的理念是要有绘画基础和美术功底才能做好设计,而他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如何弥补自己的缺陷?张燕翔决定从新技术的学习入手。

  在外人看来,张燕翔的状态开始有点疯狂。他的生活简单到了极点,工作、学习、吃饭,一天待在电脑旁边的时间超过15小时。为了学习方便,他干脆准备了一张席子、一床被褥在实验室打地铺,连宿舍都借给了考研的同事孩子居住。

  那段时间,走在路上,你会偶遇一个步履匆匆的男子:穿着衬衫,领子永远翻不好,衬衫也总不扣上面的两颗扣子。几乎很难把他和艺术家的形象联系起来,除非不修边幅也算是一种特点。他就是张燕翔,这时候的他,肯定是在赶往实验室的路上。

  这一坚持就是三年。“很感谢这个过程,使我在技术层面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张燕翔说。

  由此,他对媒体技术的应用开始深入,对科技和艺术结合的思考也越发成熟。

  张燕翔的创作也开始发生一些改变,不再局限在用Photoshop等软件做些简单的摄影合成,其他学科的技术手段,如分形、虚拟现实等的利用,使得他的作品更加蓬勃有生命力。

  采访中,张燕翔向记者展现了一组关于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画稿的互动作品。在这组作品中,他借用虚拟现实的技术,把其超现实绘画的元素提取出来,做成可以观看和漫游的虚拟空间,让原本平面的艺术,变得立体生动而可感可触。

  奇特的空间造型,童话般的三维世界,充满未来空间感的图片……张燕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2010年,他参加伦敦Art Now Global 2 国际艺术展,在来自78个国家的艺术家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二名。

  走向融合的科技与艺术

  “技术的使用,使得形式本身也会变成作品的内容。”对于科技和艺术的融合,张燕翔有着非常深刻的思考,“科技的手段在艺术里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深。”2007年他出版了著作《当代科技艺术》,并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反响。

  科技本身有太多可能性,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使得艺术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去年,张燕翔开发了一项基于直觉的互动式电影设计软件。

  一直以来,电影或者影视作品是按照编导设计来创作的,剧情完全根据剧本而定。张燕翔告诉记者,剧情的起伏从技术上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为此,他们定制了很多剧情片段。用户可以凭直觉和想象决定曲线的起伏大小,以此来设定剧情的好坏。

  “用户与作品发生互动,并完全有可能参与作品的创造。”张燕翔认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还可以使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融合,充分调动多种感觉系统,以此探索新的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模式。”

  在他看来,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弥补美术方面的不足。如果你有很好的创意,又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某种技术,同样可以创造出特别的艺术形式。技术已成为作品的重要构成部分。

  “技术创新和艺术创意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张燕翔介绍说,“两者呈现互相促进和推动的关系,在技术上的创新完全可以为艺术的表现和体验带来新的可能形态。艺术的想象也有可能会推动技术的创新。”(本报见习记者 王珊)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12-13 第16版 雅趣)